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甄别中美2013—2022年开放获取(OA)论文在数量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中国OA论文现阶段发展的建议,以推动开放科学发展。【方法】基于InCites数据库,对2013—2022年中美OA论文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统计中美研究人员发表OA论文的数量、类型与学科分布,以及论文影响力相关引证指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国OA论文的数量和占比基本与美国持平,但类型分布不如美国均衡;学科分布上,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OA论文数量远超其他学科;在影响力方面,无论是高被引论文数量还是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数,中国都与美国存在差距。【结论】中国OA论文发展在类型和学科上都有所失衡,未来应搭建OA平台,严格把关OA论文质量,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分析了2003-2017年间中国、美国、日本国际论文的跨学科特点和发展态势,研究内容包括跨学科论文产出特征、学科多样性、学科融合网络特征和主要学科融合组合。结果显示,我国跨学科论文绝对数量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和日本;与美国和日本不同的是,跨学科论文中跨学部论文的比例中国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中、美、日都以两个学科融合为主,尽管两个以上学科融合的比例中国高于美国和日本,但学科融合网络特征显示,中国学科融合网络的连通性、凝聚性和平均度数都要低于美国和日本。中、美、日主要的学科融合组合存在差异,工程学部在我国跨学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朱晓峰  崔露方  陆敬筠 《现代情报》2016,36(10):141-148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本文选取2006-2015年间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中以政府信息公开为主题词的期刊论文,以文献计量为理论依据,以CiteSpaceⅢ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通过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揭示该领域发展的阶段特征;利用高频关键词的时区图和网络图,揭示该领域发展的内容分布,厘清其发展脉络;从学科分布、核心期刊和边缘期刊的判别,揭示该领域发展的跨学科概貌;通过核心作者综合指数计算、机构分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的人物关系,厘清其发展流派。最后,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数量弱化与主题衍生、学科交叉与应用、合作创新与异质融合3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开滨 《现代情报》2018,38(1):162-168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叠加图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非常直观地从全领域的宏观层面对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及跨学科现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CSSCI中23个学科对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叠加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图、科学叠加图的制作以及Rao-Stirling跨学科指数的计算。[结果/结论]对我国图情学和山东省6所高校CSSCI发文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SCI构造的人文社科领域科学叠加图较好地展示了学科的引用情况,Rao-Stirling指数较好地显示了跨学科的水平,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展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科技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SCI-Expanded数据为依据,对2005~2009年第一作者以山东农业大学为著者署名单位并被SCIE收录及引用的论文,从论文数量、文献类型、学科分布及论文被引用情况4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就分析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文  王惠翔  邹瑞 《现代情报》2007,27(12):224-225
依据北京万方《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中文核心期刊《应用数学和力学)发表的论文在1996-2006年6月,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包括引用的频次分布。被引论文年代分布和引用期刊分布)的调查分析,客现揭示该刊在我国学术界的整体水平及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数学,作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中的重要一支,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本文旨在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评价中国大陆作者发表数学论文的现状与未来的趋势。数据源自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网络科学数据库(Web of Science Databases),选取了"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所推荐数学学科96种刊物发表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章数量、质量为研究内容,从1932年到1944年,中国大陆学者收录到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期刊的论文仅有23篇。1945年到1978年间,由于某些政治和历史原因,国内学者不被鼓励在国外期刊发表科研成果,没有论文被检索到。研究发现,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论文数量快速增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影响创新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术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跨学科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的Web of Science分类,从学科专业化指数、学科集成指数和学科扩散指数三个方面来衡量研究的跨学科性,并通过科学地图可视化的方法来展示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分布特征。最后,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所著文献作为实证案例,通过构建的测度指标来研究这些顶级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学的创新性成果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们的研究成果总体上专注于物理学科领域,学科的集成程度和扩散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学界的性别差异是科学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论文立足于学者跨学科性这一知识分布的视角,探索其对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影响。论文基于ORCID数据库及相应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从跨学科性三维度(学科多样性、学科均衡性、学科差异性)出发,采用统计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探讨学者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问题,及其对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女性,男性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更高的学科多样性、学科差异性及更低的学科均衡性,这也是构成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同等情况下,男性提升其研究的跨学科性所收获的学术影响力回报会高于女性。最后,在探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启示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医院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分别以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占比为评价指标分析中国医院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与合作单位数量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医院与非医院的跨学科合作论文、国际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影响力要高于医院与医院合作、国内合作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35
We explore the contention that the seminal US National Academies consensus report, How People Learn (HPL), played a major role in bridging the flow of knowledge from Cognitive Science to Education. Our paper yielded four important results: First, HPL is, on a number of bibliometric measures, an unusually interdisciplinary work. Focusing on the field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here, our citation analysis shows the Educati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Border field (e.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earning Sciences,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iteratures all to have been major influences on it. Second, we found HPL to be unusually highly cited – and by publications from an unusually diverse set of disciplines. Beyond Educati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Border field publications, HPL was also relatively highly cited by publications in Medical/Health-related, Engineering, and other Discipline-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fields. Third, undermining the claim that HPL served as a gateway to the Cognitive Science literature, we found Education articles citing HPL not to be more likely to have Cognitive Science as a major influence than are Education articles more generally, as indicated by their cited references. Finally, the Education publications that cited HPL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refer to concepts in HPL that were already prevalent in the Education literature rather than to concepts from Cognitive Science. Conversely, the Cognitive Science publications that cited HPL were more apt to refer to concepts already in the Cognitive Science literature.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are a caution that, even for a highly regarded multidisciplinary work cited widely by publication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its direct influence could be largely disciplinary. Implications for the policy goals of foster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he role of National Academies consensus repor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张琳  孙蓓蓓  黄颖 《科研管理》2020,41(7):279-288
 面对复杂性、综合性和交融性的重大问题,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往往难以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和系统建构,因而交叉科学研究日益成为解决人类发展重大难题不可或缺的研究范式。近年来,交叉科学研究日益得到各国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叉科学?如何测度交叉科学?如何衡量交叉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本文从交叉科学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围绕一系列交叉科学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在明确交叉科学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科多样性与凝聚性两个视角对交叉科学的测度指标进行了归纳,并从引文影响和社会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交叉科学的影响评价中面临的问题。以期能够深化对交叉科学的认知与理解,为我国交叉科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拟通过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各研究领域协同合作能力,推进重大难点科学问题的解决。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平台中的论文数据,从学科交叉、研究内容与资助目标一致性两个维度对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协同合作能力,但不同计划间的学科交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数理科学部牵头实施计划的学科集成程度相对较高,管理科学部则涉及的学科范围最广;(2)不同计划资助论文的研究内容与资助目标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相关性较强,但聚焦程度相对较差。总体上,重大研究计划的学科交叉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研究内容与资助目标一致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和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主要国家和研究机构在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产出及其研究影响力、研究热点方向等,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美国的论文数量最多,英国和美国的论文影响力较高,日本各方面接近平均水平,俄罗斯有关地球科学研究的论文占其本国科研论文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重视地球科学研究,但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总体还偏弱。中国的地球科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表现突出,但在国际合作和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整合是交叉研究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交叉领域知识整合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交叉领域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交叉领域文献题录数据、引文上下文和参考文献文本信息中抽取知识短语,以引证关系和词汇匹配关系为线索,提出吸纳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识别方法,深入揭示交叉领域中“知识吸纳-知识内化”的知识整合过程。【结果/结论】以电子健康领域(eHealth)为例,揭示了该领域的知识内化总体特征和不同来源学科所提供知识的内化特征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结合引文内容对交叉领域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为理解交叉领域的知识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参考文献全文以进一步优化这一方法,同时在更多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实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科技论文和资助项目为主要资料,对2011年以来国际上发表的科技政策研究论文、以及美国SciSIP计划、日本SciREX计划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科技管理与政策”相关的规划布局和资助项目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揭示国际和我国科技政策学的研究态势。美国科技政策“学”强调“科学基础”,主要侧重于服务政府部门的科技政策制定和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日本则倾向“学科建设”,包括国家重要政策议题的专题研究(任务导向研究),针对科技政策学术共同体的课题资助(自由申请研究),机构设置与人才培养,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我国的科技政策学,建议同时借鉴日本学科建设的思路以及美国协调各政府部门政策过程的思路;建议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考虑设置“科技政策研究”专项资助渠道与多元资助机制;建议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建议建立政策研究界和决策者之间的建制性交流研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provides quantitative evidence on how the use of journal rankings can disadvantag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research evaluations. Using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data, it compares the degree of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a number of Innovation Studies units with that of leading Business & Management Schools (BMS) in the UK. On the basis of various mappings and metrics, this study shows that: (i) Innovation Studies units are consistently more interdisciplinary in their research than Business & Management Schools; (ii) the top journals in th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 rankings span a less diverse set of disciplines than lower-ranked journals; (iii) this results in a more favourable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 Management Schools, which are more disciplinary-focused. This citation-based analysis challenges the journal ranking-based assessment. In short, the investigation illustrates how ostensibly ‘excellence-based’ journal rankings exhibit a systematic bias in favour of mono-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implications of these phenomena, in particular how the bias is likely to affect negatively the evaluation and associated financial resourc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sations, and may result in researchers becoming more compliant with disciplinary authority ov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