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调查可知,普通高校伤、病、残、体弱学生占开设体育课学生的20%。然而长期以来该部分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情况一直未做特殊情况对待,不仅没有通过体育课教学提高其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他们上体育课的种种心理障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伤、病、残、体弱学生开设体育课的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际和感知运动能力对学生体育课中身体活动水平和体质水平的直接、间接影响。方法:采用加速度计、TGMD-2、体育课中感知能力量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小学三至四年级256名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实际运动能力、感知运动能力和体质水平进行调查。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Bootstrap对间接效应进行估计。结果:实际运动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对学生体育课中MVPA%和体质水平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感知运动能力在实际运动能力与MVPA%、实际运动能力与体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感知运动能力对学生体质水平中介作用的效应量高于体育课中MVPA%的效应量。结论: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际运动能力的学习,通过创设积极的环境,让学生享受体育课和提高学生的感知运动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和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本科体弱、多病、残、伤学生的身体状况,采取以心理培育带动身体培育的原则,对保健体育课的教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组织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高校体弱的学生颇有增多的趋势,在体育教学中降低学习标准,迁就低水平学生学习的现象也有所闻。虽然,在部分高校已经相继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以解决体弱病残学生的身体教育。但是,现在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思考的实践问题,为此,剖析体育教学实践根源,挖掘体育教学潜力,力图从身体教育实践中完善我们对体育保健课教学的认识十分必要。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对病残学生应专门开设保健课,开展医疗体育。这是培养人才合格率的有效措施。一、如何理解高校体育保健课含义体育保健课是高校开设的三种类型体育课之一,课上特定的身体练习和科学的教学手段,以及有效的健身效果,都充分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体育课是促进他们身心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主要方式。所以体育课要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利用一切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建康水平。为达到此目的,我们在体育课中增加了一种称为“炼身法”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保健体育课是帮助体弱病残学生积极恢复损伤器官的功能,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它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国家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方针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保健体育课的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我在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已经多年。看到广大学生健康、愉快地离开学校,走上新的学习或工作岗位,从心底感到欣慰;但同时也为有的病残学生,因身体条件欠佳不能升学或就业,感到内疚,总觉得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因此,在六十年代初,我就开始从事除正  相似文献   

7.
探讨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差异。以上海市284节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不同学段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教师因素(包括性别、教龄和教学行为)与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均未达到50%的课堂时间标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教师在教学指导和课堂管理行为上的用时均为最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动作示范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初中教师,而初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观察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男教师执教班级的MVPA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女教师,而教龄仅与小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观察行为仅对初中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疗实践证明,体弱多病的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水平,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促使疾病痊愈。因此,体弱受病的学生更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抵抗疾病。  相似文献   

9.
对普通高校体弱、特形学生的体育教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山医科大学1994~1999年学生入学时身体素质、体质指数及教学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体质指数基本合理但两极分布有加大的趋势,体弱、特形的学生不能适应当前常规的体育课教学;提出应当切实抓好中小学阶段的健康教育,根据现阶段的需要,增设特形生班,形成体育课教学目标层次多样化;初步研究了体弱、特形学生的分类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前言教育部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对病残学生应专门开设保健课,开展医疗体育。”但是,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认为:大学生进校是“百里挑一”,身体都是健康的;即或有体弱病残学生,也为数颇少,无关宏要,因此,似无必要在大学开设体育保健  相似文献   

11.
从学生"体能素质"继续下降看体育课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走访调查法,找出造成“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并通过分析体育课改中存在的“误区”,指出体育课改在发展学生体能素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应起的作用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虽各有特色,但如何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目前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观念,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体育课情况的调查研究认为:兴趣教学和选项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和主流。  相似文献   

13.
梁甲仁 《体育科技》2004,25(2):82-8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大学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以及其体育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 ,探讨如何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应是根据受教育者已有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潜力,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尽一切可能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顺应、激发和保护学生的体育兴趣,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体育课"弱势"学生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商学院三所高校体育课“弱势”学生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如何提高“弱势”学生群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问题(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及中国计量学院19~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趋势的分析,揭示出下降原因,并提出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肥胖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调查 ,发现肥胖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大学生 (P <0 0 1或P <0 0 5 )。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中应加强肥胖大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应加强肥胖大学生健康教育 ,并有计划地指导肥胖大学生合理饮食与运动减肥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人类传授现有的审美文化,并启迪新的创造的一种教育文化活动。美育在体育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美”表现在各个方面,“美”贯穿在课堂的始终,既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科情感。  相似文献   

19.
提高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既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素质,但其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在职进修亟待加强;教师专业组织力量薄弱;特殊教师资格认定制定不完善。据此提出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