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查平  汪涛  朱丽娅 《科研管理》2018,39(5):129-137
制造业向服务化战略转型已深受业界关注。但对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应具备何种企业特殊能力以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拟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以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应具备何种相关特殊类型能力以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实现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经济区200家不同行业的典型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研究发现: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类型保持相对匹配的企业特定情境能力在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扮演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制造企业内外部环境出发,在战略视角下,通过引入战略导向,探讨动态创新能力如何影响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战略。采用调查问卷获取315份中国制造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PSS19.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创新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战略导向在动态创新能力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技术导向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动态创新能力除了直接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外,还通过战略导向间接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  相似文献   

3.
姜铸  李宁 《科研管理》2015,36(5):29-37
以制造业服务化为中介变量,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西安地区制造企业的181份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创新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服务创新对制造业服务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在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大数据使整合更大范围内的互补资源成为可能,制造业服务供给能力日益集中;另一方面,大数据也提供了满足服务需要的更多实现形式与获取途径,制造业服务需求日益异质;如何响应数据赋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两者匹配的三重冲击决定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成败。基于“供给-需求”匹配视角,本文利用美的单案例扎根探究,采用商业模式创新框架分析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数据赋能分别通过战略导向、数据特征利用与多主体实时交互,继之以资源利用为共通媒介,然后影响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捕获三个维度来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2)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表现为“数据赋能-工业数字化能力、产品数据利用能力、客户价值互动能力的提升-工业服务化、客户服务化与价值服务化的组合影响”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引入了制造业服务化的需求侧,扩展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作用路径,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提供了以“供给-需求”匹配为核心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胡查平  汪涛 《科研管理》2016,37(11):119-126
成功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的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适应性的对服务化战略进行转型升级的?其基本演进路径又是怎样的?既往研究没有做出充分的解释和回答。本研究对3家本土服务化战略转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总结归纳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表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升级的过程,即是制造业企业在其"核心能力"介入市场竞争过程中存在诸多竞争性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其"服务化战略"的过程。与过往研究相比,本理论模型重在突出了战略升级阶段的核心能力是如何演进,以及每一演进阶段存在的问题又是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基于顾客视角对服务化战略实施升级的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服务化和商业模式理论,构建服务化战略、商业模式创新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36家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客户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呈U型曲线关系;商业模式创新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揭示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拓展了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理论,并对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成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定服务化战略的?其服务化战略的成功选择需要何种企业能力?既往研究对此没有做出说服性的解释。本文以三家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以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顾客知识获取能力"、"顾客服务操作能力"、"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并不是企业随身所欲的经济行为,它是受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自身业务属性和顾客业务需求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同时,理论模型也表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取和改善与制造企业开发或培植与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匹配的特定企业能力存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7):15-20
通过组织层次双元创新作用于组织层次制造业服务化,构建了个体层次反馈寻求的跨层次演化主模型;在主模型中引入战略柔性调节变量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在华跨国制造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450份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个体反馈寻求对于组织层面的双元创新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均有积极的跨层次促进作用;双元创新能够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并且在反馈寻求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战略柔性在个体反馈寻求与组织双元创新关系中起着跨层次调节作用;战略柔性在双元创新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服务逻辑向制造业延伸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情境下,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创新能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回答。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制度逻辑观出发,对制造企业结合制造与服务逻辑实现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予以系统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1984-2017年服务化转型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发现:海尔通过在组织内部持续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关系,实现了创新能力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双重发展。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发现:当企业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向心性时会引发能力习得,从而获得新的能力;当企业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兼容性时会引发能力转型,从而修改已有能力。本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只关注服务逻辑的视角局限,从多元逻辑共存视角回答了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问题;揭示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结合多元逻辑方式、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为从制度视角解读创新能力的异质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制造企业服务化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需求的涌现与高端技术的不断迭代,服务化转型逐渐成为大多数制造企业面临的战略性挑战。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服务化转型,但却对两者之间的协同互动作用缺乏深刻的解读。研究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例,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情景下,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互动机制,提出服务化转型启动和推进及完善的过程机制。研究识别出对于服务化战略决定、交易渠道创新和收益模式及成本结构变化等要素创新的行业属性、技术创新模式、服务化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交易渠道创新是面向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还发现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是一个陪伴协同式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肖挺 《科研管理》2016,37(11):142-149
学者们的研究普遍显示出制造企业在服务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利润水平的波动,即所谓"服务化困境"问题,这可能源自于企业管理者对于服务创新战略认知上的差异,因此管理者自身的思维能力左右着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实施效果,由此本文试图将企业管理者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从高层梯队理论的视角对服务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通过对我国上市制造企业2007-2013期间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门槛效应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管理团队特质对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效果的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2.
组织生态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挺 《科研管理》2019,40(6):153-163
一般认为,通过服务化构建产品差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现有的文献较少考虑到服务化战略开展的环境匹配问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生态角度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中国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增进了研究者对于中国服务化战略推进的认知,为决策层制定推进我国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曲婉  穆荣平  李铭禄 《科研管理》2012,33(10):64-71
本文从服务创新和价值迁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制造企业的服务转型过程,研究提出了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通过戴姆勒公司"Car2go"项目分析,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服务创新、客户需求、技术进步和宏观环境等因素在增强制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企业规模和集聚(城市)规模条件下,集聚动态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企业创新能力都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同时影响程度又取决于企业规模和集聚规模。具体来说,小城市中,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大城市中,雅各布斯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更显著。就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小型企业显著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但大型企业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小城市中的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而大城市则主要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区域产业政策和企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服务化已成为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其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提出广义服务化的概念,并考虑企业集团化运作特点,利用经营范围分析法,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制造企业的整体服务化导入率非常高,但不同服务的导入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不同行业、区域、上市年限和上市板块企业的服务化存在显著差异。据此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探讨制造服务化的前因与结果,提出制造服务化这一中介变量来解释前因变量弹性IT基础建设与结果变量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提出产品多元化会正向调节制造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276家企业调查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支持理论预期,揭示制造服务化在弹性IT基础建设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肖挺 《科研管理》2019,40(10):106-115
服务化是在我国实体产业发展出现困局的当下产业升级之路,本文将从“营改增”的准自然实验角度出发分析税制改革对工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尽管“营改增”在学术界内普遍被认为是为服务业发展松绑之举,但由于行业市场供需弹性以及税收转嫁等问题,不同产业部门内营改增对于企业涉足服务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制造企业在2012税改省际试点的前后期间几个季度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的双重差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在试点省内企业服务化程度受税改的促进作用更甚,且不同行业部门内税改对试点组与对照组企业的影响差异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吴晓波  房珂一  吴东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44-1953
中国的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时期积累了一定的创新基础,一些企业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跨越。后发企业通过技术追赶,到达了相对成熟的技术水平,新的价值主张能够帮助后发企业继续提高市场份额。服务化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帮助制造企业更加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为后发企业在超越追赶阶段持续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通过杭氧2007~2019年服务化过程的纵向案例分析发现,后发企业所构建的服务化能力发生了从离散型到合作型再到融合型的动态演进,同时用企互动和技术能力共同影响了这一演进过程。研究结果加强了对后发企业服务化能力动态演化的理解,并为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实践提供了新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三种创新进程分析制造企业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阐述广电运通如何成功进行服务化转型。验证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并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转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