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通过实验分析MTx陀螺仪的功能特点、漂移性能及抗干扰能力测试情况,得到MTx陀螺仪的使用方法及具体配置要求,进而完成MTx陀螺仪与自动机器人主控制器之间通信关系的建立,并且进行MTx陀螺仪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对自动机器人行走过程的导航控制,并且提高了自动机器人的导航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毛亚萍 《科技风》2014,(7):57-57
本文通过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山体滑坡监测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出一种滑坡监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旋转摄影或正射平行摄影对监测区域进行拍摄,然后按照摄影测量的原理将目标监测区域的DEM模型获取。然后叠加分析自动匹配控制点以及对两期DEM模型,就可以将山体在监控时间段内的滑坡绝对位移量以及滑坡区域的局部变化量计算出来,无需二次控制、非接触且快速。通过模拟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方便且准确的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玉林市气象站,2008年1月1日起自动气象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以来,人工观测雨量和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降水量存在偏差。进过分析、探讨对于人工数据而言,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的CAWS600—B型传感器在测量降水量过程中,因未按照规范定期维护与自动站传感器自身特性是导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的数据准确性和掌握自动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为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田间管理提供依据,对大通县2017年4月~9月期间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进行差值对比和概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观测的数据与自动站取得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种数据在近地面层波动变化均相对较大;0~10cm土层两组数据的平均差值最小,20~30cm土层两组数据的平均差值最大;自动站监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离散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规律;各深度土层自动站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均呈现正相关,在40~50 cm土层两种数据相关性最好;20~30 cm土层两种数据相关系性最差;由于工作原理、测量时间地点和人为操作及仪器安装等原因造成自动观测和人公测数据的差异,本文认为DZN3型自动站观测的资料基本能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结合常庄水库大坝、溢洪道大闸、溢洪道边坡的变形监测,简要介绍了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点的布设,监测仪器的选择与施测。重点介绍了TM30测量机器人,Dini03水准仪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隧洞施工中的贯通测量要面临作业空间有限、洞内湿度大、光线差和导线距离长的问题,为了提高观测精度,使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Leica TS30测量机器人、多测回测角程序、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进行测量,不仅精度有效提高,大大降低了因手工记录造成的粗差几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不同地域特征的4个台站自动站温度传感器的评估分析,发现自动站电子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一般低于人工水银温度计0.2℃左右,并且存在区域性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都会对自动站观测仪器测量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滑坡变形受到岩土性质、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并且滑坡变形所造成的危害性和安全隐患是十分可怕的。为了更好的控制和预防滑坡变形,通过各种合理的监测方法及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周期性、全面性、系统性的观察和测量,将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统计分析,对其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7)
为了探究对比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的准确性,选用人工观测的暗筒式日照计和自动观测的DFC2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长沙地区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暗筒式日照存在测量精度低、操作不便、响应速度慢、观测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等缺陷。DFC2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其具备观测精度高、操作便捷、性能稳定、响应迅速等特征,可以较好地满足日照自动化观测业务的需求,同时DFC2型光电数字日照观测仪器灵敏度高,对早晚数据差异的分析和临界值处理更加准确,记录更加稳定,受天气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远远小于人工检测,有效的增加了观测数据的准确度。在对比观测时间段内,人工日照总时数为392.8h,自动观测日照总时数为408.2h。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数据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659。2019年1—6月长沙地区自动观测日照时数值比人工观测日照时数值整体偏大。在此观测时段内,S差值小于0的有31d,占S差值等于0的有105d,S差值大于0的有的45d。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日照时数的差异不仅和季节有关,还和天气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5)
区域自动站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多种故障,对气象业务观测有一定影响。本文根据自动站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自动站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加强中心站软件维护及自动站设备维护,提高自动站各观测设备的运行性能,确保气象业务观测数据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7)
在我国不断进行的城市化过程中,瓷砖成为了城市的宠儿。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360度无死角的在墙面攀爬的机器人,来检测瓷砖是否安装完成。机器人可以自动对每一块瓷砖进行检测和对不合格瓷砖的标记,机器人利用MATLAB软件来进行在复杂声音条件下的声波处理,利用2. 4G来进行交互。通过建模软件Solid Works对机器人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在通过Solid Works Simulation来进行机器人的结构受力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机器人结构进行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分析西宁市气象站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酸雨人工观测数据与TCYI1型“分体式”酸雨自动观测数据,对TCYI1型酸雨自动观测系统降水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及仪器运行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雨自动观测数据总体准确性和一致性较高,仪器运行可靠性较好。通过对酸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分析,给出了日常维护和遇到故障处理的对策建议,为确保酸雨自动观测业务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质、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及建筑物本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已建和在建的各种建筑物不可避免地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形。本文讲述如何进行垂直位移的变形测量和对测量成果进行整理及运用EXCEL绘制沉降观测曲线图。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场地、地基基础,中小型水坝和滑坡等的变形观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现有的地质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错综复杂,使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存在实时性差,准确度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滑坡预警模型。通过多个节点传感器综合测量得到滑坡发生的输入参数,对多组输入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并使用遗传算法调整输入层、隐含层以及输出层的权值和阈值,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精度,使得输出层的预测值更接近理想期望值。通过对多组神经网络的样本训练之后,对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泛化,并将其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场景,对地质滑坡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搭建滑坡预警的信息采集显示系统,通过下位机多个节点采集传感器信号,传至主节点加以显示并在上位机监测软件实时显示。通过实验验证采用神经网络的智能学习算法,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神经网络对于滑坡预测的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姚峰  黄仁富  丰兆安 《内江科技》2013,34(4):167+126
本文分析了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行走机构的固有振动特性。采用Pro/E三维制图软件创建行走机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机构的低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为焊接机器人的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拉萨贡嘎机场日常观测资料、自动观测资料、有关风切变的话音方式航空器空中报告及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等,对2014年9月30日发生的一次风切变过程从天气形势、要素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日的天气形势为此次风切变的发生提供了有力条件;风切变发生前后3min内,风速变化明显,说明此次风切变主要是由风速差异引起的;雷达VWP资料出现明显的风向切变时,应加强对风切变的关注;预报业务中通过分析本场常规观测资料、雷达VWP资料及本场自动观测资料中风向风速变化预测风切变发生的可能,对今后做好风切变的预报预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自动站结构、数据采集形式、安装位置和人工观测的人为因素、仪器结构和安装、观测时间等的综合分析,总结、分析定陶县站多年自动站与人工站对比观测数据的误差成因,从而为改进和提高自动观测的准确率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5)
工程建筑物由于其自身以及自然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在其施工与运营期间,无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针对于此,本文在建筑物变形观测意义、内容、方法,以及观测的精度要求、验收标准与变形测量相关规定进行了说明。在民用级工业工程建筑物、建筑场地、地基基础以及水坝与滑坡等变形观测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段式管道机器人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际上管道机器人的研究状况,在比较几种典型的移动机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直进轮式移动机构的分段式管道机器人,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分析,检测装置采用内壁环视视频探测器,控制采用上、下位机串行通信方式,机器人可自动工作,也可通过上位机发控制命令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濮阳地区ZQZ-CII 自动站2006~2009年年报表备注栏异常记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将自动观测异常记录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缺剐、跳变和阶越式变化三种.根据自动观测异常记录的分类针对性的给出其处理方法,为自动站日常数据维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