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师生交流活动,学生沉默以对的现象,我们称为“冷场”。经笔者调查,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表现是形成“冷场”主要原因。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我们分别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来消除所谓“冷场”的现象,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向往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的课堂都是沉默的,尤其是初中的课堂,学生沉默的现象尤为严重。笔者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敏 《教育文汇》2005,(9):34-34
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几乎每个教师都遇到过,是最令教师头痛的现象之一。曾有学生改写了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在睡觉。课堂左右看,倒下知多少。对此现象,有的教师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只管把课讲完;有的教师大发雷霆,批评训斥。很明显,这两种做法都是不足取的。笔者对此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曾经采取过比较温和的、折衷的办法,试图彻底杜绝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然而,这一现象引起英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注意,却却很少有深入性的策略研究.笔者分析了引起学生沉默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打破口语课堂沉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结合笔者执教的一堂听说技能课堂中的师生的沉默片段,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了课堂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由于知识的深化,学生难以适应,加上高中化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很容易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高中化学教师要努力激活化学课堂,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关于激活化学课堂的方法,笔者从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适当给予学生激励;高中化学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化学课堂;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密切联系生活;高中化学教师要帮助学生灵活记忆,做好知识的归纳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时下的教研风气浓了,各个级别的数学公开课特别多.笔者喜欢听课,许多精彩的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有一个普遍现象时刻在笔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就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对答如流,没有半点与教师思维不同的发言,见不到学生出错的现象.这是教师教得好还是我们的学生绝顶聪明?我看都不是,见不到学生在课堂内出错,  相似文献   

8.
吕健 《山东教育》2020,(1):13-13
最近笔者听课比较多,听的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教师上的课,还有一类是名师大家上的课。对比这两类课,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普通老师的课堂上,教师霸占了太多的话语权;而名师大家的课上,却极少发现此类现象。普通教师的课堂上,教师过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哪?一是代替学生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学生和教师均存在课堂不安全感现象,但众多研究者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忽视了教师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安全感现象。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教师群体上,从课堂安全感的涵义出发,认为:教师课堂安全感是指教师能够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自信从容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从而分析其表现为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和管理、教师自身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加强教师自身内部调节和学校管理者外部调适的两大建议,从而增强教师课堂安全感,顺利开展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鲍桂花 《广西教育》2012,(30):57-57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的主要手段。笔者发现,当前,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存在“问题过多”、“问题过散”、“问题过散”的“三过”现象,导致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从表面上看课堂十分热闹,实则是无效的。其实,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有起关键作用的“度”。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度”进行有效发问,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堂更高效。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会忽视课堂总结这一环节,认为可有可无,甚至直接省略,使得教学有头无尾。有的课堂总结往往由科学教师包揽,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欲望受到抑制。有的课堂总结单调泛化,忽视学生探究技能、情感态度方面的总结,忽视对后续探究的引领。为此,笔者认真进行了小学科学课堂总结弱化现象的浅探。  相似文献   

12.
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课堂沉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上课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解决课堂沉默现象对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文章从学生、教师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行为,是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在中小学课堂上,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才能改变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予以特别观照。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孜孜不倦地分析评讲,而学生普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平淡,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三番五次强调的重要知识点,学生接受情况不佳,课堂效率低下;而有的课堂上,师生情绪高涨、互动良好,不断有思维碰撞与灵感火花的闪现,课堂上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课后还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失语指学生在课堂上不给予积极响应而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进入初中后,随着年龄增长,面对崭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思想政治课,学生的课堂"失语"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得不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成立课题组,研究思想政治课堂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文章主要从教师、学生、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积极寻找对策减少课堂失语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科是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对我们所生存环境的认识,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促进学生公民素质的提升,为其以后的社会参与打下基础。然而由于学生个体以及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也让地理课堂呈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现象,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培育学生投身地理新知探究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视听教学活化地理课堂,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课堂中有种普遍的现象,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发言在很多时候似乎成了部分学生的专利。从小学到中学,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课堂氛围却越来越沉闷。为什么学生都变得沉默寡言,不能说这与教师不当的反馈行为没有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的课堂反馈,主要是指中小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言语反馈)教师向学生提供恰当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以前,在笔者上中学的那个时代,教学目标好只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一个参照,一般不会出现在课堂之上。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又发生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习惯在导入课堂以后展示出教学目标,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而目前针对教师的提问,课堂普遍出现沉默现象。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恰当的提问行为,主要包括:不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学生难以理解提问的目的;所提问题开放程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低;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当,问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语言不当、繁杂冗长,指向不明。解决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有:转换提问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提高问题的开放程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合理设置问题的台阶,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问简洁明了,提高问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刻板的、"井井有条"的课堂教学会不断降低课堂效率,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反而是"适度混乱"的课堂更能取得高效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发生"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适度"混乱"现象并不可怕,有时还需要教师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地添"乱",在教学中采取扬长避短的手段,使"适度混乱"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打造课堂的"另类"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