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雕版印刷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印刷史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当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中国与西方对雕版印刷技术所持的态度更是不同熏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古籍版本浅谈(上)孙安邦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前,中国古籍全系靠手写传抄的写本。自从发明了造纸和印章,拓印技术的流行,雕版印刷出现之后,始有“版本”之说。谈版本,须先回顾一番印书之始u印刷术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般都认为最早建议雕版印刷的是五代时的冯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沿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线索,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阐明了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产生的前提与条件,以及雕版印刷的最初形式——佛像雕印,雕版印刷的成长阶段——密宗咒语,指出图文并茂的佛经是雕版印刷术的成熟之作,中国佛教徒是雕版印刷术发明者,从而正本清源,理清了印刷术产生发展的源与流。全文共五部分,本期发表前两部分,后三部分将在下期发表。  相似文献   

4.
从远古时代绵延至今的文化遗产中,有关"刻"和"印"的艺术现象和作品,不断地被后人发现、融汇和再创造,逐渐形成和促进了中国雕版印刷产业。宋代在承前启后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发明的套印技术在中国雕版印刷业中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5.
说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宋、毕昇等等,似乎只有白纸黑字的印象。事实上,印刷所涵盖的,远不止于此。在印刷史上,中国人的发明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外,彩色印刷  相似文献   

6.
林子雄 《图书馆论坛》2011,31(6):165-170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且发明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但历史上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属凤毛麟角,且未见有唐代广东出版物留存于世,故以往著述少有提及.文章从唐代以前的广东文献、唐代广东造纸业、唐代广东社会对雕版印刷业需求等方面,初步表述和探究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事业相关的各种迹象,并引证唐僧义净为“唐代刊书之先导”之说.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雕版印刷就是传统的水印技术,雕版印刷涵盖了木板水印技术的全过程。"饾版"术就是今天的木板水印技术,它记载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印刷史上,金属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活字以铜活字为主,时至近代,金属活字是世界印刷发展的起点,因此应该重视对金属活字印刷史的研究。中国在发明雕版印刷之后,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发明了铜版印刷和铜活字印刷。朝鲜在毕鼻活字的基础上继续研制铜活字,并利用铜活字印刷图书,取得了成果。中、朝两国在不同时期对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发明时间和发明地点,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活字印刷的技术原理与古代玺印完全相同,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被发现并被应用了,《秦陶量》《秦公簋》《能原镈》《攻敔王夫差剑》和《簋》等均系用活字在泥范上钤印然后翻铸而成。采用活字印刷术批量复制文献在北宋毕昇之前已得到应用,时间可以追溯至后晋天福年间。毕昇的贡献在于用胶泥制作活字,改进了排印工艺。木活字也不是元代中期王祯发明的,王祯的贡献也在于对木活字进行改进与完善。活字印刷术的特点是快速排印,快速换印他书,节约成本,适合一次性大批量印刷;但是书版随印随拆,不如雕版印刷适合长线书籍的出版,技术更为复杂,对工匠的要求比雕版印刷高得多。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文献复制方式的主流,这与它的特点以及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相关。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0.
在印刷史上,中国人的发明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外,彩色印刷术同样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印刷史的一项重大贡献。而对于这方面的成就,今天人们知道的却很少。  相似文献   

11.
古代广东地处南疆僻壤,远离中原,但其历史文化与中原密不可分.造纸术和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两种,它们是中国古代图书产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文章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广东先民记载事物及其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雕刻印刷意识行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揭示史前广东雕刻印刷的历史文物、广东地区雕版印刷历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与中原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第三时期(开创复制技术的时期)——公元八世纪前后至公元1455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开创了图书的复制技术。这个时期,始于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时间约在八世纪前后。雕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书籍依靠手抄时代的结束,开创了印刷复制的新时代,图书的创作和出版,得到了空前繁荣。它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公元1041~1048年间,中国人毕升首创胶泥活字,又开创了活字排版印刷的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图书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尽管毕升的胶泥活字还有缺点,但它是一种新技术的创造。这个创造也是得来不易的,是人类经过近三百年雕版印刷实践后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一、雕版印刷术发明的物质条件任何一种技术的发明与行用,都是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于印书,也是需要具备与之相配套的物质条件的。其中除了要有用来雕版的木材外,还必须具备用来印刷的纸、墨和楷体字。纸是印刷术发明和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纸,无以发明和行用印刷术,或者说印刷术若离了纸便失去了自身的载体。我们不可想象印刷技术的刷印裁体是甲骨、是石料玉片、是竹简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1200年前已有雕版印刷王子野在为《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一书撰写的《绪论》中说:从现有的物证来看,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7世纪唐贞观年间开始出现的。他的这个看法比先前人们认为我国雕版印刷品始于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的看法提前了200多年...  相似文献   

15.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但后者长期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取代前者的地位;而欧洲的活字印刷却很快成为主流技术。本文拟从活字印刷在中国与西欧出现时的背景环境及技术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前言中国是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了将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八百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造纸法和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为人类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对人类文化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朗菁 《图书与情报》2005,(1):79-82,89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版画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雕版印刷发明的唐代就出现了版画作品,到了宋元,又有了新的发展,明代则是我国版画艺术的黄金时代。明代版画在中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叶德辉说:绘图书籍“明代最为工细”。鲁迅先生对明代版  相似文献   

20.
余慧 《图书馆学刊》2006,28(6):119-120
从三个方面简述了隋代的图书出版事业:一、隋文帝、隋炀帝和隋朝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图书出版事业,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二、重视书籍装帧,其美观程度超越前代;三、发明了雕版印刷,开我国雕版印书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