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企业人才生态系统作为由企业核心人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交互而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成为企业竞争的最主要能量来源。本研究从人力资源价值链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构建企业人才生态系模型,识别创新型企业的人才生态系统评价因子,构建包括人才胜任力、组织能力、区域环境三个一级指标的人才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善企业人才生态系统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人才胜任能力开发,尤其应该关注基于岗位要求的能力培养;关注企业组织能力培养,为人才成长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适度利用区域利好政策,实现企业人才生态系统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调研、文献查询、专家咨询初步构建了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共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通过优化指标,共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为量化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KNN算法科学确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文章对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测评人才创新活动情况,为相关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今技术研发分散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不断打破边界,通过共同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以交互传递价值,合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然而,如何实现价值共创是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四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从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和机制两个层面刻画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之路;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和治理机制不同构型对促进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单一运行模式或治理机制无法促进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运行模式或治理机制的交互组合是实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最优选择,且存在多条等效路径。研究结果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以及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创新型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性战略资源。然而,目前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基于过程模型视角,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人才的特性,探讨了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构建了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人才有效激励机制。本文的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和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进行高等教育的创新,高等教育的创新关键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华  邱赵东 《科研管理》2017,38(11):137-146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获得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构建评价体系是了解和改善人才生态环境的前提。本文聚焦于企业内部层面,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企业内部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框架。随后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人才生态环境需求特征,通过文献研究与重要性指标筛选方法遴选出各级评价指标,并运用Delphi法和AHP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构建出包含三个层级、五个维度的定量评价体系。最后,本文运用评价体系对云计算行业及一真实企业进行分析,证实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人才培训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技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背景出发,对创新型人才培训的定位、内容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培训模式和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8.
经营环境高度的动态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给人力资源部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需调整。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相似性,对人才供应商进行了内涵界定及分类,然后以人力资源部为核心,按照与供应商整合、与人才需求者整合、与其他企业人才供应链竞合的逻辑构建了企业人才供应链网络模型,并以HZB企业实例证明了企业构建人才供应链的价值。论文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源部进行人才管理的策略和思路,为人力资源部在新形势下的定位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大型国有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利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144-146
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受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束缚,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方面存在不足。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成功尝试为人才激励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由此提出人才特区的构想,即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特区内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激励和开发,从而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锐  周勇  仇志海 《科技风》2023,(8):28-30+70
创新强国战略指导下,我国高职教育应当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宏观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提供大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按照“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具体实践”展开研究,由理论向实践逐步深入,再由实践回归理论,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视角,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投入指标。在关键性指标确定的基础上,引入物元模型分析,定量解决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投入的定性数据。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到,地方高等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难度较大。但是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生态环境在所有指标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增加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科技人才作为科技资源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全面、科学地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本文收集了2012年至2016年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及苏州六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人才吸引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包含有人才流动吸引力、人才发展吸引力2个一级指标,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12个二级指标,以及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长率等4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及相关的评价模型,并且重点结合深圳市人才吸引工作的相关措施,对该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同时,针对深圳市的具体情况,本文将其与广州、杭州等同类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提出了提升该市人才吸引力水平的相关措施,并综合给出了其他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科技人才发展实际,从科技人才规模、结构、投入、产出和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11—2015年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发现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总体优势明显,居全国第三,且近年来综合竞争力在各省市中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从各主成分看,广东省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排名靠前,但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明显不强,与北京、江苏等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广东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才合理配置对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改进的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的协同演化动力模型,分析两者的协同演化路径,并以京津冀为例,验证演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正负作用力的推动下,二者将通过合理的演化路径发生协同演化,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区域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配置的演化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动力学模型的定态稳定解得出两者11种协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计算得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满足路径10的实现条件,并提出了优化协同关系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波  丁金宏 《科研管理》2022,43(12):24-33
人才的竞争实质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分析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端人才聚集的差异化效应对科学制定人才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高学历人才数据,以人才生态环境指数和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为核心指标,运用熵权法、因子分析法、OLS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高学历人才聚集状况及演变特征,实证检验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评估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结果发现:(1)京沪津是中国高学历人才高度聚集区,西部尤其西南地区是人才薄弱区,二者的人才聚集力差异总体偏大,但已经呈现出缩小趋势;(2)人才生态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具有显著影响,且总体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减弱态势;(3)人才生态环境的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与变动性,其中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较大但出现减弱,生活服务环境尤其是房价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逐步增强,人才市场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存在影响但并不稳定;(4)北上广是中国人才生态环境最优省份,长三角地区是最优区域,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区域间人才生态环境极差在持续扩大,且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优劣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从资源匹配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数量预测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关键指标;运用灰色理论、神经网络和集成学习,构建GBP-Bagging网络模型,对山西省2015-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数稳步增长;GBP-Bagging网络模型有效克服了单个BP神经网络在小规模数据集上的局限性,获得了比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模型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应对产业人力资源需求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山西省应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在增加人才数量的同时,把控人才质量关,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是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战略组成。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凸显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价值和必要性。研究从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培养过程和系统结果方面,剖析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痛点。提出将公共卫生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强基本,增体量"的资源投入战略、公共卫生学院准入及发展的"严进严评"、大健康观下的卓越人才协同培养路径、清晰高标准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激励机制齐头并进等若干思考,以期对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突破数字技术应用难关,在实现对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分指标特性与目标层得分综合考察的同时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量化性与精确度,基于投入与产出视角,从数字化创新专利产出、人才储备、资金获取、资源整合、经济基础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并以京津冀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分析识别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发现:数字化创新人才储备对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最大,资金获取次之,资源整合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小;现阶段京津冀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整体较弱,远低于数字化创新投入能力,且传统制造业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北京市。由此,建议京津冀地区从优化基础条件、提升人员素养、加强资源整合流动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人才安全指的是关系到一个主权国家利益与安全的科技人才资源和发展系统具有免于遭受外部势力侵害与威胁的状态。其实现与"以用为本"人才观存在重要价值关联。"用"是科技人才的固有属性与本质内涵;是促进科技人才发展与安全的目的和动力;是科技人才安全实现的根本保证。纵观我国科技人才现状,科技人才实力不足,安全免疫力不强;人才流失严重,安全乏力。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偏离"以用为本"。要规避问题,需要尊重科技人才"用"的本质属性,树立"以用为本"的人才观,建立健全"以用为本"的人才制度。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对于当地人才发展和创新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分析我国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规律,本文选取深圳市、苏州市和沈阳市的创新人才政策文本,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和“系统失灵”两个视角,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获取“一手”的量化数据,并与三个城市的人才发展与区域创新现状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区域创新人才政策与人才发展、区域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创新人才政策的总量、政策工具的类别与组合、人才多样性、机构多样性以及系统互动度等指标与区域人才发展、区域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本文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NL关键词:创新政策;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政策;政策工具;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