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他们不再“怕作文”呢?一直以来许多老师都在积极地探索着、实践着。众所周知,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仍然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习作仍然是学生眼中的苦差使。因此,有效的习作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崎岖坎坷而艰难的道路。而习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不容忽视。我认为,学生怕习作的原因,主要有这样的一些方面:1.学生读的好作品少.缺少积累。2.命题习作多,严重束缚了学生自南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感到身心俱累.学生却常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总是绞尽脑汁.费尽心力才写出一篇.但结果却常常是令人不满意。尤其是习作评改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许多地区依然延续着“生写师改”的老套模式。而一些教师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习作批改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依然存在虚假、僵化等现象。将充满人性美、有个性的习作教学变成了枯燥、机械的模仿.学生普遍厌烦习作。分析这一现象,解决的办法还在于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5.
许洁 《湖北教育》2006,(3):57-57
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笔者在对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习作评价的具体操作存在着一些两难现象。  相似文献   

6.
郭颖 《陕西教育》2007,(11):61-61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打破习作常规.通过“接龙日记”的方式打开学生习作兴趣的新视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让学生觉得习作是简单的.习作是自然的、习作是随心的,它没有什么模式,也没有什么框框。习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充满情趣的。  相似文献   

7.
朱连清 《广东教育》2006,(11):68-68
灯下.我叹气摇头地批阅着学生那些“套”声依旧、无病呻吟的习作.在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学生“咬着笔头.皱着眉头”艰难写作的场面.我沉思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学生习作的激情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阅读、识字、口语等教学密不可分,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因此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习作思路,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培康 《考试周刊》2012,(68):48-49
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必须突破时空传统,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想象,开拓习作教学空间.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更是“难中之难”。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怨声载道:作文引导如何下手.学生难于下笔.习作空洞无味等等。确实农村小学生阅历少,缺乏耐性。观察事物又不全面。如何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归根结底还是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从平时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我认为从平时针对习作方面的训练。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以此介绍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雨生 《学周刊C版》2013,(4):154-155
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材冲击着我的思想与灵魂。虽身处农村,但新课程改革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教学动力。尤其在习作教学方面,回忆着昔日学生那些索然无味的文章,再品读着今天伴随着新课改成长的学生笔下那一篇篇富于个性、充满想象力的佳作,我深深感到先前在习作教学中曾被我视为学生习作拐杖的习作指导以及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习作评析,也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潮改头换面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各位同仁:大家好!在习作教学上“学生管写.教师管改”似乎已成习惯。老师们的挑灯夜战学生在意吗?这种精批细改学生领情码?来必!习作评改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实验老师思考并尝试着为孩子们搭配一组立足课内、发展课外的习作评改“套餐”。现在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他们不再"怕作文"呢?一直以来许多老师都在积极地探索着、实践着。众所周知,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更是“难中之难”。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怨声载道:作文引导如何下手.学生难于下笔.习作空洞无味等等。确实农村小学生阅历少,缺乏耐性。观察事物又不全面。如何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归根结底还是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从平时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我认为从平时针对习作方面的训练。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以此介绍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对许多语文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许多老师说,我明明上课都把习作方法、技巧等讲明了.游戏也做了.资料也准备到位了.可学生的习作还是那样——架子会搭,但文章里面装饰不好。要么是语言凌乱.表达不通顺;要么前后顺序颠倒.篇章不完整等。甚至很多学生提到习作就害怕。不想动笔写,觉得无话可说。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指导学生习作呢?  相似文献   

16.
陆红梅 《甘肃教育》2011,(14):30-30
学生习作大多停留在被动应付的层面,缺少自信和兴趣;想象苍白.缺乏创新。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使得大量鲜活的习作资源被白白浪费,从而影响了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突破陈旧理念的束缚,重新审视传统习作教学的得与欠,  相似文献   

17.
陈明海 《广西教育》2004,(7A):38-38
如何认识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怎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应当是当前语文教改中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敢于和善于突破已形成的习作误区,弘扬让学生在与生活实践互动中进行习作教学的思想,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19.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惧怕习作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缺乏习作动机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