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 ,如何结合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学会主动地利用网络为我服务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网络的信息。以课文为“原点” ,通过研读《荷花淀》 ,让学生感性鉴赏“诗体小说”的艺术美 ,由此引发对作者孙犁的了解兴趣 ,对“诗体小说”的探究兴趣。这时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 ,针对以上内容 ,上网查询 ,将查询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筛选、下载和整理 ,然后 ,以研究小组为单位 ,全班进行共享和交流。由此 ,由“原点”进行“辐射” ,学生对“诗体小说”特点的理解和鉴赏由课内转向课外。[教学目的 ]一、认识白…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园林鉴赏例说,教材中作为说明文处理。它不仅让读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还使读者懂得一些园林鉴赏的知识,领悟鉴赏的门径。后者是教学中的难点。 “图画美”的理解容易办到,比如找些苏州各园林的图片、挂图等,实际看一看,学生就会理解。至于理解鉴赏中的层次与景深,没有实际观赏的直接经验,必须想个法子才好。请看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3.
教材:湘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章节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本节课通过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大少数民族民歌的鉴赏,体验、归纳其音乐风格特点,探究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  相似文献   

4.
课堂设计突出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交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鉴赏、表达等能力.课堂由“感情主线”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感情的变化;学生在读中理文脉,在读中涵泳鉴赏;教师点拨指导,评价激励.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自我等多重对话理念.  相似文献   

5.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它更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了解作家作品风格等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同时,它也存在使作品的复杂性、流动性趋于简单化、凝固化的可能,使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狭隘化、盲目化,甚至使学生不能真正从文学作品本身鉴赏作品,而是肤浅地依托于外围知识的补充理解。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出发,试从几方面思考“知人论世”教学法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现代诗歌的审美鉴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常常不得其法,以至于找不准有效的切入点。这与现代诗歌自身的艺术性和内在意蕴,以及师生的鉴赏策略不无关系。作为教师而言,倘若无法理解这两点,就不能精确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作为学生而言,往往也会浅尝辄止,无法深入体会现代诗人诗歌的内在情感和创作风格。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我看》为例,围绕穆旦现代诗歌的“现代主义意识”[1],并以语言的陌生化处理、意象的关联及音韵往复为三个抓手,对现代诗歌鉴赏的具体策略做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韩增军 《现代语文》2008,(11):98-99
今年3月3日,我们有幸参观了慕名已久的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它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室四面都是黑板,让所有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自我阅读、思考、感悟,相互热烈地讨论交流,相互质疑与辨析,通过“预习——展示”课培养学生认读、理解、质疑、鉴赏、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种学习,正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意象鉴赏”是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特质。从文化社会学视野看,“意象鉴赏”的形成有深刻的文化社会背景。“意象鉴赏”实现机制包含“立象以尽意”之语象的审视、“心物交感”之心象的观照、“得意而忘言”之意象的审美三个维面。通过意象鉴赏式的顿悟,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丰富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9.
[定位 ]李白怀古诗《越中览古》鉴赏。语文实践、探索侧重于把握中国古代怀古咏史诗的一般写作特点 ,尤其是通过古今对比抒发感慨、寄以情怀的艺术特色。初步培养学生鉴赏怀古咏史诗的能力。[切入 ]1 .学生对中国古代怀古咏史诗的基本感知。以“我所熟悉的怀古咏史诗”为主题 ,课前布置学生理出已学过或未学但熟悉的部分怀古诗作 ,熟练背诵之 ,并就对此类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2 .怀古咏史诗与写景抒情、咏物言志等类诗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探究 ]1 .将在课前布置的作业“我所熟悉的怀古咏史诗”在课堂上背诵、交流。 (这方…  相似文献   

10.
诗词鉴赏中的比较阅读可以从意象入手,以意象为径,向诗词奥妙处曲径探幽,进而对诗词进行深层次比较阅读。通过揣摩意象,比较意象背后诗词情感、手法、风格的不同,探究比较鉴赏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阅读的心理机智入手,探究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论述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2.
高中学生要具备阅读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广大师生的追求。“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探究”是探索研究的意思,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雷玥 《语文天地》2015,(2):47-48
中国古诗词因其具有语言精练含蓄、情感深沉丰富、形式整齐精美等美学特质而流播海外传唱千古。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往往只限于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背诵、默写古典诗词,而极少引导学生探究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丰富意蕴。以致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古典诗词教学资源。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鉴赏古典诗词。一、知人论世赏意趣古语云:“诗言志。”又曰:“文如其人。”任  相似文献   

14.
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课上主动地去感悟品味语言、咀嚼涵泳语言、探究鉴赏语言、理解内化思想、甄别借鉴写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以什么为载体?恐怕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问”。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定位】鉴赏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体味诗歌的意境 ,感知诗歌手法的多样性及声韵美。本单元所选课文为唐宋诗词 ,编排用意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了解不同流派、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语文实践和探究着重体味李白诗歌的艺术张力。【切入】1 .李白诗歌的风格和特点。提出话题“你所接触过的李白” ,自行搜集材料。这一话题 ,一方面使学生回顾以往读过的李白诗歌 ,温故有利于知新 ;另一方面 ,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生平及古人和今人的评价性文章 ,便于开展研究性学习。2 .李白为什么“梦游” ?如何理解作者以…  相似文献   

16.
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是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的基础课,建筑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自古与园林环境联系紧密,因此,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诗歌因其汉语语音的特点,有独特的音乐性。诗人创作诗歌不仅重视内容,也重视音律。以《登高》为例,谈谈“审音”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通过“审音”,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细致地了解诗人的情思意趣;把握诗人及作品的风格、节奏,更好地理解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园林史上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园林”一词,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有过很多称谓,既有“供帝王游憩的宫苑”之称,也有私人的“山居、别业、林亭”等称谓。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园林”一词称谓的变化,探究其从皇家贵族逐步面向文人士大夫,从帝王狩猎、游赏的境域到自然山水园,再走向城市宅园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诗歌鉴赏是每年语文高考必考题型之一.但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一直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瓶颈。本文主要从“记叙文六要素法”的角度来探究诗歌鉴赏,让学生能够快速而高效地把握诗歌内容主旨,进而对诗歌的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0.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