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创新团队竞争的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是高校创新团队有序演化的动力来源,其作用程度决定着高校创新团队演化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在构建提升高校创新团队的内部协同管理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目标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协同机制的四个重要环节,可以提升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  相似文献   

2.
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校企协同创新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意识、学科交叉、科研创新水平的综合提升。浙江科技学院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着力校企协同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行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协同创新智力成果的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任务型科研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但协同创新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创新系统特性的研究分析,将协同机制引入高校科研团队,有利于理顺个体内部关系,提升科研团队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协同创新智力成果的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任务型科研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但协同创新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创新系统特性的研究分析,将协同机制引入高校科研团队,有利于理顺个体内部关系,提升科研团队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在当前的协同创新体制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作为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参与者,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与地位不容忽视。在协同创新体制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更新科研管理观念,增强管理创新意识与服务意识,提出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管理方法,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和团队做好一系列的辅助工作,以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推进人才组织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背景、研究现状及其概念、类型、特点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概括为六个方面,即为什么组建、由谁组建、组建的条件、组建的时间、地点以及如何组建.在此基础上创建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创新模型对在实际中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对协同创新的内涵和高校协同创新的目的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特色高校自身特点,提出了若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包括加强各类产学研组织培育与创新资源协调优化,加强协同创新团队的培育与提倡学科交叉,积极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机制改革等,以期为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能力提供几点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8所高校和4所研究所的127个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共580名成员)进行调查,重点对高校的105个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共498名成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团队心理资本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团队责任心在团队心理资本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而团队知识的中介效应显著;团队责任心和团队知识协同在团队心理资本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中起链式中介效应。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对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的管理:在充分考虑研究者的学识和科研能力的同时,积极关注团队成员的心理资本水平和责任心水平;切实加强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持续提升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加强对团队成员心理品质的建设;通过组会、"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推进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内部、内部和外部间的知识协同。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学视角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演化历程,明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造需求,优化其内部管理模式,为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成果提供参考。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明确其要素构成,在DICE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生态系统模型,研究其内在机制。研究指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生态系统内在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共生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彼此的相互协同维持知识生态系统的动态化演进。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高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任,但是偏远、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发挥自身作用方面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问题。作为学校科研工作对内、对外联系桥梁的欠发达地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在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力、建设科研团队、制定科研规划和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等方面切实发挥好自身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其人事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协同创新的视角下,高校人事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需关注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合作等,不断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力。首先阐述了协同创新的概念及其在高校人事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其次指出了高校人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人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内蒙古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现状的基础上,以协同创新为研究视角,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4所高校的科研团队进行了对比,选取政、产、学、研、用作为主要指标。根据所得结果对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健全组织与管理制度创新;增强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与政府、高校、产业、科研院所以及用户开展多方位、多样化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定期对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索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效率提升之谜,本研究基于调节焦点理论与和谐管理理论,以我国122个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团队为对象,从团队调节焦点视角出发,开展了连续10个月的经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科研教师的个体调节焦点会聚合为团队调节焦点,且团队促进型调节焦点与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的倾向程度,将使个体驱从于对应团队行为;(2)“高促进型-低防御型”的团队调节焦点倾向更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团队和谐工作氛围,并能够更高效地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效率提升;(3)仁慈型领导能够显著调节团队调节焦点对团队和谐的促进作用,并间接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效率。故而,本研究建议相关高校组织管理者可从团队团建机制与团队和谐机制入手,适时优化团队管理策略,以强化团队向心力与融洽度,进而创造高效率的团队内和谐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战略要求和良好契机.高校作为科技人才资源最聚集的创新主体,现行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还不能适应“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要求.为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高校在研究现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体制,在平台机制建设、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尽快提升人才队伍协同创新能力,全面服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协同创新等热点问题,以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以开放协同为特征的研究生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提出了导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互动、国际科技合作等递进式、开放性研究环境的构建模式,介绍了研究生互助互学、学科间兼收并蓄、全社会资源共享和竞争共赢等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6.
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升华,校企协同创新团队能否真正实现和展现其活力创新作用,从根本上讲还是靠人才和机制。人才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关键构成要素,而机制是提高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发挥作用的助推器。目前不少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产生了"闲置"问题,要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新模式,以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效竞争"是高校教学团队体制效率提升的关键,它将促进教学团队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彼此协调,形成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本文提出社区化规模扩展与竞争嵌入之"二元策略",并将其运用于高校教学团队管理之中,实现教学团队"有效竞争",提升教学团队知识资源配置效率与X-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骨干力量。但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大学教师对协同创新理念的认识有待提高、参与协同创新的人才素质还需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高校与其他协同创新主体间未形成真正合力等困境。改进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协同创新,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完善管理环境,提升协同创新人才素质;改善制度环境,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健全组织环境,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等路径,来促进大学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期望,这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注入协同创新活力,是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工程教育问题出发,以台州学院材料物理专业为例,提出地方高校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内涵,通过创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目前有关教学团队存在同质化明显、近亲繁殖、做表不做里、教学资源短缺和质量执行上的偏差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是实行产学研协同建设,这需要高校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