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屏时代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视听媒体迅速进入多屏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和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浏览习惯,获取视频等内容不再局限于电视和电脑。多个屏幕的出现,带来了受众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等多方面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并根据其特点和变化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实现精准化服务,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传播内容,已经成为多屏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11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9日落下帷幕,约有两万种新产品在此次展会上亮相,其中的热门产品当属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展会主办方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当天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展会吸引超过14万人参与,其中包括3万多名美国以外的参与者,这两个数字均为历届之最。  相似文献   

3.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4.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多数美国人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会同时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书设备。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在拥有平板电脑的用户中,有42%的用户会在每天看电视的时候使用平板电脑。而使用智能手机和电子书同时观看电视的用户比率分别为40%和14%。同时,  相似文献   

5.
梁立维 《新闻世界》2014,(3):141-142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姚远 《视听》2016,(6):15-16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多屏、跨屏等现象兴起,并逐步成为常态。终端渠道的不断多元化以及终端融合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受众群正在不断地被互联网PC终端、平板电脑、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分流。尤其是对于年轻受众群体,笔记本电脑、平板以及移动手机已经取代电视等传统终端成为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跨屏时代的来临决定着媒体测量思路和技术的相应转型。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进入体验化时代的时候,体验传播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最能将体验传播演绎的淋漓尽致的媒体是拥有强大视听功能的电影和电视.然而,电影、电视在吸引受众的耳目,使受众沉浸于美轮美奂的体验的同时也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文化,甚至直接促动受众消费,影响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视听传媒迅速进入多屏时代,电视视频、网络视频、移动网络视频、户外视频、楼宇液晶电视、车载电视等等,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渗入到受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如何通过版权运营实现成功转型,为广大观众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升级服务,是每一个电视人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一、多屏时代的媒体特点(一)移动终端大量分流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9.
文敏 《新闻实践》2014,(9):29-30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新闻的消费正在经历戏剧化的改变。当报纸和电视新闻在两年内跌入历史低谷时,移动设备正重塑这一产业并鼓励美国人消费和分享更多新闻。  相似文献   

10.
《报刊之友》2012,(12):73-73
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院发表最新报告,分析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丹麦受众的新闻获取渠道和上网方式。通过数据对比,研究者发现,欧洲大陆国家对数字新闻消费的进程慢于英美两国,尤其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德国更是对报纸等传统媒体情有独钟。报告显示,在德国,只有61%的人每周至少浏览一次网络新闻,近70%的人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不习惯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新闻。德国曾被称为“报刊王国”,全国共有300多种报纸。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12,(20):58
市场研究公司NPD近日发布报告称,在该公司进行调查的全球14个市场上,过去一年时间里在非电视设备上消费的电视内容增长了1倍以上,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70%称其在非电视设备上观看视频。报告显示,PC这种改变的趋势中起到了领导作用,而平板电脑在电视内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媒体格局迅速变化。由于不同屏幕(电视、网络视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蓬勃发展,大量普及,受众的分化越来越大,所以电视很难帮助企业有效接触到大量的目标受众。但另一方面,虽然电视收视率不断下降,而收视点成本(CPRP)每年却在上升,尤其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因此,广告主开始采用"视频中立"的概念:即利用如网络视频和楼宇LCD等其他屏幕来增加到达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娱乐快餐式消费时代,东方卫视推出的《女神的新衣》不仅为综艺界掀起"原创新风",更是一次电视与电脑、手机,电商、明星和时尚的"跨界联姻",这种大胆创新的整合式发展、时尚定位的民众化转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受众行为展开的。本文通过对节目模式以及受众需求的双向解读,探索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4.
李宇 《声屏世界》2013,(10):61-63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世界电视技术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电视播出终端不再局限于电视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成为日益普及和重要的播出终端。据预测。欧洲智能手机的数量将从2013年的4.21亿台增长到2016年的7.37亿台。平板电脑也将从2013年的7100万台增长到2016年的1.85亿台。  相似文献   

15.
刘翼  贺菲琳 《青年记者》2017,(26):17-18
多屏时代及其影响 当前,除去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户外显示屏等越来越多的屏幕媒介渗透到社会生活.屏幕作为信息传播的最前端,是连接人与信息、虚拟与现实的接口,同时也是传者与受众之间建立并维系关系的界面.多屏时代的到来使得传者与受众之间身份互换,重塑了媒介传播形态,屏幕已经完全无缝连接到日常生活,人们被屏幕媒介所包围、激活,通过屏幕与外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美国学者凯文·凯利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屏时代,屏幕改变了一切事情,人们变成了“屏幕人”,屏幕可以是平的或流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屏幕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随着ipad在美国的推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工具——平板电脑就此产生。客观地说,平板电脑并不是专门用于新闻传播的工具,在平板电脑的应用商城里,报纸、杂志、新闻只是十多个类别中的三个,以苹果app store为例,新闻类应用只占总体应用的2.7%。但是,平板电脑带来的新闻阅读体验和移动传播效果却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带来了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编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通讯正计划准许FiOS电视服务用户通过苹果iPad平板电脑收看电视直播节目。该公司随后将发布一款iPad应用。该应用将会扩展一项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万千产品,还有思想的交锋、理念的创新。在技术领域,智能、平板电脑、4G、3D电视、无线等成为关键词。4G通讯掀开物联网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媒介与受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受众对传统媒介的疏离 众所周知,很长时间(至少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传统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方向,始终是扩张——即获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堪称欣欣向荣。但最近,事态开始朝相反方向演变。有数据显示,从1955年到1985年的30年间,美国受众对电视的接触时间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每天每户平均不到5小时发展为超过7小时)。但是,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照片,巴塞罗那)2014年2月24日,世界移动通讯大会当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一名工作人员展示华硕ASUSFOnepad7平板手机。这款产品由一台智能手机和一个平板附件组成,实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二合一的效果。目前ronepacl,有两个不同版本,分别为5寸智能手机搭载10寸平板电脑以及4寸智能手机搭载1寸平板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