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2011年4月-5月,我国各种媒体对灾后重建三周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宣传报道,这种宣传报道的效果应该从受众接受的层面来进行确认.对此,我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从受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和接触相关信息的频率等两个方面检验了受众对灾后重建三周年媒介报道的接触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受众的人口学特征对灾后重建报道接触状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三、不懈探索创新,全力满足受众多样需求,成为今年主题宣传的生动实践1.创新思维,找准结合点,实现最佳效果.在今年重大主题宣传中,各主要媒体创新思维方式,认真研究正面宣传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党的主张、决策与人民的利益、意愿的结合点,努力增强宣传报道实效.如两会宣传报道,把提升国力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成就宣传与热点引导相结合、把"怎么看"与"怎么办"相结合;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周年宣传报道,把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把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相结合、把个体刻划与群像素描相结合;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把历史进程回顾与现实关切回应相结合、把知识性与新闻性相结合、把主题把握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等等,从"结合"的视角切入,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力使主题宣传报道既符合中央的意志,又符合人民的心声,从而收到了中央满意、实际部门满意、人民群众也满意的"三满意"效果.以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为例:  相似文献   

3.
“三分”是在传媒业激烈的竞技场上,广播媒介从“跑马圈地”赢得份额到“作物分布”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通俗讲就是“三分”受众,即从大众受众观到细分受众观到适位受众观到“一对一”受众观的三次宏观的受众细分;“三化”即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主持人专家化.“三分”与“三化”不是孤立的两个系统,而是相互交融的内外两个层面,既显现着媒介市场化行为的外在走向,又显现着支撑市场的内在产品价值.“三分”,一个正在部分实践部分预期的方向;“三化”,一个必须付诸运作的指标.作为广播媒介,不管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基点,“三分”与“三化”都是值得去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后,新华社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组织宣传报道,基调鲜明,导向正确,有声势,有力度,有深度,唱响了《七一》讲话的主旋律,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社党组高度重视:精心重划,总体 设计,分步实施 5月下旬,新华社在对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宣传报道进行总体策划、制定《新华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宣传报道安排》时,就把大力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宣传重点,并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报道计划,明确指导思想,提出总体要求。报道分五个阶段组织实施,现已完成了一、二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陈杰 《新闻知识》2023,(7):57-64+95
香港“蔡天凤案”发生后,各媒体竞相对此案展开报道。在针对“蔡天凤案”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中,部分网络媒体存在报道偏离事实误导受众、隐喻受害者身份符号以进行细节化叙事、侵犯个人权利等伦理失范行为。本文从媒体、受众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其失范成因,进而提出规范媒介伦理建设的相应对策:媒体需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报道流程与内容;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以理性评价,积极反制失范现象;社会需健全制度引导体系,鼓励多元共律。  相似文献   

6.
在2011年度报社精品奖评选中,由本人主笔的长篇通讯《豪迈走上振兴路——“5.12”地震三周年四川灾后重建纪实》(刊载于人民日报5月10日一版头条)榜上有名.究其采写过程,那就是忠实地执行报社领导和地方部领导近两年的新规:顺应时代迅猛发展的需要,做有思想的新闻. 思想是新闻的灵魂.思想的挖掘与提炼,不仅检验记者的政治素养,更检验记者的采写作风.新闻的好思想,是双脚走出来的.这是参与这篇报道全体记者的认知和共识.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新华社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狠抓精品报道,取得较好成绩,产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充分体现了新华社报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及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报道中,新华社抓住地震发生后、春节前后、地震发生一周年三个时间节点,有节奏、不间断地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长篇精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称赞新华社派出最强的力量、最熟悉四川灾区情况的力量,采写出好稿件.他们指出,稿件大气磅礴,令人动容,催人泪下,动人心魂,以事实说话,以细节感人,是用心和情写出的作品.国内外媒体和受众给予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8.
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媒介可信度”不仅是个体对于媒介的态度和评价,更是一种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媒介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媒介可信度”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乃至相关社会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本文旨在对西方丰富的“媒介可信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中国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西方的相关研究划分为源头、端倪、创始、发展、繁荣和整合6个发展阶段。“媒介可信度”的概念也随之经历了重大变迁,从当下的界定来看,主要指受众对于媒介机构、媒介信息及媒介渠道可信赖属性的评估,包括多个维度。相应地,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主要包括了来源可信度、信息可信度、渠道可信度三个主题,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媒介可信度”概念/指标探讨、“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某种媒介的可信度、对比不同媒介的可信度、比较从业者和受众的可信度认知、“媒介可信度”传播效果研究等六个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的研究以调查法、单一维度测量和定类变量为主,当前则呈现出多元和融合的态势,但定性方法仍嫌不足,量表的指标条目模糊雷同,调查对象单一,制约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这样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不会很快消失,媒体和受众注意力慢慢转向灾后生活和重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媒体应考虑如何安排报道汶川地震,选择哪些事实来报道。这样的选择应是“有保有压”,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媒介对“张钰”、“杨丽娟”、“华南虎”事件报道为例,用“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传媒假事件”中媒介和受众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美国媒介的战争卖点及人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波  肖珺 《现代传播》2003,(3):14-18
媒介的卖点是指媒介所表达出来的,并与受众需求达成一致的新闻点。本文分析了美国媒介在这次伊拉克战争前期和战时阶段的主要表现,认为媒介制造的战争卖点经历了从“反恐战争”、“倒萨战争”到“爱国、英雄、解放、自由”多元卖点的三次变化;美国媒介在这次战争报道中既生产了美国意识形态,表现出多元归一的特点,又生产了受众需求,呈现着资本效益最大化的逻辑。与此同时,本文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商业利益特别是对“象征性经济”的追寻,是媒介积极从事战争报道,而且声音趋同的根本原因;媒介卖点趋同的精神原因是人类对舆论暴政的屈服。  相似文献   

12.
行业主题宣传,一直是都市报报道的主阵地之一。2020年以来,南国早报连续三年推出广西建筑业“最美建设者”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报、网、微、端、屏立体化传播,特刊出街,积厚成势,“以都市报视角、以智媒化视野、以建设者姿态和大民生情怀”,用心用情讲好八桂大地建设者故事。基于媒介特性,南国早报精心策划,通过主题切入、构筑平台、立体传播,再到与受众形成共识等策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共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华西都市报》精心组织、倾情创意,以三年立川为主题,大手笔推出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珍藏特刊。通过32个图片版、8个主题、32个关键词,以史诗般的全景呈现,直观、形象、生动地重现了汶川特大地震感人至深的抗震救灾场面,重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成就,重现了汶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4.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一直是凝聚与深化受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本文选取在江苏省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扬子晚报为调研对象,从广大民众常用的信息接受形式——微信公众号推送切入,对扬子晚报在公众号渠道上对建党百年主题的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报道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地方媒体围绕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为地方媒体围绕重大主题宣传事件的报道提供一定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媛  王娜 《编辑之友》2016,(6):43-47
主流媒体在“三农”宣传报道上,与政府构成“代理—委托型”关系;与农民构成“信息—供需型”关系;与新兴媒体构成“竞争—合作型”关系.处于城镇化和媒介融合双重背景下的主流媒体的“三农”宣传报道,需结合不同地域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农民结构分层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利于不同地域农村区别化的发展为前提,以不同发展需求的农民充分受益为准则,建构精准定位、网状覆盖话题式传播体系.该报道体系中,提升农民的观念、知识技能和社会化能力,是报道共同的目标指向和质量评判标准;除传统农民外,新生代农民、拆迁农民和现代农业职业“新农民”,成为“三农”宣传报道的重要受众和利基市场;主流媒体通过构筑渗透各农民阶层的对农宣传“二次传播系统”,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三农”的滞后面貌,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新闻媒体也不遗余力地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宣传报道,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农业宣传报道的研究,特别是对农业受众群体及其心理:农业报道的性质;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的角色;提高农业报道影响力的途径等四个关键性领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这是摆在我国农业宣传报道研究者和农业报道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课题。刘继忠的文章对此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受众、媒介、广告主被看做是媒介市场的三个主要链条。广告主通过媒介把自己的信息向受众宣传,而受众对广告的吸收是受一定的条件限制的。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介,怎样处理好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又能够满足媒介自身的发展需要?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纷纷着手对“议程设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功能”进行研究。所谓“议程设置”,即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报道量、报道顺序的不同,影响了受众对它们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受众设定了议程。20世纪末,网络媒体兴起,在网络媒体的大背景下,议程设置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大纪念性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许多媒体不仅在宣传报道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而且从理论上对重大纪念性报道怎样才能出彩出新、引人入胜进行了积极探索。本刊特约请几位作者,分别从重大纪念性报道的组织策划、“旧闻”翻新、细节挖掘、体现“旧闻”的时代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即将到来的国庆60周年重大纪念性报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以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文章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提出以媒介素齐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角,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计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