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年龄增长、体质指数不正常、吸烟、喝酒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外;睡眠时间投入、0.5 h以上的长时间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独立显著。每天睡眠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降低14%。每天休闲久坐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几率将随之增加11%。每周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随之降低2%。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投入可有效降低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并随年龄增长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休闲久坐增加、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其负向作用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频次、强度及锻炼内容等4个影响因素作为因变量,选择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后心理效益作为果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对心理效益的影响力度,为今后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健身处方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视力在不同类型体育项目间的发展特征,为体育锻炼改善视力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10岁无专门体育训练经历的在校学生和参加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空手道、游泳、体操等项目的俱乐部或体校学生,共603名。使用动态视力检测仪和标准对数视力灯箱测量动态视力和静态视力。计算动静比(动态视力/静态视力),并将其作为衡量动态视力发展水平的指标。结果:6~7岁是动态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0.05),8岁、10岁男性儿童的动静比高于女性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外体育练习组的动静比高于普通在校学生组(P<0.05),开放性运动项目的动静比高于闭锁性运动项目(P<0.05)。结论:参加体育锻炼对动态视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且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萌  符琼  周晟  谈强  蔡赓 《体育科研》2022,(1):55-64
目的:就体育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裸眼远视力、动态视力、眼轴长度(AL)和等效球镜度数(SER)变化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为今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和体育活动参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体育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中英文干预研究。采用Stata15.1和Revman5.4软件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其中19篇含随机干预对照实验研究,9篇含前后测实验研究,共9526名儿童青少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动态视力、提高裸眼远视力、延缓AL变化、抑制SER发展。结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对动态视力、裸眼远视力、AL和SER都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今后应纳入广泛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影响上海、东京两地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形态发育、体育锻炼以及学习、生活、习惯三项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上海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远较东京明显,这是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水平高于东京的重要因素;上海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多于东京,是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水平高于东京的主要因素;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是造成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在敏感年龄段较东京差的根本原因.建议以学校为中心,结合家庭、社区,建立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保障机制;扩大和延伸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的功能和作用;正确处理好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训练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抽取了辽宁省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4 628人,以调查辽宁省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行为,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辽宁省青少年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校内外课余时间的行为选择均以功课为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较重,直接影响课余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安排;辽宁省青少年校内外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不高,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锻炼的契合性不强,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分散,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少;个体主观因素、家庭经济因素、社会导向因素是辽宁省青少年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人群体质下降明显,肥胖率增幅显著。数据统计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与社会体育空间和时间供给不足、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生活饮食不健康等诸多因素有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体感游戏"作为集娱乐与肢体运动为一体的电子游戏产品,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影响日益广泛。青少年最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将"体感游戏"应用于青少年体育当中,提升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兴趣意识,引导青少年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娱乐的心理需求,通过适当的引导更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完成青少年身体运动和锻炼的生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4,(3):60-67
本文以1800名青少年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其体质健康等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体质健康等级相关的自变量有:社会支持网络、所处学段、个人学习压力、居住地附近健身娱乐设施情况、婴幼儿时期的体质状况、饮食的规律性、饮食结构的合理性、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锻炼频率、健康生活知识情况、健康生活技能情况、家族病遗传情况、获取卫生保健服务情况,共14个指标。同时,提出改进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建议:(1)优化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减缓压力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2)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减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3)优化生活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安全、方便、友好的健身场所和环境;(4)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饮食水平;(5)采取有效措施,改进青少年学生的睡眠;(6)完善青少年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7)加强健康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8)加强家族遗传病研究,尽量做到早干预、早治疗;(9)优化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卫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坚持性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学生锻炼坚持性的因素有学业任务重、课余时间少,还有身体状况不佳、没有锻炼伙伴、内容枯燥,缺乏兴趣、场地器材少、锻炼氛围差等。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94-797
目的了解湖北省40~59岁中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为促进该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湖北省40~5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发现湖北省40~59岁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表现为:有38.2%的人在过去一年参加过体育锻炼,体育人口占该人群的21.3%,虽然每次持续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数比例超过90%,但其中超过80%的人参加的体育锻炼以中低强度为主,因此湖北省中年人群的总体锻炼效果有待改善。结论为发展湖北省"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中国",有必要加强我省群众体育锻炼宣传与指导,相应部门应注重科学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立健全中年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上海市青少年休闲体力活动的参与情况及性别和校别差异,采用仪器测量法对上海市青少年的休闲体力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青少年平均每天的休闲体力活动时间明显不足。男女生休闲体力活动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休闲体力活动时间明显高于女生;中小学休闲体力活动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生的休闲体力活动时间比中学生长;不同等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休闲体力活动的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青少年休闲体力活动促进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学校要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父母亲也不要给孩子额外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990年上海中小学生体质调研中7—18岁健康女生为样本,通过现状调查和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得出上海女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76岁,与1975年以来16年间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其提前速度正在减慢,这与同期身高、体重指标是相同变化趋势。提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与经济收入有关,但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初潮年龄将不再提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国家对青少年未来体育健康问题高度的关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中小学利用5年的时间,是全国的中小学学生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要求。本文针对甘肃省民勤县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该县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存在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县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瓶颈,并且根据该县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湘西州吉首市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特点,为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吉首市3所中学900名学生,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资料。结果中学生的一些促进健康行为情况较好,每天吃早餐、常喝牛奶报告率较高;各类危害健康行为普遍存在,睡前加餐和偏食的发生率为54.07%和34.45%,77.51%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h,尝试吸烟的学生占30.62%,尝试饮酒的学生达64.59%,33.01%的学生去过非安全场所游泳,严重受伤的学生占38.28%,有50%以上的学生缺乏运动锻炼。结论:应积极开展民族地区中学生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保护大学生视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影响大学生视力的主客观因素等 10项指标进行比较 ,又经问卷调查和对学生中不同视力群体的实验对照 ,得出如下结论 :初高中是学生视力下降的高发阶段 ,并有向小学发展的趋势 ,说明小学、初高中是预防近视的重点 ;而大学则是如何控制学生视力 ,“延缓”近视向不良方向发展。经实践研究证明 ,做眼保健操及与打乒乓球相结合 ,对学生视力的减退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同身体状态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学者设计的问卷量表, 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身体状态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活动不足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睡眠不足; 初、高中学生精神压力偏大; 视力呈下降趋势, 尤其是左右眼视力严重不一。从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捕捉其不同的身体状态, 可直接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其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可操作性, 其理论与方法为研究青少年身体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物。  相似文献   

17.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随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规划与实施,小学生体质健康再次成为我们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肺活量持续下降,肥胖或超重学生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对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调研,发现了目前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包括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外界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等。针对出现的相关现状问题,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我们需要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调整膳食结构,倡导健康生活和加强体育参与,重视体育锻炼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85年-2005年间4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对我国汉族7~22岁儿童青少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与素质水平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20年来我国汉族学生机能和素质总体变化特征为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除13~18岁男生外,其它学生的力量耐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耐力素质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不仅表现在学生持续跑动能力上,而且在心肺功能上也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在1985年至1995年10年间,除城镇男女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外,我国学生其它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男女生爆发力和速度素质提高幅度较大,而耐力素质下降最大则是处于高中阶段(16~18岁)的学生。(3)在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我国学生机能和素质呈全面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耐力素质。城镇学生下降幅度大于乡村学生,女生下降幅度大于男生,中学生幅度大于小学生。进一步分析这10年的变化情况发现,在2000-2005年这5年里,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幅度.比1995—2000年的5年里下降的幅度大。(4)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体育锻炼不足有较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参加时间不足和参加程度不够。(5)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泛化”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估体系尚不能很好的围绕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而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对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加强武术教学的话题被重新提出。但我国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情况已无法让人满意,武术教育的现状让人深思。有调查显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武术开展的情况更加不尽如人意。上海作为我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素质教育实行得较好,加上外省市移民人口比例大,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武术学习动力的主要方面、不足之处,从而为武术学习动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黄艳萍  袁宏刚  赵惠 《精武》2012,(1):54-54,56
课间操是中小学生每天必须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认真做课间操,是保证课间操的前提,也是课间操发挥最大作用的因素,所以要保证课间操的质量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做课间操。课间操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动作,能够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同时提高做课间操的质量。本文针对课间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课间操的创新,以及创新课间操对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提高课间操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