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以“Biathlon”为主题的英文文献,试图揭示世界级冬季两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为我国运动员有效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世界级男女冬季两项运动员身材壮硕,且体脂率低;供能形式随比赛地形和阶段发生变化,平地和下坡滑雪、动转静和射击阶段对有氧代谢能力要求高,出发、上坡滑雪、静转动和冲刺阶段以无氧代谢为主;耐力素质是核心,呈现出以低强度为主、中高强度为辅的训练负荷特征,滑雪速度随比赛进程和地形变化,易受地理环境、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的作用突出,平衡稳定能力有效保障射击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训练分期是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设置与控制模型。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在梳理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运动员竞技表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评述上述项目的年度训练分期特征。在一般准备期,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宜采用经典分期模式,可分阶段加入短期高强度耐力板块训练或高原训练;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宜采用不同素质板块分期组合的形式。特殊准备期,各项目的总负荷量均有所降低,其中越野滑雪提高高强度耐力并降低中等强度耐力;冬季两项减少力量和速度,并保持中低强度射击;北欧两项减少低强度耐力;跳台滑雪加强爆发力并避免体重增加;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在保持多种能力板块转化之后,以维持性训练为主。比赛期,各项目均以专项训练为主,但身体素质训练存在差异,越野滑雪可选择高低强度耐力训练的变化组合;冬季两项加强高强度射击并保持一定的低强度力量和耐力练习;北欧两项保持极限强度练习;跳台滑雪加强力量维持训练;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的训练密度和低强度耐力训练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3.
<正>冬季两项比赛包含越野滑雪和射击,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越野滑雪的能力,还要求其在高强度运动和竞争压力下快速由动态转为静态完成精准射击。由于自主神经活动调节,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会对心率变异性(HRV)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HRV)和射击表现相关,因此,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心率变异性进行监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奥地利举办的冬季奥运会的两项比赛国(速滑和射击),美国运动员纳尔逊取得了个人优异成绩,各国行家们大为震惊。现代冬季两项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越野滑雪的耐久力和射击的准确性两种不同的技能。该项目历来是由苏联和芬兰运动员独占的,美国队一贯成绩平平。以往,尽管纳尔逊的滑雪实力雄厚,但射击的准确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理论研究薄弱是我国开展雪上项目的主要掣肘因素,也制约了我国对2022北京冬奥会的备战。本研究从运动员生物学特征、比赛技术及训练角度分析了冬季两项的项目特征,认为形态学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强壮、体脂率低,运动员在滑行和射击中的主要生理指标特征分别为较高的HR、VO2max、乳酸阈值与机体总工作效率,及良好的身体感知与自我调节能力,运动损伤特征为日常训练多发,女性与7年以上运动员多发,下背部与膝部多发。技术特征方面,滑行中自由滑行技术的G2和G3分技术对成绩影响最大,ML站姿更利于射击中维持身体稳定性,而肩上夹紧枪托及较轻的双手持枪力度更利于持枪稳定性和射击准度。年度体能训练以LIT为主,MIT与HIT比例较低;陆地体能训练中滚轮滑雪比例最高,辅以较高比例蹬车训练,雪上训练以自由滑行G2、G3分技术练习为主;力量训练中,男运动员侧重均衡的上、下肢练习,女运动员侧重上肢力量训练;射击训练多采取分组竞争、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并注重训练大风天气下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6.
冬季两项是绝对运动的滑雪和相对静止的射击组成的运动项目,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该项目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晚,尤其是其中的射击成绩亟待提高.选取备战2006年意大利冬奥会的国家女子冬季两项队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靶场实地人工记录、心率表随时记录和实验室测试的方法对运动员射击训练中的心率、神经机能水平以及射击命中率、射击技术等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尝试总结其规律性.研究表明,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心血管机能水平和神经机能水平.结论:提高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训练和比赛成绩,应加强心血管机能水平和神经机能水平的科学合理化监控,还应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短距离越野滑雪是一项比赛强度高、轮次多、赛间间歇短的体能类项目,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突破口。主要基于英文文献,探寻世界级短距离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为提升我国该项目专项体能的科学训练水平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世界级短距离越野滑雪男女运动员的身高分别为175~188 vs.166~176 cm,体重为70~92 vs.55~70 kg,瘦体重占比接近83 vs.70%;2)比赛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为主,并呈现有氧无氧动态交替主导;3)具有较高平均滑行速度和连续"多赛"能力,在起滑和冲刺阶段的速度最快,高速滑行中上、下肢呈现明显的"爆发式"用力特征,躯干力量对各种技术动作运用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国家队冬奥备战科技助力应围绕专项体能突破展开重点攻关,深入探寻影响比赛高速滑行保持能力的生理学与运动学因素,加快提升比赛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比赛中,如不能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对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了我国男、女运动员心理能力现存的问题,指出了影响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我国冬季两项运动成绩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 10届冬运会冬季两项比赛射击速度和命中率的临场统计 ,分析了我国男、女运动员射击速度的现状及与世界冬季两项优秀运动员的对比 ,指出了影响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速度和命中率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年训练的各个阶段建立全面的监测标准,将有助于控制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为此,我们研究了青少年现代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一般和全面身体训练以及射击、综合训练过程中的指标.训练模式对控制青少年现代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同时,训练模式也将有助于确定教学训练的目的,提高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冬季两项比赛制胜规律指导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训练、比赛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两快一准”是我国教练员对冬季两项致胜规律的经验性总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这个理论原则,已经成为我们提高冬季两项竞技水平,发展冬季两项的一个主要的科研任务。通过分析世界杯比赛数据,发现世界高水平选手近几年来的成绩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滑行速度快是决定比赛成绩的核心因素,滑行快需要建立在运动员合理的滑行速度节奏与分配体能上,逐圈加速的策略更为适合冬季两项短距离的比赛;在保证射击命中率的前提下,获得最快的射击才是较为合理、科学的技术。这提示我们需要我们对进行冬季两项比赛的胜规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赋予他更加深刻的内涵才能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科学训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王文刚 《冰雪运动》2008,30(1):45-47
冬季两项是我国确定的冬季奥运会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对冬季两项特点的分析、认识,以及对项目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项目要求,并提出细化技术动作程序、力争首发射击命中率、控制好射击节奏和充分利用好竞赛规则等特殊要求,以及调整射击前的心率、选择适合自己的呼吸习惯、注意合理的运枪技术、突出做好瞄扣配合训练、注重技术动作的程序化的训练和把握关键、立足当前的稳定心态等技巧,以达到冬季两项运动滑雪与射击技术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冬季两项队员射击思维干预的设计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中国冬季两项高水平运动员射击表现,设计并运用心象训练干预法变式和重组运动员射击思维并规范其行为,提高其对射击环节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和调控能力.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命中率和适应参赛心率能力提高,瞄时、瞄道长和瞄准点偏移显著降低,着弹点散布趋于集中,运枪路线简练直接.认为导致冬季两项高水平运动员射击环节中某些特定参赛情景的不当情绪和行为的不匹配思维,是影响其射击结果的首要原因;心象训练以思维的变式、重组和定式为核心,优化运动员对程序参赛的应答,是有效发掘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潜力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冬奥雪上竞速类项目的竞技水平与世界优势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拟基于冬奥雪上竞速类项目的国际文献,探究世界级运动员的关键竞技特征及其训练策略,为我国雪上项目2022年冬奥备战冲刺年的精准训练明晰目标导向。研究显示:世界级雪上竞速类项目运动员核心技术动作的经济性更高,表现为越野滑雪平地双杖推撑的周期更长、周期速度降低更少,高山滑雪卡宾转弯的半径更短;各单项的能量代谢类型差异显著,但均具备高度发展的有氧、无氧及相互转换能力;快速推蹬时的下肢爆发力、控制姿态时的平衡能力以及持续高速时的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表现更为突出。世界级雪上竞速类项目运动员的关键训练策略在于注重可穿戴等前沿技术多源采集并反馈动作参数,强调高原训练和间歇训练突出有氧代谢能力提升,加大移植引进及创新等多种路径融合发展训练方法,从而有力促进竞训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冬季两项国家队员射击环节的程序行为,提高其射击准确性,对动静转换下的队员射击自我调节行为进行了研究.对运动员射击过程提出"三调"要求,分别从调姿、调息、调意的角度系统分析队员训练和竞赛表现,认为动态下运动员生理、心理对竞赛的高负荷的适应、技术行为程序的优化及心理活动指向的正确发展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射击准".建议在"三调"的系统要求下,使队员在超越竞赛难度的训练情景中建立正确的射击认知和思维模式,做到在相对稳的情况下迅速击发,相对快的基础上果断击发.  相似文献   

16.
短距离越野滑雪是一项比赛强度高、轮次多、赛间间歇短的体能类项目,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突破口。主要基于英文文献,探寻世界级短距离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为提升我国该项目专项体能的科学训练水平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世界级短距离越野滑雪男女运动员的身高分别为175~188 vs.166~176 cm,体重为70~92 vs.55~70 kg,瘦体重占比接近83 vs.70%;2)比赛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为主,并呈现有氧无氧动态交替主导;3)具有较高平均滑行速度和连续"多赛"能力,在起滑和冲刺阶段的速度最快,高速滑行中上、下肢呈现明显的"爆发式"用力特征,躯干力量对各种技术动作运用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国家队冬奥备战科技助力应围绕专项体能突破展开重点攻关,深入探寻影响比赛高速滑行保持能力的生理学与运动学因素,加快提升比赛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