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苏轼诗的比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诗除讲究才学、讲究议论、善于用典等艺术特点外,善用比喻也是苏诗的一道亮丽风景。苏轼诗中的比喻不仅新颖贴切,生动形象,而且形式多样。本文试图就此略作探究,以期对苏诗的比喻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苏轼诗歌取譬设喻,变化多姿:词比、句比、篇比、连贯比、联想比、双关比,可谓多彩多姿;巧比妙喻,新颖别致:细腻的景致、磅礴的气势、深婉的情致、深刻的哲理,都通过比喻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轼诗歌中那些闪射着奇光异彩的比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文学艺术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苏轼所处的时代环境、接受的教育情况及第二次苏轼入京时的思想状况,分析苏轼写作《和子由渑池怀旧》时的思想,并且从“鸿”这一意象在文学作品运用和“雪泥鸿爪”的本体两个方面讨论,认为此诗中“雪泥鸿爪”比喻对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王亦川 《初中生》2013,(5):12-13
苏轼认为,学习写作的过程有"三先三后"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一、先奔放后收敛。为什么要这样,苏轼打了个比喻:古代选拔人才,很难十全十美。选风流倜傥的吧,不缺乏才华但往往放荡不羁;选中规中矩的吧,又往往拘束而无所作为。取士如此,作文亦然。那么该怎么具体实践呢?他又有一个比喻:那就要像处置水一样,先让它放开地流,"极其所至",然后待"霜降水落,自见涯涘"。(据《答李荐书》等)颜之推则用了另外  相似文献   

5.
比喻和比拟手法的运用,在苏轼的山水诗里已形成创作自觉,由此给诗作带来富于奇想、理致、谐趣和人情味的艺术风貌。同时,这两种手法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圆整浑融的山水观。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修辞手法。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古典诗文中,我们通过品读那些匠心独运的比喻句,可以领略古人笔下的种种别样风情:吴均的《咏雪》"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运用比喻修辞展示了一副空灵雪景图;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通过比喻使亡国之君的哀怨具体可感;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则借比喻抒发了其旷达放逸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像领会数学题意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一样,学语文也得懂一些数学知识。传说,宋代有个叫王祈的人,他把自以为很好的诗拿给苏轼看,希望能得到苏轼的赞赏。苏轼看完诗说:“诗写得不错,比喻很新颖,不过。就是十根竹子一片叶。”原来,王祈的诗中有“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两句。苏轼以诗人的锐跟,一下子就看出数词用得不妥。可见王祈在写诗时,没有过好“算术”这一关。如果说上倒是作者误用数词,闹出笑话的话,那么,有很多诗数词用得十分巧  相似文献   

8.
苏轼作文, 非常重视“命意”。他: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或以浅近、生动、贴切的比喻来寄托, 引发出深刻的哲理; 或从一些分散零碎的事例里, 发现并挖掘出蕴含于其中的生活的必然; 或集叙事, 说理、抒情于一体, 思想深遂, 极具个性; 或信手写来, 不加涂饰, 平淡中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深意。由于苏轼散文讲究命意, 而博得历代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量词丰富,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增添语言表达的趣味,除了专用量词,还借用于其他词类。在文学作品中,借用量词的现象颇为常见。其中,有一类量词对它所描绘的事物有着十分明显的比喻作用,往往不需要比喻词便可构成生动具体、鲜明形象的比喻,加之前面带有计数意味的数词,因而颇具艺术个性。例如:①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②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苏轼《初入赣过惶恐滩》)  相似文献   

10.
<正>1兔起鹘落(宋)苏轼"文与可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鸟眼晶体调节的肌肉是横纹肌,这与除爬行类以外的所有其他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11.
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陕西方言多说“礼轻人意重”,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比喻礼物虽少,但情意却很重。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千里送鹅毛】“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审。’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涛:‘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相似文献   

12.
【文本分析】 这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仅84字的文言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抒情散文。它叙写了一个月夜,苏轼被月色吸引夜不能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赏月的事。全文仿佛随意点染,叙事简练,写景精妙,抒情议论耐人寻味,通过采用视觉上的错觉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  相似文献   

13.
苏轼写诗词常用狡狯的手法。刘贡父《彭城集&;#183;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知。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嘲黛时。”刘贡父认为苏轼诗中含有微辞,很显狡狯。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另一种是巧妙运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  相似文献   

14.
禅与散文关系的研究历来重视不够,苏轼研究亦如此。苏轼于佛教虽为“泛宗派”者,但于禅宗独有情钟。其表现有二:一是对伪禅学的批判,对真禅学的坚持;二是能从中提炼静而达的哲学精髓,取其实用、重人情及富有辩证的思维方法。这些思想必然影响于散文,其表现有三:一是很多论文主张都直接来自禅宗;二是能将禅宗的某些思维方法及表述手法,如比喻、话头、典故、术语、辩证法等巧妙自如地引用到各类文章中去;三是扫除一切外在痕迹,将禅理禅趣圆融无碍地化入到文章中去,这一特点在苏轼的小品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一苏轼的《泗州僧伽塔》诗云:“耕田欲雨割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化应须日千变。”这首诗寓抽象于具体形象,以“耕田欲雨割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作比喻,生动地阐述了利与害的辩证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所以苏轼告诫人们不要求神拜佛,因为“造化”不可能日千变。正确的态度是  相似文献   

16.
苏轼写诗词常用狡狯的手法。刘贡父《彭城集·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知。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刘贡父认为苏轼诗中含有微辞,很显狡狯。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另一种是巧妙运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之一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这种类型的抒情诗又分为:借鸰原之思寄寓情怀和借悼亡契机来寄寓情怀这两种类型。请先看《水调歌头》:丙…  相似文献   

17.
构成比喻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喻体和本体在本质上各不相同 ,二是喻体和本体存在一定的相似点。比喻的运用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相似点。这样的相似点 ,不仅存在于同一属性范畴的事物中 ,也存在于不同属性范畴的事物中 ,存在于无形和有形的事物中 ,并且存在于不同感官范畴的事物中。同一属性范畴事物间的相似点 即在与本体属性相同的事物中寻找相似点来构成比喻。“少小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李白 ) ,“轻舟南下如投梭”(苏轼 ) ,盘与月在形体(圆 )、颜色 (白 )上有相似点 ,梭与舟在形状上、动态上有相似点。“玉容寂寞泪…  相似文献   

18.
日喻苏轼本篇运用浅显的事例,比喻深刻的道理,立论精当,行文活泼清新。取譬设喻,都从实际事物中来,故有以实拟虚、虚中寓实之妙。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一问总起。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  相似文献   

19.
木斋近期发表的《论古典诗体形式的演进与变革》、《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论孟浩然律诗之多不合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五篇论文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中国诗体演进的全新视野,为今后有关唐宋诗意象变革的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先看两个例子:①“明月如霜,好风如水。”(苏轼《永遇乐》)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例①中用“霜”喻“明月”,用“水”比“好风”。“霜”和“水”在这里不带动作,是静态的。而例②中用“银河落九天”比喻“直下三千尺”的“飞流”,“银河落九天”则是一个带有动作的喻体,它不仅描绘出瀑布的形状,而且还形容出瀑布那种一泻千丈的气势。这种把喻体的各种动作描绘出来,即是以一个带有动作的甲物去比喻乙物的比喻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