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泥活字印刷技术;描绘出泥活字印刷从泥活字板到活字泥板的技术演进过程;揭示出促使泥活字印刷变化的原因;以此为基础,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做出了明确的类型揭示和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印刷术有过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从早期的技术准备到雕版印刷的发明,从泥活字印刷到金属活字印刷,印刷术的技术创新过程体现出信息批量复制的传播特征。本文从印刷术发展的传播视角,依次考察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技术演进,通过对比谷登堡印刷机的技术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尝试解决东西方对印刷术起源问题的偏见,着力阐释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价值,探索传播学研究印刷术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印刷术主要分雕板印刷和活字印刷两种。雕板印刷始于唐朝初年,至五代时已非常成熟,在近代印刷术传入前,一直为我国印刷术之主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两宋文化的辉煌与印刷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活字印刷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同雕板印刷相比,应该说活字印刷更适合于书籍的多种类、大批量复制,但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特殊背景,未能得到广泛推广。 最早关于活字印刷活动的记载见于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一八“技艺门”,书中详细记述了北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布衣毕昇用泥活字印刷书籍的全过程,包括泥活字的制作方法、印刷的技术和程序等。沈括与毕昇时代接近,且记述完整合理,其可靠性不容怀疑,可惜的是未记述毕昇印过哪些书籍。这是关于活字印刷的最早的文献,在毕昇之前是否还有人做过类似尝  相似文献   

4.
活字印刷在古代中国没有像古代朝鲜和中世纪末期欧洲那样成为文献复制方式的主流,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学术环境相关。活字技术适合一次性印刷大批量书籍,不如雕版技术适合长线印刷。中国地域广袤,除中央机构刻印书籍外,地方印书业也比较发达,官府、书院、私人等都刻印或覆刻书籍,一次性印量有限,多采用雕版技术长线印刷。古代朝鲜在学习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之后,与其社会特点与需要相结合,得到了广泛应用。古代朝鲜中央设立书籍院,铸造活字,统一负责图书印刷并发放至地方,活字技术正好适合大批量图书的印刷。与同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不同的是,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腾堡发明铅合金活字时,正值欧洲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前夜,活字印刷适应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对文献印刷和传播的需要,社会结构、工商业环境、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出版企业化等因素,推动了活字印刷在欧洲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活字印刷术虽然在中国古代并未成为图书出版的主流,但它仍在传播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雕版印刷术一道,构成了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印刷史上,金属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活字以铜活字为主,时至近代,金属活字是世界印刷发展的起点,因此应该重视对金属活字印刷史的研究。中国在发明雕版印刷之后,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发明了铜版印刷和铜活字印刷。朝鲜在毕鼻活字的基础上继续研制铜活字,并利用铜活字印刷图书,取得了成果。中、朝两国在不同时期对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发展滞缓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字印刷术发明于中国,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却一直不得广泛应用,发展缓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迟迟不得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活字印刷处于一个传统的发展时期,比唐宋时期有所进步,又没有受到民国时期西方印刷术的刺激,最能代表古代活字印刷的水平。本文以印刷的各个环节为线索,分析了活字印刷的具体生产成本、售价和出版种类,并将之与雕版印刷作对比,得出活字印刷工序复杂,初始成本较高,对出版人的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印刷主流出版物,因此和雕版印刷相比不易推广而发展缓慢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铜活字的产生和发展状况的阐述,揭示了中国印刷史上的活字印刷,特别是铜活字印刷的真实情况,从而进一步论述了活字印刷作为走向现代印刷的先进印刷术,在中国走不到头的关键原因,是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有着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在铜活字发展的最后阶段,清朝雍正年间内府刻印的最大规模的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是铜活字刻印史上的一次壮举。其珍贵性和重要性,为陕西省图书馆在辗转多变中珍藏这部典籍,增加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大概在2001年,我们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技术经瑞安报社和电视台报道后,引起了很大震动.瑞安市文化、文物、档案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力支持,才有了现在的瑞安东源村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当时市里还专门拨出60万元,购置现木活字印刷馆馆长林永锋等人的三幢房屋作为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确保三人正常上班,工资经费支出全部由市里解决.展示馆展示面积虽然仅为200m2,但经过精心设计、布局装修,各间房屋功能齐全,错落有致,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古典印刷馆的韵味来,吸引着很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10.
丁红 《图书馆杂志》2008,27(2):76-80
通过存世浙江家谱的调查,分析了明代以来木活字本浙江家谱的数量变化与地区迁移特征,指出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和万历元年(1573)金华地区纂修的木活字本家谱与同时期刊印的有书名可考的一百余种木活字本古籍一样,具有开启木活字印刷时代的意义.而现代温州地区在纂修家谱过程中的辑谱、印刷、造纸等社会化系列服务,对木活字印刷文化具有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文章从家谱这个连续刊印出版的纸质载体的特殊角度,讨论了浙江家谱在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认为当代木活字印刷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家谱纂修过程中市场机制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雕版印刷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印刷史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当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中国与西方对雕版印刷技术所持的态度更是不同熏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探讨中外数字出版现状比较给我国出版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它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促使出版业向数字时代转移,从而迎来了出版业的第三次革命.而曾经以活字印刷引领世界,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改变中文乃至东方语言出版形式的中国,能否在这第三次出版业的革命中缩短与国外出版大国的差距,实现数字出版的飞跃,值得从业者深思.  相似文献   

13.
杨菁 《浙江档案》2007,(12):27-28
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发明后,先后有泥活字、木活字及金属活字。目前文字上只有沈  相似文献   

14.
正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无锡华氏、安氏采用活字铜版印书,其活字铜版印本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金属活字印本。这些印本为古典文献及中国印刷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档案,其价值应予彰显。一、印本的档案性成就了"活字铜版"的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关于活字印本的学术研究十分繁盛,研究领域包括活字印刷的材质、技术、种类、印本,以及印书家的生平、成果、功绩等等。北宋以来,活字印刷的材质由胶泥扩展到金属、木材等,虽然历代都有印刷实践,至今存世的宋元时期活字印本却寥寥无几。汉文文献的金  相似文献   

15.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推断说:“如果印刷术由东方传到西方的过程中有过那么一个中间环节的话,既熟悉雕版印刷又熟悉活字印刷的维吾尔人,极有机会在这种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现在这一论断由于西夏活字印刷品和回鹘(维吾尔)文活字的大量发现而得到证实。完成《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这一力作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史金波和雅森·吾守尔(维吾尔族)两位研究员。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一样,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和世  相似文献   

16.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是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中国古代图书.中国古籍印刷形式一般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三种,其装订形式一般卷轴装、册叶装、包背装、线装四种.  相似文献   

17.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与欧洲的不同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与欧洲的不同命运王建新,李凡编译15世纪50年代,古登堡在欧洲率先推出了金属活字印刷术,50年内,这种技术就在欧洲大大小小的商业中心流传开了。到1470年,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已经建起了14座以上的活字印刷所,接下来的短短10年中,印...  相似文献   

18.
在银川市贺兰县发现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简称《本续》),最近经文化部科技司鉴定,确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它对研究中国印刷史,特别是活字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具有重大价值。 《本续》是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1年9月在银川贺兰县拜寺沟西夏方塔中发现的,共9册,约10万字,皆为蝴蝶装印本。  相似文献   

19.
长远来看,信息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就像活字印刷最后引起文艺复兴一样,随着技术的工具化和平台化,信息浪潮将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传媒业的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
汉字承载着中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古有毕昇活字印刷,现有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汉字编排自始以来就是一种文化、技术、艺术含量极高的设计形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地学出版中,它的排版艺术虽然不同于期刊、杂志那样令人眼花缭乱,但同样能给出版编辑的内容带来艺术上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