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汉语名词的AABB复叠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名词AABB复叠式进行考察与分析。认为,从构造性质看,名词复叠既属于构形范畴,也属于构词范畴;既可以是重叠式,也可以是叠结式。从功能形类看,既保留了其基式的体词性句法功能,又衍生了一定程度的谓词性功能。从表义功用看,可以用于遍指与统指,也可以表示泛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2.
王永福 《都江学刊》2001,13(2):32-34
比喻和比喻义从表面上看都有打比方的特点,实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属于修辞学范畴,后则指词的一种意义,属于词汇学研究的范畴;前依赖于具体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性;后则是通过打比方而引申出来不同于本义的新义,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传媒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把报社所办网站称为“报纸网络版”,从词面上看,它是以报纸为主体,属于报纸范畴,从这种提法的背景看,它缘于报社办网站初期,传媒界相当一部分人对报纸和报纸网络版关系的模糊认识,即把报纸和“报纸网络版”混为一谈。报纸和“报纸网络版”在属性、特性、功能、表达方式、发行方式、传统方式、读对象、版面设置、受地域限制程度、管理机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两属于不同范畴;这种称谓也反映出传媒界对报社所办网站定位认识上的模糊性。将报社所办网站称为“报纸网络版”是不科学的,称为“报纸网站”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诚信既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法律范畴。在教学上,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来担负,而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由两门课组成,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独立的课程体系,使教师在教学中对法律和道德的有机联系关注不够,因而,诚信教育存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的现状,这也是造成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之一。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具有密切联系,从渊源上看,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法律诚信是一种法律制度的运行,需要道德支撑;道德诚信要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  相似文献   

5.
公益诉讼就是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从本质上看,它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它在特征和功能上和传统民事诉讼存在诸多不同,这就造成了它和民事诉讼法理之间存在紧张和冲突,但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这些紧张又是可以减轻和消解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培养人的个性个性问题,归根结底属于每一个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范畴,亦即牵涉主体的感受、本意、观点、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范畴。大阪大学娓田壑一教授认为,从“精神教育”的视点看,它至少包含下列基本要素:①强烈的爱好与丰富的感受性;②心绪安宁与自豪;③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学范畴有其独特性;从符号形态看,具有象喻性;从逻辑意旨看,具有浑化性;从动态演化看,具有衍生性;从理论旨归看,具有衍生性;从理论旨归看,具有功能性。这种“范畴特性”典型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审美思维和艺术把握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信箱     
中学生信箱黑龙江庞文军、江西黄绍营同学问:△日本为什么属于西方国家?从地理上看日本位于亚洲,当属东方国家,而国际惯例把日本列入西方国家,这是个政治概念。由于日本经济发达,属于西方工业国范畴。在两极对抗的格局时期,日本也站在与东方对立的西方集团,加之意...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应用写作的泛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我国应用写作的泛社会化朱涛应用写作的泛社会化(以下简称“泛化”),是指应用写作在全社会普遍、频密的运用。它至少应该包含三方面要素:从写作主体看,它成为社会大多劳动者的必具行为;从运用范畴看,它普遍使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面;从使用频率看,它在社会...  相似文献   

10.
语言视差是指语言对客观现实扭曲的现象。从认知角度看,形成意象的方式的不同及隐喻思维方式都可以引起语言视差;从语用方面看,人们为了避讳、礼貌或掩饰真实的目的也导致了语言视差的产生;从功能语言学上看,人们在感知世界时无疑会受到环境成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语言视差,语言的人际功能又使得语言视差的传播和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名词在非范畴化过程中,往往丧失了范畴属性特征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获得了新范畴的一些特征。这些非范畴化特征使得名词在非典型句法位置上的句法、语义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其他词类的句法、语义特征相接近,促使名词发生了功能游移。因此,名词的功能游移是名词非范畴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共时层面上对"真心"的句法功能和组合能力进行考察,发现"真心"不仅可当名词使用,也可当形容词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只将其标为名词不妥,应补充其用为形容词的用例。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词语组合里,相匹配的词语之间存在着制约与反制约关系。比如动宾结 构,动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名词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反制约于动词,它的次范畴小类的不同往 往会影响句法结构的意义。明确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至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事件名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事件名词是汉语名词的特殊子类。通过调查大规模语料库中原型成员的句法分布趋势 ,可以看出 ,事件名词所代表的事件范畴 ,认知语义为弱事物性与弱动作性  相似文献   

15.
英语名词短语的多项前置定语是指在英语名词短语的语法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修饰语置于中心语名词之前的语言现象。多项前置定语的排列顺序不仅有句法研究意义,而且具有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价值,研究者可以运用X标杆理论、语义聚合理论和顺序像似性对多项前置定语的排列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名词短语的多项前置定语在中英文翻译、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Parafoveal word processing was examined during Korean reading. Twenty-four native speakers of Korean read sentences in two conditions while their eye movements were being monitored. The boundary paradigm (Rayner, 1975) was used to create a mismatch between characters displayed before and after an eye movement contingent display change. In the first condition, the critical previews were correct case markers in terms of syntactic category (e.g., object marker for an object noun) but with a phonologically incorrect form (e.g., using 를 instead of 을 when the preceding noun ends with a consonant). In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orrect case markers in terms of syntactic category were used, creating a semantic mismatch between preview and target. Results include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parafovea-on-fovea effect on the preceding fixation, combined with a large effect on late measures of target word reading when a syntactically incorrect preview was present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killed Korean readers are quite sensitive to high-level linguistic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the parafovea.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动核结构,名核结构的研究比较薄弱.语义语法学理论认为,幼儿语言(5岁前)是人类语言的“内核.基于幼儿话语标注语料库,考察了幼儿名核结构语义关系模式的发展轨迹,即成长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名核结构对应的语义关系模式的复杂化,由三岁18种模式到四岁26种、五岁的35种模式;一是各年龄阶段相对应的同一语义关系模型的复杂化.名核结构语义成长性的考察,不仅丰富了句法语义理论,也为语义网络建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管"字不仅具备名词、量词、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介词、连词、助动词和语气副词等用法。该论文首先对沈丘方言词"管"同时具有的以上这七种词类举方言实例进行论述,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及相关文献资料,试图梳理出名词"管"虚化成了动词、语气副词的过程。名词"管"的语法化,主要经历了"名词>动词>副词>语气副词"这样一个过程。同时,"管"的语法化动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促成名词"管"的语法化,语义的变化、句法位置的变化以及隐喻模式、降类原则都是"管"字语法化的重要动因和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宾语前数量词的出现与否会对一些句法结构产生制约。有些宾语前如果没有数量词,句子就不能成立或不自由,而有些句子的宾语前却排斥数量词。从这些句子宾语的指称来看,有的是定指的、有的是不定指的,还有的属于无指。但不管哪一种指称情况,名词宾语前数量词的出现与否都与其在篇章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以数量名形式出现的宾语常常会充当后文的主题,数量词把名词宾语前景化。突出其指称的对象在话语中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词组附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构词方法。东安石期土话中的词组“咑”可从类别、功能及与普通话词的对应三方面进行分析。类别上,“咑”尾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量词词尾;双音节“咑”尾词与普通话词之间有六种对应关系;功能上,“咑”尾不仅是一个构词的后缀,而且它具有附加性的词汇意义及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