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职类节目已成为研究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绕不过去的一个类型。基于此,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等方面,试析中国求职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叶芳 《报刊之友》2014,(9):113-114
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研究对象,对该节目的模式、卖点、制作等方面的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亲子类节目在节目定位、节目形态、节目嘉宾、节目受众四个方面的演进,指出亲子类节目将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节目形态迎合多屏时代,二是精准营销盈利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赵晗  李军  徐冉 《今传媒》2020,(2):101-106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科教类节目其特有的功能性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内容传播的媒介逐渐多元化,媒体融合大势所趋。在新的环境下,观众对科教类节目的诉求从单一的功能性转变为功能性、思想性和娱乐性并举。文章列举并分析了科教类节目的演变历程和现状,包括基于"科教内核"演变而来的"新型"文化综艺节目、具备娱乐性的知识付费节目等多元化的节目形态。从打破原有节目类型壁垒、分众传播多元化的节目内容、寻求有效商业资本助力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探讨了科教类节目未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5.
在数量众多、有不同表现手段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中,老年生活服务类节目是更具个性色彩的节目形态,也因此区别于其它生活服务类节目。它的服务对象直接指向老年收视群,触及的层面看上去窄小,但其内容却是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6.
基于观众对法制类节目的需求,大量法制节目出现在影视载体中,满足国家法律体系普法要求,满足了观众求知、探索和娱乐的需求,但从近几年法制节目形态来看,同质同类现象,娱乐性过强、缺乏道德底线等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美国气象频道自上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经历多次改版,无论从节目形态还是创新方式上对中国的气象资讯类节目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比最近一次美国气象频道改版前后在节目设计、形式创新和技术手段提升的异同,结合中国气象资讯类节目现状,对气象资讯类节目如何在内容样态、生产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升级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汪春荣  王倩  李月 《视听界》2009,(4):111-112
顺应讲坛类节目形态广受关注、历史人文类节目题材深入人心的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热潮,高淳电视台认真研究论证讲坛类节目在区县台开播的可行性,借鉴吸收此类节目在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准节目内容选题的切入点,于2008年11月7日在南京市区县率先推出了一档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质、又被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讲坛类节目——《话说高淳》,以演播室讲座为主,辅以解说、画面、字幕等多种电视元素;以高淳方言为演讲预言,以地方文化名人为主讲成员,  相似文献   

9.
吕萌  丁一 《视听界》2006,(1):17-18
“真人秀”是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从电视节目理念看,以前的电视节目纪实类节目与虚构类节目的区分非常明晰,而在“真人秀”节目中,这种界限已经被打破,它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的综合体;从节目形态看,“真人秀”节目广泛吸收了电视剧、纪录片、益智类节目等多种节目样式。真,体现节目纪实特色;人,是节目的核心;秀,是手段,意味着节目需要靠虚构的规则来完成。火爆2005年整个暑期、余波未平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使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进入了一个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特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杨艳喆 《传媒》2014,(8):63-64
正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为观众所熟悉,作为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节目形态,无论是从节目的数量还是节目观众的收视情况来看,都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种主流形态。从《超级女声》开始,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在荧幕上大放异彩,其他类型的各种真人秀节目也应运而生,节目的内容逐步升级,节目类型从单一型向多元素复合型发展,播出的时段逐渐趋于黄金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主持人在电视真人秀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  相似文献   

11.
李晓盼 《东南传播》2018,(8):132-134
文化类节目是我国节目形态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具有价值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在社会功能方面,文化类节目对中华文化、受众和媒介生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诸如文化类节目助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匡正过于娱乐化的媒介生态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流行性的文化生产削弱文化深层意涵等负功能.在价值观引导方面,文化类节目从节目内外出发,从线上线下立体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视节目的创新繁荣让中国电视制作进入了升级换代的时期.在受众需求、媒体竞争和收视率指标等多重力量下,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典型电视节目,如电视情感类节目、电视养生类节目、电视法制节目、真人秀节目等节目在策划中存在一些侵权现象,本文从节目类型、侵权方式、节目对象、侵权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话题作出宏观分析,并简单探讨在策划中避免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评价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轨迹过程,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和模式应该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在新的法制进程和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并孕育着新的节目形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健康资讯类节目发展到今天,以其精致的节目内容、丰富的专家资源、独特的解读视角、实用的科普知识深受观众的喜爱。然而,此类节目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分析健康资讯类节目的发展过程,剖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健康资讯类节目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行明 《视听界》2006,(3):74-75
法制类节目目前在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中已经成为主流,从过去单一的栏目到现在的频道,法制节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与其他节目类型相比,法制类节目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转换,是目前电视节目中成长比较快的一个节目类型。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制类节目有如此快的成长速度呢?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法制类节目本身的叙事载体——案例与电视叙事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鲜活的故事法制节目或栏目中的叙事载体——案例,对电视栏目来说是相对具有故事感的,因为在一个案例里,其先天就具备了叙事所需有的基本元素,对于电…  相似文献   

16.
程章芳 《传媒》2012,(10):42-43
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方电视媒体纷纷推出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至今已十多年。眼下,不少地方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存在后续乏力的问题。在新媒体和电视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原本以深刻、广博见长的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节目形态老化、观众忠诚度降低、节目市场份额遭挤压等诸多问题。而对于地方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来说,由于制作经费较少、嘉宾分量  相似文献   

17.
刘忠波 《视听界》2008,(1):86-87
中国科协在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发现,电视已经成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比例达到了82.8%。科技信息在电视上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科技类节目。科技类节目主要指以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为内容的节目,包含了科技类纪录片、科技类新闻、科技专题类节目等多种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8.
广播的情感类节目参与方便,又以情感、家庭、伦理事件等为主要内容,贴近老百姓生活.从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看,收听广播的人群中,有大约40%的人固定收听此类节目.但广播情感类节目易流于简单肤浅,或者煽情有余、内涵不足.只有不断创新,提升节目品味、拓展服务之路,才能够突破上述发展困境,打开新局面.在这方面,河南电台"陈思的夜空"节目近年来作了一些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电视科教节目通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传播途径,将科学信息(包括知识、常识、经验)进行艺术处理,通过电视终端等多媒体传播平台传递给受众. 从传播内容来看,电视科教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节目题材包罗万象.从传播方式来看,电视科教节目既继承发扬传统媒体优势,又借助新媒体平台,把科学知识经过艺术加工,力求将通俗、有趣、有丰富画面感和互动效应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电视科教节目是集科学性、艺术性和普及型教育于一体的大众科教类节目.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十几年前电视屏幕上出现法制节目至今,它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法制类节目能有今天的影响力和规模是来之不易的,但同时,它也面临着今后如何发展的严峻问题。   电视法制类节目有着焦点类节目不可替代的优势。焦点类节目一般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深入调查,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做到对众多社会问题较全面的分析。焦点类节目有时也在向法制类节目靠拢,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法制节目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节目形式。   1999年对于电视法制节目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全国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许多电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