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轼20多年与高丽人交往的实践,使他成为北宋朝廷较少的“知韩派”。他的将近10篇关于高丽的“状”文,涉及处理北宋与高丽事件的做法和理念,体现了苏轼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安全利益至上、务实外交和依法处理涉外事务的思想,而这些外交思想,对北宋政权外交基石的形成、国内和平稳定环境的建立和宋文化的繁荣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是大唐王朝统治时期,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其博大宽宏的文化风尚.唐王朝对外交往比较频繁,仅在东亚就与日本、高丽、百济、新罗、越南等有交流.其中尤以新罗与唐朝交往最频繁.  相似文献   

3.
时年道德与师德规范人类社会的道德生活,就像自然界中的空气一样,时时存在,处处拥有。曾钊新教授指出,“所谓时年道德,是指人生不同时期的道德,也就是人的一生中的儿童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所应有的相应道德”。道德生活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时年道德是指道德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适应学生急剧变化的思想,积极关怀、指引学生。然而,现实却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徘徊在"无人区"。消除应然与实然的对立,是教育改革的指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交往中来到交往中去,是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失落"这一沉疴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外交往事务的重要参与者,他的华夷思想在其处理对外交往事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概括来说,林则徐的华夷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天朝上国”思想、“柔夷”思想、“夷分良莠”思想和“师夷以制夷”思想。林则徐的华夷思想相较于传统华夷观念已经有了变化,但他对西方的认识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这使他的华夷思想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不同的政治环境,不同的政治需求,国家利益的侧重点会很不一样。毛泽东在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安全利益的理解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在外交战略中,他将安全利益置于国家利益的首位,在国家安全中又特别重视政治安全。由于对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的特别追求,使他在外交战略中忽视了经济发展利益,并经常在对外交往中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提出"信任青年"和"赢得青年信任"的问题。信任可以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增进人际协作,提升工作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信任的培育、呵护与强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的信任指向存在着多重维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消减心理抗拒、改善中间连接、产生自己人效应等。信任改善的教育机制体现为引导师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尊重师生的现实利益等;信任改善的社会机制体现为培育与发展"社会公信"、培育和提升交往个人的社会性品质。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一生亦如唐代,既有繁荣的盛唐气象,又有安史之乱后的萧索凄凉。坎坷的仕途之路催化了李白创作风格的几度变换,从他青年时期清新、俊逸的诗风辗转到中年时期豪放、洒脱的风格,在其诗文的豪放中还不时凸显出忧愤和沉郁的特质,在现实与希冀的不停转化中,最终多舛的命运夯实了其现实主义诗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对外战略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以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各种政策、策略和原则。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在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国家利益的建构和追求方向,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泛道德主义取向、和合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及诚信博爱是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回应和化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童贯的对外思想深刻影响了北宋末年的对外决策,因此童贯不仅是徽宗时期对外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对外政策的思想者。童贯有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思想:他"联金灭辽"的思想、和平统一燕云、输财赎地等思想都变成了现实的对外政策,并且由他本人具体执行。童贯的这些对外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打破了北宋与辽多年的总体外交平衡格局,加速了金进攻北宋的进程,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人员往来,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与文化的交流。文明史观背景下的历史复习,尤其需要注意中外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本专题涉及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中国古代三个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需要关注的主要交往国家与地区是日本、朝鲜与欧洲,其中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是我国近代第一位驻西方的外交公使。鸦片战争之后,在与西方诸国交往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外交思想,包括和戎、以理制胜、以礼待人、平等交往、学习西方、求实轻名等,这些思想充分显示了郭嵩焘的理性外交思维,在清王朝保守封闭的环境中,他的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继承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又接受了近代启蒙思想和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道德改造社会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以他的“大本大源”理论为基础.并以重视教育、组织团体、利用报刊进行文化宣传等为具体的方式。为达到通过道德改造社会的目的,他又提出了以“三达德”为主要内容的固民素质理想模式。青年毛泽东以道德改造社会的思想是他早期思想中最有光彩的部分之一,同时也体现了他早期思想中道德主义和唯意志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既为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提供了学理依据,也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三进三知"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交往实践为建构基点,以现实的生活世界为具体承载,通过人文关怀、平等对话、道德体验等方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模式从"灌输"向"交往"转变,确立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克服了主客两极模式的弊端,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康德形式主义的实质不在于他只讲一般的道德法则,而没有讲具体的道德规范。它的实质在于,康德在解决各种伦理矛盾时,只从概念上改变对矛盾的思想规定,而不从实质上去改造产生矛盾的现实基础。表现在,他把道德与利益、“应当”与“正当”、“应然”与“实然”对立起来,使道德关系变成纯思想关系,道义力量成了来自彼岸世界的无力呼声,然而,一切旧的道德理论都有形式主义倾向。而康德形式主义有三个特点:逻辑化,将道德性等于逻辑性,从而把现实矛盾引向了思想逻辑领域;二元性,将感性与理性、爱好与义务、幸福与道德等矛盾割裂开来,分派到不同领域,从而避开矛盾;自律性,使道德活动成为理性的一种自慰活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积极从事教育工作,写了不少具有独创性见解的教育论著。笔者拟就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研究。一、教育要为改造现实社会和现实斗争服务为改变现实环境而学习,而办教育的思想在他早期教育论著中到处看到,他说,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改造现实社会,我们不愿意我们的同学中有一个少爷或小姐,也不愿意有一个麻木或糊涂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康德形式主义的实质不在于他只讲一般的道德法则,而没有讲具体的道德规范。它的实质在于,康德在解决各种伦理矛盾时,只从概念上改变对矛盾的思想规定,而不从实质上去改造产生矛盾的现实基础。表现在,他把道德与利益、“应当”与“正当”、“应然”与“实然”对立起来,使道德关系变成纯思想关系,道义力量成了来自彼岸世界的无力呼声,然而,一切旧的道德理论都有形式主义倾向。而康德形式主义有三个特点:逻辑化,将道德性等于逻辑性,从而把现实矛盾引向了思想逻辑领域;二元性,将感性与理性、爱好与义务、幸福与道德等矛盾割裂开来,分派到不同领域,从而避开矛盾;自律性,使道德活动成为理性的一种自慰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李楚材 《上海教育》2009,(15):42-43
【主要贡献和实践】 上海市位育中学的创办人,并长期担任该校校长,培育了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上海著名的中学教育家。李楚材是陶行知先生的学生,他在思想上深受陶行知的影响,在行动上创造性地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还是他的晚年,都和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人们谈论苏轼时,多着眼于他的豪放旷达。本文从苏轼黄州时期的作品入手,分析他被贬黄州时忧郁的心情,说明现实中的苏轼并不那么旷达。从他躬耕东坡、与黄州父老交往时思想得到解脱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赤诚”是他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他以后的人生路上无往而不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网络互动微场域是现实交往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因其内在的去身体性、去屏障性和去中心性特征,已成为青年开展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青年在网络互动中实现人际关系之拓展、认知视野之开阔以及兴趣圈层之建构的同时,也陷入了技术异化、人格异化和交往异化的困境。对青年网络异化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从技术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文化维度进行深度解析,继而从虚拟存在与现实存在、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虚拟自由与现实自由的二重矛盾中探究消除青年网络互动异化的科学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