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汪全伟  高静  黄东杰 《编辑学报》2021,33(5):511-514
作为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在促进科技进步与交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科技期刊论文录用后作者申请撤稿现象时有发生,常常使期刊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期刊论文录用后作者申请撤稿的类型,总结其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科研诚信引导教育、完善出版全过程科研诚信建设,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避免信息不对称,提高撤稿成本、加大录用后作者恶意申请撤稿的惩处力度以及呼吁构建复合型学术评价体系对策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降低论文录用后的撤稿率,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主编择稿与终审的知识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期刊的主编是办好期刊的核心.阐述科技期刊主编择稿与终审时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并指出获得这些知识与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及其作者大都上了因特网,磁盘稿和电子邮件(Email)稿也随之增多。国内科技期刊大都使用北大方正书版系统,而该系统与大多数作者所使用的字处理软件(诸如WPS、Word等)不兼容,因而对于作者的磁盘稿仅仅是将其中的文字转换成文本文件(TXT)格式加以利用。因为北大方正排版系统(60、70版)只接受.PIC、.GRH、.TIF和.EPS格式的图文件,对磁盘稿或电子邮件稿中大量其他格式的图文件不能直接调用。以往插图的做法是责任编辑确定原图稿缩放尺寸后,…  相似文献   

4.
就近年来国内外撤稿事件频发现象,给出了撤稿的定义、目的与主要原因,提出了何时应该采取撤稿、关注或更正的判别标准;对在撤稿过程中如何处理所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如何撰写、发布和引用撤稿声明给出了建议.文章旨在为科技期刊编辑正确认识撤稿和规范撤稿流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蓝艳华  张楚民 《编辑学报》2017,29(5):409-411
针对沟通很常见且很重要这一问题,概述沟通力及沟通原则,探讨沟通原则和技巧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进而提出运用以下3条原则的建议,即:根据把人和事分开、对事不对人的沟通原则妥善处理人情稿和关系稿;根据为共同目标(利益)创造选择方案的沟通原则掌握版权谈判的主动性和防止一稿多投;根据坚持使用客观标准的沟通原则进行约稿.认为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并总结“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应对不同的人,以更好地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使科技期刊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技期刊的稿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众 《编辑学报》2006,18(3):167-169
稿流是物流在知识创新和传播领域中的特殊形式,而现代稿流则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全面集纳稿件挖掘、编辑出版、发行推广等多目标的办刊思想、稿件处理体系及新型出版机制.针对科技期刊,阐述现代稿流所具备的开放性系统、个性化服务、标准化生产、信息共享等特点,以及稿源挖掘、文稿供应、稿件管理、审查与商修、整理加工、数字出版与推介、学习型组织平台等7大功能.现代稿流将办刊活动纳入整个社会科技传播的大范畴之中,将推动科技成果的生产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方志荣 《科技编辑研究》2005,17(1):35-36,40
讨论了存在于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编辑与自然稿作者、编辑与签约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叶青 《编辑学报》2021,33(1):37-41
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的撤稿事件频发,撤稿声明在中国SCI期刊上发表的数量也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期刊需要处理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撤稿事宜,编辑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2016-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中国SCI期刊(不含港澳台地区)刊发的撤稿声明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了相关撤稿声明的信息,包括发表的期刊、期刊所属学科、发表时间及卷期号、题目、类型、被撤稿论文发表时间及其撤稿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CI期刊的撤稿声明发文规范整体良好,但还有许多不足,期刊编辑部需要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完善撤稿机制、规范撤稿要求,接轨国际标准,从而保证刊发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期刊的学术声誉,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谈谈科技期刊的"撤稿声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的"撤稿声明(retraction)"并不常见,但却十分重要。刊登撤稿声明的原因一般是科技论文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或误差、虚构了不实数据、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等。刊登撤稿声明必须遵循规定的流程,同时内容应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尚仁 《编辑学报》1992,4(3):148-151
编辑加工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又是审稿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是全面保证期刊质量所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 科技期刊的稿件有撰写稿和翻译稿两种。就刊登两种稿件的期刊而言,译稿的编辑加工是期刊编辑加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而对以译文  相似文献   

11.
利用Adobe Acrobat Standard V6.0软件实现作者远程校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亚新  仲崇民 《编辑学报》2007,19(3):193-195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应用PDF文档实现远程校对过程中存在编辑意见不能在校对稿上标记、作者不能在校对稿上直接对稿件内容进行修改、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不如纸质版校对稿清晰明了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Adobe Acrobat Standard V6.0软件对PDF文档进行编辑标记,实现作者在PDF校对稿上任意标记修改,使作者的远程校对如在纸质版校对稿上校对一样方便快捷,为作者远程校对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冼春梅  王景周 《编辑学报》2023,(4):416-420, 425
洗稿是一种高级抄袭行为,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该研究结合编辑实践梳理洗稿典型案例的发现和甄别过程,归纳科技论文洗稿行为的表现类型和特点,分析其形成的诱因及学术不端属性。文字重组、结构拆分重组和图表文字互换是洗稿的常见表现形式;洗稿行为侵犯作者著作权。洗稿行为的有效发现和甄别,需要科技期刊编辑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注重细节,增强智能工具应用能力,严格初审把关。  相似文献   

13.
赵丽莹  张宏  王小唯 《编辑学报》2011,23(6):494-495
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计算探讨缩短出版时滞的最佳方案。建议:高校科技期刊灵活调控存稿量,当存稿量较大时,要快速调整到理想的存稿量和出版时滞,可在增加发稿量的同时减少录用量;当实现预期目标以后,确定一个临界录用率,维持相对稳定的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4.
科研机构作为科技期刊的主要主办单位之一,与科技期刊是相互促进、互利共荣的关系.分析科研机构创办科技期刊的必要性以及依托科研机构发展的科技期刊的特点,为科技期刊与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建议.认为科研机构主办科技期刊可以为报道其学术成果提供便利,并可提高其影响力,科研机构应充分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把科技期刊作为其学科建设必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知识营销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谭丰华 《编辑学报》2010,22(3):242-244
知识营销是可以实现科技期刊、读者和社会"三赢"的一种营销方式.社会的需求和自身所拥有的优势为其知识营销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科技期刊知识营销具有多种形式.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期刊的整体改进和人员角色管理来实现知识营销.  相似文献   

16.
李锋  陈华  巩倩 《编辑学报》2013,25(1):60-63
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环境下,科技期刊属性的探讨尤为必要,这将影响科技期刊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从内容的角度来讲,科技期刊具有消费竞争性弱、受益排他性难的特点,是典型的准公共品.科技期刊的编辑过程有保持相对独立的必要性,而出版活动市场化则可以提高其竞争力,但政府应积极扶持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7.
卜今 《编辑学报》2013,25(6):571-573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文献发表量的快速增加,撤稿量也随之增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收录的关于中国作者发表文章的撤稿文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生物医学领域中国作者撤稿在2005年后进入快速增长,平均撤稿时间为16.55月,撤稿主要集中在影响因子为0~3的期刊(58.9%)。2)撤稿原因分别为重复发表或抄袭(40%),科学错误(15%),作者署名或版权问题(8%),伪造数据或怀疑伪造数据(5%)。3)因科学错误、重复发表或抄袭、伪造数据或怀疑伪造数据而撤稿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非SCI给出不详撤稿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SCI期刊(P<0.05)。撤稿行为是对缺陷科学结论纠错的有效措施,从PubMed收录的对中国作者的撤稿声明分析中可以发现某些中国作者科学失范行为的模式,以及科技期刊编辑部对待撤稿的态度,并可借鉴经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国内期刊出版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用稿中的晶核效应及选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银洲 《编辑学报》2003,15(5):329-330
运用结晶学中晶核效应的原理,分析科技期刊中用稿和稿源之间的关系,提出什么样的用稿择向将吸引什么样稿源的观点。认为只有选用优质稿件、打破地域观念,才能从内在机制上促进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外向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建勋  郑昂 《编辑学报》2021,33(5):473-477
随着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的逐步推进,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探索和应用也在不断变化.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分级分区进行溯源分析,从优秀期刊和资助期刊评比、影响因子和核心期刊认定,到期刊分区与分级目录,科技期刊被划分成层次鲜明的期刊等级.科技期刊的分区分级在进行期刊评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科技期刊"三六九"等分,无法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行业生态;"内卷"严重,助长以刊评文的不良学术风气;科技论文和科研经费外流严重,造成版权割让.我们认为:改善科技期刊发展生态,需要发挥学会学术引领作用,以期刊质量为发展着力点;推进出版社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化政府扶持办法,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期刊预警和论文撤稿机制,强化科研诚信监控;探索代表作评价制度,破除以刊评文错误导向.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新编辑入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新编辑入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迟玉华新编辑首先应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体系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熟悉工作流程,然后从每个具体工作环节入手,扎扎实实地掌握编辑业务。1审稿、择稿是科技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关键环节。新编辑首先应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