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层次化分布域信任模型HDRTM(Hierarchical and Distributed Region Trust Model),即将一定数量的分布域集合视为一个更大的分布域,在该域内选取所有分布域中超级节点信任度最高的节点为高层新分布域的外部超级节点。文章着重阐述了层次化分布域信任模型HDRTM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层次化分布域信任模型采用量化方法和合成规则方法得到的信任度对P2P网络中的节点信任进行评估,通过以往交互对该节点能力的认识不断加深和完善,从而形成对节点能否完成后续任务所做出的一种推断,然后利用这种推断来指导节点后续的行为,使得节点能够面临较小的风险而获得较好的服务。本文对层次化分布域信任模型系统的超级节点的形成过程、独立节点加入过程、节点离开过程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的认证方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网络离散、动态和自治的特点使得传统的认证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其认证问题。本文采用证书和信任值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证协议APExSPKI用于解决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互认证问题。信任值绑定在证书中使得节点在身份认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授权和访问控制操作。 此外APExSPKI不需要可信服务器的参与,它允许网络中的任何节点参与到认证的过程中来,参与信任值投票并可充当代理节点来为其他节点颁发证书,这充分体现了节点对等、自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环境的信任管理模型,基于实体的行为经验构建实体间的相对信任关系,并采用改进的分布式存储机制应用于全局信誉值的管理,使得网络中各节点在维护管理全局信任关系的工作中合理地分担计算负载和存储负载,提高了信任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2P直播系统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节点的半结构化的网络模型(SSPM)。该模型结合了结构化网络模型中的对相邻节点有序组织和混合式网络模型的快速搜索的优点,利用可信节点良好的时间恒定性和性能稳定性,使该新型模型在实际网络环境下能达到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P2P网络节点的匿名性和贡献资源的自愿性,绝大多数节点缺乏提供服务的积极,从而引发了P2P网络中的搭便车问题。在分析搭便车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多种典型的激励机制,讨论了基于博弈论的P2P系统激励机制,并给出了该机制的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7.
刘海芹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05-105,111
近几年,P2P网络及相关技术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对于P2P网络信任机制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将信任机制与其他机制统筹考虑的研究还不是太多。随着P2P应用的不断推广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并采用更为有效的策略提高P2P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变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对P2P网络信誉模型的研究是保证P2P网络稳定运行的基本因素。P2P网络通过节点的直接交换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需要进行节点优化选择保证P2P网络的信誉和稳定性。传统方法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节点自动控制,当存在多重节点反复组合时,对P2P网络的信誉度评价准确性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化网格分配节点信息覆盖的P2P网络信誉模型设计方法,构建网络的最优节点选择机制,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分层构造数据聚集树,进行节点信誉信息表征和数学模型构建,实现算法改进。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模型能有效提高对P2P网络的信誉评价精度,优化网络的节点分布,实现节点最优选择,能够有效抵抗外界干扰和攻击,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由于P2P网络中存在大量欺诈行为、攻击和不可靠的服务,使服务质量无法得以较好的保证。文章介绍了p2p网络时间向量,然后利用混沌加密技术对时间向量构建数字序列,通过数字序列构成数字指纹来使通信双方建立信任;仿真实验表明:新模型较传统的模型能更有效的识别出具有复杂策略的节点,在抵御恶意节点的各种动态行为上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2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析了P2P技术与C/S网络模型的差异及P2P的应用领域,提出了P2P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战略联盟合作者间的信任与控制情况是影响联盟绩效的关键要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信任、控制及其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对联盟绩效影响的若干假设,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认为①在联盟管理中,理性信任的作用甚微,建立感性信任更有助于提高联盟绩效;②相对于正式控制而言,我国企业采取关系控制更有利于联盟绩效的提高;③对于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的合作者,合作双方主要工作是明确合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本管理: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能力是人力资本的内核,影响企业绩效。本文应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了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对知识能力的作用机理,尝试提出了一个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本管理框架。研究表明,有效的人力资本管理应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对人力资本管理的组织机构、控制程序和制度规范进行设计优化;第二,培育合作信任的环境氛围;第三,从组织整体的角度,使流程优化与合作信任培育形成组织协同;第四,建立和完善两阶段绩效评价的自我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We propose that the effect of trust on knowledge sharing (KS)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KI) is mediated by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OI) and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OBSE). We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foci of trust an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at trust is a culturally dependent variable. We draw from a large-scale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50 Chinese companies and find support for our hypotheses in general. The study finds that employees’ trus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is a multifaceted construct that includes their trust in the organization, trust in the supervisor and trust in peers. Trust with these different foci positively impact KS and KI. However, such effects are largely indirect and we find support for our expectation that OI and OBSE function as mediators. We conclude that trust in itself is a precondition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actualization of KS and KI.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挑选出影响信任较为常见的14个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8个公因子并将信任划分为受信方的特征、双方交往特征和客观环境特征三大类别,构建了基于模糊认知图(FCM)的PPP项目组织间信任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结合模糊语义和COG法计算出各个概念节点间的关系权重。研究发现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机会主义行为直接威胁到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信任,其他因素均对信任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five types of trust,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rust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eer-to-pee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evious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tru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tecedent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communication and online collaboration. This study extends the literature on trust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A trust traffic light model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keywords, drawn from interviews with 115 participants who use WeChat frequently. Salient trust factors were found and further elaborated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Furthermore, we developed a trust cognitive onion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s of trust factors.  相似文献   

16.
彭本红  冯良清 《科技与管理》2011,13(1):29-33,45
信任机制是模块化生产网络顺利运作的保障。研究了信任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的3种主要角色。构建了模块集成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博弈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声誉的动态激励模型。结果表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信任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博弈问题,信任博弈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声誉成为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而动态激励机制注意到了模块供应商基于长期合作的声誉维护,起到了增强激励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团队协作越来越趋于信息化。基于新兴IT技术平台的协作方式使得团队中的个人信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采用情境实验法的研究方法,对基于国际管理学界最新的信息化建导技术进行的创新型协作的团队样本分三个阶段进行了跟踪式调查,并采用信任平衡趋势图和蜘蛛图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信任因素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的四对平衡相互关系,以及个人信任在协作过程中的整体发展趋势。研究还得出了个人信任在协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稳定性,非理想值性,以及易扰性的特征。实验末期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验证了前两个模型的结果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个人信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些临时性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个人信任。此外,此研究还深入讨论了导致信任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制度的B2B电子商务信任模式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通过有关文献的梳理,从理论上探讨在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的环境中,买卖双方建立信任的模式问题。本文认为,制度信任,包括第三方制度信任和双方的制度信任以及结构保证、促进条件与情境规范三个维度,是在线买卖双方建立信任和促成交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