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生命的叙述与倾听:试论道德教化的对话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道德教化是基于生命的叙述与倾听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就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来显现个体生命的伦理关涉。传统道德教化突出教化者的威权性,是独白性的道德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追求个体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凸显,对话性乃是现代性教化的基本特征。培植对话性道德教化理念的关键问题是:生命世界的凸显,个体性话语的培植,自由自主的交流情景,开放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白性教化以对社会成员的规范的一元道德价值设定为基础 ,以个体人格的依附性为基本依托 ,以个体对既定伦理目标的接受、认同、贯彻为目的 ,以威权性、灌输性为其基本特征。独白性教化切合于传统专制型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传输的需要 ,因之而成为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形式。随着独白性教化的社会依据的解体 ,社会道德教化呈现出对基于平等、自主、个性的对话性的追求 ,对话性成为现代性道德教化策略的基本标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封建道德中无视个体价值和道德主体地位、割裂个体权利与义务的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将道德政治化、礼制化的教化模式是对学校德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历史文化根源。延缓着青少年学生新型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学校德育必须树立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尊严意识.摈弃封建德育的负面影响,坚持人的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德性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论证认为,埃米尔·涂尔干首次将实证主义社会学引入道德教育领域,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在涂尔干看来,社会是高于个体的现实存在,同样也是个体道德的塑造者,道德起源于社会,并归属于社会,任何脱离社会集体而谈论个体道德的研究都是片面的。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理性和自主的社会个体,并以此提出学校德育论。涂尔干的社会道德论述为国内现行德育模式提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价值参考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道德教化以规训作为基本特征,从规训到引导是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反思规训在现代性历程中的此消彼长,提出道德教化的核心乃是个体的理性自觉,寻求超越传统规训理路的教化路径,主张把个体道德生活的基础牢牢地置于个体的道德理性自觉,在引导与激励的教化过程中培养个体“自尊自重之精神、担当责任之观念、独立自营之能力、判断是非之智识”四种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的学校德育也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具体表现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能力;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积极开展道德对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自主德育——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往往习惯于抱着一种对学校德育的高期望,却往往忽视德育对象的存在,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结构.事实上,学生不是被教化的物品,而是未成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所以,我的观点是:自主德育,是实现德育目标,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8.
微传播环境为微公益的道德教化实践提供了新的契机。微传播与微公益的结合是现时道德教化的必然选择,这种结合体现在公益主体、公益生产和公益参与中,它为道德教化实践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和民主的道德对话平台。微传播环境下进行微公益道德教化的有效路径是平等对话,要实现平等对话,需要在责任、行为、利益三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观,即人化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德育活动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我—你"之精神相遇观认为,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为一种互理解、协同进步的互动式关系,"信任、自由、包容"应为师生对话关系构建的道德基础。由此,学校德育实践应关注设置促进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德育目标,构建"我—你"新型师生对话关系和建立拥有良好道德氛围的道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体现在矫正行为、价值定向和情感感化方面。道德强调的是自觉、自愿、自由、自主,所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面临很多困难。发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关键要体现学习者“自我”的在场,体现道德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道德相对主义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德育中,"想要德育干什么"与"德育能够干什么"似乎总是有些差距.我们往往习惯于抱着一种对学校德育的高期望,却忽视德育对象的未成熟性,忽视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差异性.事实上,学生不是被教化的物品,而是未成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学生自主道德培养,实现学生自我发展,是实现德育目标、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学校德育正受到后现代道德的冲击,新的重视主体幸福和享乐的道德文化要求学校德育进行相应的调适。无痛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自主权利,提倡不损及他人的宽容,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消费、娱乐和享受中追求个体的幸福和快乐,在现实的生活中自然获得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道德和德育的理解性以及人理解的本质特征出发,通过对学校德育现状的理解 性审视,提出学校德育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理解问题的观点,并尝试提出以生活和学生的反思、内 省两方面来促进学生的道德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环境与个体道德发展与学校教育所提供的个体道德成长的情境相比较,社会环境(专指学校德育的外环境)带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三:1.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的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了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以上两点表明,虽然学校德育对个体的影响有专门性、系统性、可控性等优点,但是却不可能具有社会环境影响这种时空上的普遍性和开放性。不管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使我们必须全面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应从单纯的社会教化功能转向社会教化和个人发展功能并重。社会化和个性化既是个体发展的目标,又是学校德育的双重功能。社会化和个性化在德育过程中相辅相成。学校德育的使命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融合。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就要将学生看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主体。指导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促进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等的总和.现代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总体道德人格水平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道德素质滑坡,人格特征畸变,道德人格低下等现象.道德人格中问题的产生是由学校德育、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自身修行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引起的.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现代道德人格,除了重视目标和内容构建外,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徐丹 《中国德育》2006,1(8):93-94
学生是道德学习者,学校德育应当重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认识、自主体验、自主践行。通过实践中的反复尝试,我认为,培育学生德性成长有三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关于杜威德育思想的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杜威否定"直接道德教学".依据杜威相关论著,该观点并未遵循杜威本意.杜威没有否定"直接道德教学".杜威认为"直接道德教学"是有存在价值的,因受制于专门化的学科设立、外在化的教育指向、知识化的教育形态才无法发挥育人功能.杜威提出通过学校生活、教学方法和学科的"三位一体"来实施学校德育,以化解"直接道德教学"的现实困局.这一主张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拓展德育渠道、转变育人观念以及促成德育课程转向具有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主体互不对等,缺乏交流互动,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德育互不兼容、不相承认的现状,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完满的愿景出发,揭示“承认”在学校道德教育场域中的意义为学校德育是受教育者自愿自主的实现道德内化及学校德育社会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