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短跑训练是高校大学生体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将短跑训练技术融入到大学生短跑训练中,能够切实帮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短跑训练质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大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对此,本文结合短跑训练的基本原则及短跑训练技术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运动能力“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引 《体育世界》2009,(9):60-61
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高校短跑运动员专项训练和专项理论的联系日益紧密。短跑训练的关键技术是伸髋动作、腿的支撑着地技术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本文对现代短跑“伸髋与鞭打扒地”技术特征及应用意义进行讨论,为高校田径运动员更为科学地进行短跑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代“屈蹬式”短跑技术的特征,在对传统短跑专门性练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应现代“屈蹬式”短跑技术的专门性练习,为掌握现代短跑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提供有效的教学、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掌握好正确的途中跑技术,不单给人一种摆动舒展,轻松自如,省力又快的感觉,而且也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根据多年的短跑教学训练实践,结合我院短跑运动员的实际,认为在短跑途中跑训练中加强“以髋为轴”和“以肩为轴”快速有力的摆动技术练习,能有效地改进途中跑技术动作,增强跑的动作经济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短跑成绩的提高,对今后短跑教学和训练起一定的参考作用。一、摆动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技术向体育的渗透,短跑技术也随之演变,现代短跑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大、快、前摆”的技术动作上,作为教师应了解这些结构特点,才能更合理、有效的指导教学,为适应现代短跑技术的掌握和成绩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提高短跑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训练中,经常产生影响和阻碍短跑成绩提高的令教练员十分棘手的“速度障碍”。只有研究和分析“速度障碍”的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克服速度障碍,才能保证短跑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先进的短跑技术训练中提出加强摆动技术和“扒地”式着地技术的训练,短跑技术的重点已从后蹬转为摆动,训练方法和手段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如何完善短跑途中跑时的摆动腿技术进行剖析,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短跑技术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了解短跑技术的发展 ,深入对人体在短跑跑进中的动力来源及蹬、摆技术的研究 ,更新训练观念 ,合理安排训练周期 ,对推动短跑技术的发展 ,有效提高运动成绩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短跑技术比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研究或采用的短跑辅助练习必须适合现代短跑技术的需要,保持它的技术特点。过去的短跑训练加大后蹬,摆动式的短跑技术,利用斜坡跑训手段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现代以屈蹬,膝盖前顶、高抬、扒地式的短跑训练技术的要求。不能合理掌握斜坡训练的适宜角度,盲目的利用斜坡跑做为短跑辅助训练手段,使运动员下肢关节扭伤,或造成撞击性骨膜炎,严重地影响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发展。笔者在几年的训练实践工作中认为采用斜坡跑作为辅助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短跑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相对而言,短跑与人体形态指标相关较小,其决定因素取决于短跑技术。因此在我国具有较实际的研究价值。现代短跑理论对落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都主张和采用“扒地式”落地。就该技术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国内外学者已作过一些研究,但褒贬不一,尚无统一的确认,也少见较有说服力的论著。本文试图从力学理论上对该技术进行一些运动学、动力学的定性乃至定量的研究,以期能对教练员、运动员指导训练、改进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我国田径短跑项目的训练水平和成绩,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对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动态和技术特征展开分析,探讨了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渗入下田径短跑科学训练发展趋势,剖析几种典型短跑训练方法的基本原理、内容、作用以及长处与不足,最后提出基于优秀短跑运动员技术特征的科学训练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1.
短跑训练中的跳跃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事田径队短跑组的业余训练近十年,在短跑训练工作中取得了一点经验。近三年我专门进行了短跑训练中的跳跃练习实验研究,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比和初步探讨,以期能对短跑的教学训练工作有所促进。 一、实验研究方法一 按照跳跃练习的性质,把受试者分成甲、乙两个组,每组10人。甲组为“短跳”组(以单脚的立定跳、立定三级跳、立定五级跳训练为主),乙组“长跳”组(以30米、60米、100米以上单脚连续跳和跨跳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从生理学、生物力学、训练学理论出发对现代短跑(以短跑典型项目100米跑为主)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短跑技术教学训练渐趋的四大特征,以期对改变短跑技术教学训练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现代短跑运动实践的状况和提高我国短跑运动训练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现代短跑运动的发展对少年短跑训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内外当代田径运动发展趋势及体育科技成果对短跑技术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少年短跑训练实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少年短跑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外短跑训练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提出了对我国少年短跑运动训练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G822.119 9902733百米途中跑重心前移技术对提高跑速效果的实验研究—对青少年男子业余短跑选手短跑重心变化的尝试=A Research for Speeding effect in 100m dash by using a technique of forwardshifting center of gravity[刊,中,A]/陈明字,姚俊∥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12(4).-48-51表2(SML)短跑∥100米∥途中跑∥重心∥前移∥技术分析业余训练的目的、任务与专业训练有着本质的不同,内容、形式也应有本质的区别。从研究中国青少年形态、机能、素质的现实情况着手,提出一种适合于中国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失重”短跑技术,并辅以一定的业余训练实施方案,以“上升通道”训练体系取代传统的多年训练体系,使学生的成材率和成材周期大大提高和缩短。  相似文献   

15.
欲想百米短跑取得好成绩,除途中跑之外,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也不可忽视。讲究短跑前程技术动作,就能更好地为夺取全程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针对常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动作要点,在抓住途中跑技术训练的同时,突出短跑前程“肩超式”起跑和“V轨迹”加速跑动作技术与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短跑摆臂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短跑技术已有明显的发展,除下肢的动作外,还应重视摆臂技术。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对摆臂都有严格的要求,技术比较接近一致。而我国对短跑摆臂技术普遍不够重视,看法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训练和教学中出现了摆臂动作的“多样化”,而技术又不完全合理,给训练与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通过对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并在国内多次比赛中对各省市短跑运动员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索短跑摆臂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田径运动技术地不断发展,在技术和训练方面我认为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下面我对当前短跑技术的训练作一次简略的剖析,从中发现特点,摸索规律促进我国短跑技术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1.“摆动式”技术不断发展,“后蹬踏步式”技术不断淘汰。 从30年代初出现的“摆动式”技术现在几乎被普遍使用,而以苏联为代表的欧洲后蹬技术和更为落后的踏步式技术基本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19,(12):1092-1096
运用可视化分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研究等技术与方法,对我国近30年以来有关短跑训练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梳理、绘制图表并分析,探究我国短跑训练研究发展的动态趋势及特点。研究表明:1)我国短跑训练研究的发文量历经初始发展(1992~2001年)、高速发展(2002~2004年)和波动发展(2004~2018年)3个阶段;2)我国短跑训练研究团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北与四川等省市的高校,且多为体育专业型院校;3)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短跑训练、速度训练等方面。旨在为短跑科学化训练及纵深研究夯实基础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学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入认识现代竞技比赛特点与短跑专项力量内部结构与训练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短跑力量训练过程的“力量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学说”方法学探索,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为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为切实提高力量训练转化率创造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文德 《精武》2013,(36):34-3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男子100m跑运动员各个阶段跑的成绩,运用V彼得洛夫斯基提出的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的评价标准,分析短跑运动员短跑技术训练的特点,指出运动员技术训练上的不足,旨在为短跑教练员指导的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