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目的/意义】采用综合计量指标进行期刊评价,避免了传统学术指标评价维度单一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 可以系统测量期刊的综合水平。【方法/过程】以期刊学术评价指标为基础,增加期刊网络社媒指标和引文网络指 标,构建期刊传统学术影响力、网络社媒影响力、引文网络影响力三个维度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期刊评价指 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结论】通过模型计算,各指标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基于指标间的路径系数 得到期刊传统学术影响力、网络社媒影响力、引文网络影响力的计算模型,借助天际线算法的思路,筛选出三家图 书情报领域内的优秀期刊,同时也挖掘出部分具有发展潜能的重要期刊。  相似文献   

2.
王旭  李泓烨  刘琳  翟洵涧  赵蓉英 《情报科学》2021,39(11):133-141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时代,融合Altmetrics指标进行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特征分析与评价,有助 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方法/过程】首先从宏观层面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 计分析和分布规律的探究;从中观层面对不同学科评价指标分布特征进行了揭示;从微观层面对不同国际合作情 况下评价指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析。其次,根据评价指标特征及内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相关分 析、集成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和TOPSIS法优势,融合Altmetrics指标对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进行了评价分 析,并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结论】得到融合Altmetrics指标的话语引导力6个方面的特征。集成多种方 法优势,融合Altmetrics指标评价处于多元化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是可行且必要的,评价结果是 可信的。【创新/局限】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数据源,从更多维度来分析和评价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尝试提出中国学 术期刊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考察Altmetrics热点论文相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方法】通过Altmetric.com网站或Figshare平台获取2015年的Top 100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利用MS Excel对论文的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作者群分布及网络传播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不高,在Top 100中仅1种期刊(仅占3.33%)来自于中国;我国期刊网站目前不支持主流社交媒体的全面接入。【结论】高水平期刊论文的高Altmetrics表现,与其高品质的期刊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但是Altmetrics表征的是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评价期刊影响力,应将Altmetrics与传统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话语权视角构建学术期刊四维评价框架,推进话语权与期刊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内外期刊评价的研究现状,对话语权与学术话语权的概念进行界定,论述学术话语权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期刊四维评价框架与学术期刊话语权提升策略。【结果】学术期刊话语权由主体、内容、客体、渠道、效果5个话语形成要素有机配合、相互作用而成,其评价可从引导力、原创力、影响力和传播力4个维度展开,评价方法可从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和模型应用4个方面进行创新。【结论】以多维度、多要素、多指标、多方法融合评价学术期刊话语权是大数据环境下的必然选择。要提升学术期刊话语权,就要树立学术地位,挖掘热点领域,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格局,紧跟全球挑战和需求变化,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徐小莹  李辉 《情报科学》2019,37(12):71-77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多指标评价中存在的复杂指标关系,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学术期 刊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过程】考虑到评价指标间存在的复杂相关性,首先分析了两两指标之间的四种关系;其次, 构造深度自编码器将多指标映射到三维隐元空间;然后,利用该空间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最后,利用非线性曲线 拟合分析预测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指数。【结果/结论】以法学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综 合具有复杂关系的多指标因素,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学术期刊影响力,能够自动发现指标值异常的期刊,并能 够应用学术期刊影响力分布规律精确预测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指数,是一种有效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综合国内外对 Altmetrics研究的相关论文,介绍了 Altmetrics的定义、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 Altmetrics与传统计量学的联系与区别,着重分析了 Altmetrics服务提供平台、Altmetrics计量指标及工具应用研究现 状。【方法/过程】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 Altmetrics指标研究的疑问,以 PLOS ONE为例选取图书情报领域论文 进行浏览量与被引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得出了 PLOS ONE相应计量指标能够有效指示高被引文献的结 论。证明了 Altmetrics能够有效体现文献学术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最后正对 Altmetrics研究现状进行了表达了 自己的见解,指出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我国学术期刊质量影响因素众多繁杂,科学合理地构建综合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可为各个领 域学术评价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对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一种 基于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期刊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中代表性期刊 中。【结果/结论】在对抽取的16个期刊评价排序中,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可广泛地运用 于各个领域的期刊评价排序中。【创新/局限】本文提出的期刊评价指标模型科学合理,能够为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提 供指导方向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将Altmetrics指标应用于掠夺性期刊识别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的识别提供新视角。【方法】基于Logit回归模型,分别构造仅含平均被引频次、仅含Altmetrics存在率指标以及同时融合这两个指标的3个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对3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使用邀请投稿邮件中的期刊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同时融合平均被引频次和Altmetrics存在率的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效果最优,两个指标与期刊掠夺性均显著负相关。以使用邮件邀请投稿的14种期刊数据验证发现,超过85%的期刊被识别为掠夺性期刊,说明模型的合理性。【结论】Altmetrics指标在掠夺性期刊的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识别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选取读秀馆藏数据、WorldCat馆藏数据、豆瓣评分、豆瓣热度、豆瓣评论、中国知网收录书评、论文他引、图书引用等八个指标,构建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对“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专著的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专著影响力评价的结果。[结果/结论]引文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相互独立地反映了专著的影响力,Altmetrics指标能够及时地反映专著的热度和影响力,对引文计量指标的评价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0.
李明  陈铭 《现代情报》2018,38(5):106-109
[目的/意义] Altmetrics作为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新方式正逐渐兴起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Altmetrics研究多基于期刊论文层面,较少涉及学术图书,而在传统图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的情况下适时引入Altmetrics有其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可按照学术图书在线影响力产生过程的递进分为阅前查询、阅读意向、阅读使用、评价反馈四个层次构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图书评价指标框架,以体现学术图书影响力产生从传播、获取到利用、反馈逐步深入的完整过程。[结果/结论]分层框架不仅能涵盖学术图书Altmetrics指标的广度,还能从学术图书影响深度面向反映指标间的差异,可以有机地构成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指标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希望能对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用IF、IF5、h指数、SJR、ES和SNIP为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引文评价指标,通过对Wo S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共有的1881种医学类期刊的这六大指标数值的因子分析。【结果】找出对它们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公因子F1(平均影响力因子)和F2(整体影响力因子)。在权衡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引文评价指标函数。【结论】通过实例(选取专业期刊和综合期刊为样本)验证该综合指标能较好地消除期刊载文量对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进现有百分位数指标在揭示期刊载文量特征方面的不足,构建基于被引频次与载文量双重分布的期刊评价指标PRC。【方法】 以2016版《期刊引证报告》生物学学科的85种期刊为研究样本,通过二八定律筛选核心论文样本集,利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设计基于文献密度分布的载文量权重,利用百分位数建立基于被引频次分布的引文指标,构建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PRC。比较PRC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性,验证指标评价效果。【结果】 PRC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影响因子的内在缺陷,也能合理揭示期刊的出版规模效应,很好地均衡了相对值和绝对值两类指标,改进了百分位数指标的评价效果。【结论】 PRC指标兼顾被引频次和载文量双重分布,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期刊影响力,可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期刊利益相关者对期刊质量的意见,显化隐性知识,形成具有共识性的社科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维度。【方法】首先,对受访者开展6轮凯利方格访谈,从访谈资料中挖掘出43个期刊质量评价维度构念。随后,请206位受访者进行构念重要程度打分。汇总整理数据后,剔除平均得分低和解释度不高的构念,对剩余构念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结果】最终形成6个具有共识性的社科期刊质量评价维度——规范性、创新性、专业性、重要性、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及一系列子维度。【结论】6个评价维度可更为全面地反映期刊学术质量,为多维度期刊评价、多维度结果呈现、期刊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政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现状,探究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期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政治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29个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近15000条推文及其社交媒体指标,结合政治学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单篇推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呈负相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与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当前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效果有限,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有助于期刊社交媒体账号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尚晓倩 《情报科学》2017,35(5):51-56
【目的/意义】预测国际 Altmetrics 领域未来发文趋势,并探究该领域的热点主题及研究趋势,为国内 Altmetrics研究紧跟国际前沿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国际Altmetrics领域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 CiteSpaceIII软件绘制突变词共现时区视图,并对突变词权重进行排序。【结果/结论】Altmetrics领域研究热点主题包 括 Altmetrics 的内涵讨论、传统计量学与 Altmetrics 的相关性、Altmetrics 数据来源平台的应用比较分析和新型 Altmetrics指标和方法的提出;新兴研究趋势为Altmetrics有效性的讨论以及对Altmetrics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挖掘引文数据在期刊评价中的价值,帮助期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识别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个性化影响力提升策略。【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型引文数据的期刊诊断性评价方法,采用引文增强方法增强期刊的发文、施引及被引数据,从学科与研究主题两个方面开展期刊诊断性评价,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利用增强型引文数据可以客观分析期刊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力大小及稳定程度,并通过探讨期刊的热点追踪能力、主题输出能力、学术引领能力综合评价期刊内容影响力,评估期刊在各学科和研究主题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结论】增强型引文数据拥有比传统引文数据更为丰富的语义信息,可以很好地支持细粒度、多维度的期刊影响力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性不足,提出优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五维路径,以完善期刊评价体系。【方法】 以期刊评价指标的属性特征为切入点,在剖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现有评价指标维度的基础上,指出其在整体性、重要性、完整性、时效性和网络传播力5个维度的不足。【结果】 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区分不同期刊引文质量差异,深化整体性评价指标;考量重要论文的数量与强度,凸显重要论文影响力;引入反向指标,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补充时效性指标,呈现期刊生命周期;充实网络计量指标,促进引文指标与网络指标的平衡。【结论】 五维路径优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有助于达到多主体、多维度、科学合理地评价期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标/意义]探讨国内学术期刊在B站的Altmetrics数据提及语境与数据可用性,对于拓展中文语境下期刊评价指标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的复合影响因子TOP 50期刊为研究对象,收集期刊在B站的Altmetrics提及数据与12种学术影响力指标,通过内容分析统计提及语境并从覆盖率、交叉性与时效性3个维度进行可用性分析。[结果/结论] B站的Altmetrics提及数据分布符合二八定律,少数专题类别的期刊得到大量提及;用户提及语境复杂多样且受众广泛,存在多种利益相关者;提及数据覆盖率较高,具有独立性特征,但整体时效性较低,属于慢来源型数据。与专栏和其他提及数据相比,视频提及数据与学术影响力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更高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为新型学术评价指标的准确筛选、学者学术影响力提升和各级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决策等创新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量化了Altmetrics指标对引文量产生贡献的大小,选取综合学科大样本数据集,运用适合社交媒体平台的计数型数据类型的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结论]16个被调查的Altmetrics指标中,6个指标对引文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问答平台一个单位变化将增加引文量0.1945的变化,政策指标则贡献了引文量0.0226的提升。博客、谷歌社交平台、门德利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有利于学术传播;而推特指标则使得论文学术影响力略有所降低,与众多小样本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单篇论文引证体现的期刊学科贡献性、重要性、长效性以及学术传承性4个维度,对期刊论文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析出重要的实质性引用并将其标准化,从而压缩被引频次的水分,实现更加有效和精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立足“以文评刊”的理念,从单篇论文引证视角,采用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论文复引频次、文献L指数及F1指数4个维度的6个指标,探索改进学术期刊评价的新方法。【结果】以自然地理学中文期刊为例开展实证研究,6个评价指标能更加准确地表征期刊的重要性和长效性。【结论】相比基于影响因子等传统评价指标的方法,基于单篇论文引证视角的期刊评价改进方法可更加合理地对期刊进行定量评价,有效促进期刊关注论文的学术质量及长期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期刊评价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