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导向,在分析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建设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架构知识管理平台,创新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科研合作的定义、科研合作的动机、科研合作与合著的关系、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的关系等4个方面的问题,指出科研合作的七大特征,提出其定义,归纳其5类主要合作动机,辩证地分析利用合著论文研究科研合作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的区别和联系,以期能够增进对科研合作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弥补科研合作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MediaWiki是一款用PHP开发的免费wiki开源包,功能强大且配制管理简单,很适合用来构建高校的知识共享平台。图书馆具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可以承担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和管理工作。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给知识库的构建、新型参考咨询服务、科研团队的管理、资源的共享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Wiki的高校知识共享平台的实现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diaWiki是一款用PHP开发的免费wiki开源包,功能强大且配制管理简单,很适合用来构建高校的知识共享平台。图书馆具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可以承担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和管理工作。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给知识库的构建、新型参考咨询服务、科研团队的管理、资源的共享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喜马拉雅平台的残疾人知识援助活动,分析互联网知识平台开展残疾人知识援助的动因和援助逻辑,从政策层、资源层、技术层、活动层四个层次构建互联网知识平台残疾人知识援助机制,以期为残疾人知识援助的社会参与主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知识资源集成管理平台与服务体系为视角,分析了资源一体化管理、知识化服务的内涵以及对高校档案工作的要求,探讨了五位一体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的实践及其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入手,依托学科馆员制度,探讨科研过程各阶段中用户的信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嵌入科研过程的知识服务模式以及知识服务支撑平台,进一步分析了在嵌入科研的知识服务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数字知识环境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知识环境下构建知识服务体系必须以用户综合集成化的知识需求为中心,将知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机构的整体战略之中,注重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构建以层次化的科研信息资源体系为基础,以强有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为支撑,以新型组织管理和文化体系为保障的新型知识服务体系。向科研用户提供高知识附加值的知识服务产品或问题解决方案,提高科研用户的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能力、提升科研用户科研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冯勤  葛海燕  罗彬 《图书馆学刊》2009,31(12):19-21
探讨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建设的内涵以及意义,针对隐性知识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隐性知识资源建设策略,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用户隐性知识资源;营造学习型组织,提升图书馆隐性知识价值,以及创建图书馆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网络平台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学术大环境要求知识服务机构从拥有学术资源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图书馆杂志》从学术研究全生命周期出发,整合已有资源,采用多平台联动的方式,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数字出版与知识生产服务、科研数据出版管理服务、学术论文写作服务、科研成果共享与交流服务,体现出目标群体明确、服务内容精准、资源需求简单的轻量级特点和贯穿科研全流程的渗透式特点。未来可通过构建智慧交流的数字学术内容社区、扩展学术成果开放平台、强化知识资源协同建设等路径深化数字学术知识服务,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知识超网络的要素及其构成进行论述,根据知识超网络中要素及其关联边的不同将知识超网络划分为七种子网络,包括知识网络、主体网络和载体网络三类主体子网络以及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主体-载体网络和全网络四类衍生子网络,对它们进行具体的定义和描述,并分析知识超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体推理、模糊匹配等方法和技术,提出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知识协同共建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语义匹配技术发现主体网络、载体网络和主体-载体网络等不同子网络中存在的关联信息,由此映射出相关的知识网络,从而为知识主体提供知识.据此构建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组织知识协同共建平台,并展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从知识主体吸收知识的认知视角出发,研究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动态增长的演化规律以及影响机制,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基于科研创新网络的知识增长过程模型。[方法/过程] 考虑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获取知识的空间结构和认知特征,基于对数透视法则将网络中实际的知识物理分布转换为知识主体自身的认知空间;在分析知识吸收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知识动态增长的流动模式构建知识增长函数,并从效率和公平相匹配角度界定知识增长的绩效。[结果/结论] 科研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增长绩效受网络结构随机化程度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知识主体具备适度的知识传播能力和吸收能力才能实现网络中最优的知识累积效应;主体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受对数法则的约束,且随着其认知半径的增大,网络的知识增长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13.
Notefirst是一款网络版文献管理及科研协作系统,如果运用恰当,也可作为专家知识服务的支持平台之一。论文简单介绍专家知识服务的概念、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以Notefirst V3.0为例,介绍Notefirst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的实践心得,分析Notefirst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佳骏 《图书馆论坛》2013,33(1):129-132
针对高校图书馆传统咨询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现今高校学科发展需求的问题,基于高校学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征,提出一种多层次知识分享的立体式学科咨询体系,构建相应的WEB2.0社区知识讨论平台,利用平台的互动性分享、传播和创造知识,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针对Wiki技术目前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不足,提出有必要根据Wiki知识的特点,利用知识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挖掘,对知识实现动态的利用、有机的融合,并提供增值服务,从而提升Wiki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后对图书馆主体、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晨 《编辑之友》2018,(5):28-32
出版产业进行数字出版转型探索已有十余年时间,但从模式成熟度以及产业收益率角度看,出版产业的数字转型成效并不理想.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兴起的如网络文学、知识变现等内容产业持续获得用户青睐,发展势头迅猛.作为老牌的内容提供商,出版单位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和作者资源,在发展模式多元、分发渠道多样的当下,不应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出版单位应深入了解互联网运行模式,或积极尝试与技术平台商合作,或自主转型为平台商,利用知识付费的风口占据主动.文章从知识付费领域发展现状入手,对出版产业进入知识付费产业的方式方法以及运行模式进行归纳梳理,指出在知识付费视阈下出版产业运营模式需要注意的三方面问题,包括出版角色和功能需再定位,借势合作问题诸多、需谨慎推进,以及版权归属,希冀对我国出版产业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Blog应用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博客的三大功能,诸如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与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等;围绕知识管理探讨分析Blog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不同应用策略。教学方面的应用体现在信息发布系统,个人电子文档,信息共享空间、教与学的知识管理等;科研方面的应用包括持续性知识积累工具、虚拟性团队组织平台、立体化交流共享以及系统性知识分类管理等;最后提出建立教育博客平台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成人教育的特点,以及现高校图书馆为成人教育服务的现状。提出利用知识地图来为成教学员开展简易速成的入馆教育理念,另高校图书馆也需更新服务理念、定时进行成教专项采编。提高成教学员的信息意识,充实巩固成教资源信息,开展多平台知识数字化服务项目、为各种成教学员提供因材施教的分类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王宁 《图书馆学刊》2009,31(2):12-14
提出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模型以及主体构成,也提出了知识创新系统的定义及原理。分析了知识创新系统的产生过程,如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转移以及知识的应用等。最后提出了在知识供应链中如何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文首先介绍了科研档案的服务资源及服务特定,然后说明科研档案知识服务的模式:开展有效的咨询服务,加强对科研档案的分类与价值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