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女性而言,逃离与回归围城,不过是命运的安排,但是,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不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平凡女性的形象,更是细致刻画出她们平淡真实的生活,这些女性都有着对生活的相同期盼:不为命运所安排,逃离围城。本文就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分析门罗的主要写作特征,以及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对围城的逃离与回归。  相似文献   

2.
自然和女性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重要主题。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逃离》,对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具有生态关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用八个短篇故事,展现了在男性社会中女性对传统角色的反抗和逃离。女性主义的发展,始终都无法脱离男性社会,这也就造成了其发展的虚无和矛盾。在不同的道德标准下,叛逆和逃离都无法游离在人性之外。艾丽丝·门罗通过《逃离》,用她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觉醒、迷茫以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4.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小说描写的主要是小镇中的平凡人们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琐事片段,内容涉及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以及生老病死等主题,揭示了小镇平民在平凡简单的琐碎生活中内心的茫然和虚无。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解读艾丽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逃离》中创作结构的后现代主义手法的拼贴性和零散性,内容上的"去中心化"、人性化和反英雄主义,体现创作中视角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内容主题的"逃离"既是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其进行戏仿和反讽。  相似文献   

5.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性作家的代表,其代表作品《逃离》更是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特点。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批评分析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女性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她在女性叙事话语下对男性形象的颠覆性描写改变了以往小说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方式。作者对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男性形象作了具体分析,并以此反映出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一致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与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卡拉这两个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两次逃离,第一次逃离父母大家庭,第二次逃离婚姻的牢笼。比较她们逃离后面对同样的女性生存困境:经济困境、爱情困境、自我困境等。各自文本中的两个宠物(阿随与弗洛拉)也隐喻着女性由逃离走向回归这一逃离模式。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由8个短篇故事组成,讲述了几个女人“逃离”既定命运的经历。其中的三位女性卡拉、格雷斯及朱丽叶在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时选择逃离的方式耐人寻味。三位女性角色逃离后的命运各有差异,逃离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以细腻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不同时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个体的成长历程和女性角色之间微妙、变化,以及丰富多元的女性关系,引领读者在体会人物不可逃离、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的同时,感受作者对于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女性的悲悯观照。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1]从女性视角描述了加拿大小镇上的平凡女子的普通家庭和婚姻生活,以及所面对的种种家庭矛盾的烦恼和无奈。基于《逃离》的短篇故事中婚姻形象和特征分析,揭示二十世纪中叶加拿大中下阶层所面临的婚姻困境。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思想,对黑人妇女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日常家用》是体现她的妇女主义思想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迪伊通过其自身努力实现自我,在其寻根过程中表现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在这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作者沃克追求完整的自我与和谐统一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Widely regarded as Canada's best writer of short stories,Alice Munro reflects her precise social observation and penetrating psychologically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existence.The paper analyzes the narrator in the mini-story "Boys and Girls" and sheds light on the suppression endured by the central female characters in a patriarch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享誉欧美,获奖无数。2013年10月,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这主要得益于艾丽丝·门罗作品严肃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但和她的叙事策略也不无关系。通过特意淡化故事情节、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巧妙变换故事节奏、精心营造故事悬念等杰出的叙事策略,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焕发出简洁精致、不施铅华、细腻优雅的风采,给人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14.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文章从伦理身份缺失,伦理意识觉醒和伦理环境压迫这三方面讨论了美国南方黑人女性被剥夺了最基本的为人子女、母亲以及妻子的伦理身份;失去了正常伦理属性家庭关系里本应享受的父母之爱与两性之爱。文章认为:《紫颜色》充分体现了黑人女作家沃克一贯主张的伦理诉求:即广大黑人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奋发自为,解除父权社会下"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枷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章琼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02-104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张爱玲是一位具有独特女性意识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如白流苏、葛薇龙、曹七巧、曼桢、许小寒等.这些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寄寓了张爱玲作为女性本身的生命思考.从这些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出,张爱玲书写都市女性被奴役的命运并不是简单地传递女性的悲剧,而是借女性世界的声泪事实来向男权社会控诉与挑战,颠覆与解构传统的男权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张爱玲对女性世界的体认与感悟,解读她特殊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16.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注重探寻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在小说《日用家当》中,爱丽丝.沃克成功塑造了一位代表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和大女儿围绕旧"百衲被"发生的冲突的过程中,母亲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母亲这一角色体现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并竭力捍卫传统文化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7.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非洲裔黑人女作家、诗人、评论家。《人工流产》是她发表于1981年的短篇小说集《你压服不了好女人》中的一篇。作者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以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题材,深刻尖锐地揭示了男权社会对于妇女身心的压抑、禁锢和摧残以及黑人妇女在新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展现了黑人妇女的反叛性和颠覆性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艾丽丝·门罗的小说,以个体对自我"名字"符号的认知态度作为自我身份认同的起点,对人物"名字"符号的假借现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反复书写,展现了人物"名字"符号的多种假借方式和不同动机。门罗认为人物借改名想要掩盖自我无法认同的某段经历或过去身份,但在根本上无法改变自我真实存在的人生轨迹,只是一种自欺的暂时性行为,反而丰富了自我名字符号指称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