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89-92
针对大型Y型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问题,以福州市华林路-六一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结合交叉口信号控制相关成果,对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信号相位相序、信号配时等进行设计,建立了大型Y型交叉口二次停车模型,并应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交叉口交通运行进行评价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停车控制方式后,交叉口的车辆平均延误和车辆平均行程时间均有下降,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交叉口交通系统分析方法的不足,构建了一个广义随机Petri网的城市十字路口交通系统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城市交通的动态性和随机性,并依据仿真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性能分析,以仿真结果论证了公交优先策略的合理性,提出使用Petri网作为模拟设计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改进高峰时段公交车通行率,解决了动态研究分析系统指标求解繁琐的问题,对城市交通管理、建设规划及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斌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4):145-148
在对基于Petri网建模道路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利用智能算法优化交通信号时会存在一定滞后性,主要原因在于智能算法运算效率不高,以及道路车辆产生的一些随机因素等。因此,使用Petri网对交叉口进行建模并模拟车流产生,并运用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道路车流量进行预测,用于弥补因车辆随机因素或使用智能算法造成的时滞。改进算法采用SVM回归对利用卡尔曼滤波产生的误差进行拟合与预测,用于补偿卡尔曼滤波算法产生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VM回归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对车流预测产生的总误差比传统卡尔曼滤波预测误差降低了6个百分点,证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车流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Y型交叉口的交通问题,以Y型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Y型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方法对交叉口交通设施、信号控制参数进行设计,以避免各向左转车流之间的冲突.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Y型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前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控制方法能够减少车辆延误,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直观评价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服务水平,建立了一种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延误计算模型.首先根据车流运行状况,将车辆在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内的延误分为入口道延误与环道延误.针对车辆在环形交叉口入口处的运行特性,结合HCM2010中的延误计算方法分析入口道延误.通过分析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的车流冲突行为,运用车队法,计算得到不同转向车流在环道上的延误模型,进而建立了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延误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实测数据标定仿真参数,利用软件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该模型相对误差为10.1%,满足精度要求.因此,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直观体现环形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可为环形交叉口控制方案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传统信号灯控制模式下交叉口物理空间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无信号灯交叉路口交通管理模型.将交叉口划分为互不相交的物理空间路权资源,采用时间自动机模型描述每辆到达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动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将交叉口内所有车辆的时间自动模型耦合在一起生成系统模型,在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最大化交叉口通...  相似文献   

7.
在确定的突发事件危险区域与疏散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态仿真与路网优化的疏散区域确定方法.该方法包含3个模块:运用车道反向设置与消除交叉口冲突综合策略,对疏散区域内的路网进行优化;应用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动态疏散仿真模型,对待疏散车辆在疏散区域内路网上的动态运行状况进行模拟,获取临界交叉口车辆到达的估计值和待疏散车辆离开危险区域的时间,并对当前疏散区域范围的设置进行反馈;基于疏散车辆到达临界交叉口的状况,计算临界交叉口延误,并将其作为该交叉口是否仍旧为下一次迭代的临界交叉口的判定值.通过迭代,疏散区域范围逐渐扩大,最终确定合理的疏散区域与区域内的路网优化方案.应用上述模型与迭代算法,基于南京奥体中心周边停车设施、道路网络分布与道路基础设施现状调查,获取疏散状况下的疏散区域与路网重构方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Petri网的电力系统故障域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Petri网方法应用到电力系统结线分析中,建立了变电站结线分析的Petri网模型,此模型同样适用于电力网的结线分析,可快速、准确地得到电力网的子系统,从而确定无源子系统为故障区域。通过对一模型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用本文所提出的Petri网方法,能够准确地得到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并找出无源区域,得到故障区域。  相似文献   

9.
基于DD-RCM和时序Petri网提出一种优化电厂故障管理系统方法.用DD-RCM方法建立电厂故障管理系统的模型,并根据对应规则将电厂故障管理系统的DD-RCM模型转化为相应的时序Petri网模型;再根据Petri网模型确定出各种活动之间的选择、冲突、同步和并发的关系.进一步用关联矩阵的重组算法对各种关系加以描述.然后用简化规则结合冲突表和同步表对Petri网模型进行简化,实现对电厂故障管理系统的优化.最后基于时序Petri网的时态逻辑证明了简化Petri网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过饱和区域的信号控制问题,基于宏观基本图理论研究过饱和区域的边界信号控制策略.首先,通过VISSIM仿真软件构造特定区域路网的宏观基本图.然后,根据宏观基本图确定该路网所能承载的最大累积车辆数.基于路网可承载的最大累积车辆数建立区域边界交通信号控制策略,通过监控路网车流输入量、路网内总车辆数以及路网流出量,调整路网内边界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最后,针对虚拟路网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设计3种流量需求方案对控制效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边界控制策略实施后路网的驶入驶出量大大提高,路网能够维持较大的通行量;同时,边界进口道的排队长度得到了合理控制,且路网的平均停车次数、平均延误等指标均得到了改善.因此,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边界信号控制策略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过程,并利用Petri网对这一过程中事件的异步、并行、冲突等重要特征进行描述,并实施分析、研究,对数据处理算法予以优化,最后给出了基于Petri网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2.
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在车道流量预测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国内外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无检测器信号交叉口车道交通流信息难于获取的情况,基于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之间的相关性,综合应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预测单点无检测器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流量.首先应用聚类分析将单点无检测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道与有检测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道交通流量进行聚类,然后在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随机选取车道交通流量样本运用逐步回归法预测单点无检测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道流量,此方法经过南京市的具体车道流量数据验证.此类问题的解决,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以及交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停车线法建立了多相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并对直行车道和左转车道均为一条以及直行车道为2条而左转车道为一条这2种常见状态下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简化,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主要和信号周期长度、相位配置、交叉口几何设计和车辆跟车时距等因素有关.考虑车辆到达率时的信号周期长度和相位配时设置问题,建立了基于各相位剩余时间均衡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确定出信号周期最佳时长以及各相位时长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所建立周期和相位时长的计算模型较现有的模型更简便实用.最后,选取了一个实际的交叉口,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其周期和相位时长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是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问题,通过建立相邻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对两个相邻的交叉口的配时优化,减少交叉口处的停车与延误,最后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长江西道与天山南路和长江西道与贺兰山路两个相邻交叉口为优化对象,利用服务水平与平均延误时间关系表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不仅缩短了两相邻交叉路口的信号周期时间,同时还减少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降低了平均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达到了配时优化的目的,两个路口的各相位服务水平均有提高,比Webster模型优化的结果改善地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汤晖  倪艳明  罗强 《考试周刊》2010,(24):158-160
在交通波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作者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创建了交叉口类、信号灯类、车辆类等信号交叉口的停车波和起动波的仿真系统,给出了自动和人工控制两种模式的停车波和起动波的仿真演示,能够直观地观察信号控制下停车波和起动波的产生过程。在仿真结果中,给出了仿真条件下交叉口的排队车辆的拥挤持续时间、消散时间、最大排队长度、拥挤车辆总数等参数的统计方法,为交通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基于连续Petri网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采用层次化的建模方法,首先构建整个交通网络系统的大框架模型,然后对其构成的关键要素——交叉口给出细化模型。交叉口模型清晰地描述了各个方向的交通流在道路交叉口处的转向行为和转向延误信息。体现路段阻抗和节点阻抗的时延因素的引入,使得模型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交通网络的动态特性,为后续动态路径的诱导和交通控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有混合交通流特征的行人二次过街交叉口,考虑不同信号相序对交叉口交通参与者的影响,选取信号总损失时间、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平均信控延误最小作为信号相序的优化目标,建立行人二次过街交叉口信号相序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交叉口案例进行验证,得到考虑交叉口综合交通效益的最优相序,与现行交叉口相序方案相比,损失时间减少1.86%,机动车延误减少1.43%,行人延误减少10.43%。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的交叉口车辆检测和跟踪方法,以道路交叉口行车区域为检测区域,将车辆检测和跟踪分成独立的两个阶段,并使用背景差法检测车辆,接着使用置信度指标进行车辆跟踪。该方法使用广州大学城两个道路交叉口的视频进行了验证,车辆检测和跟踪结果的精度都达到94. 49%以上,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基于无人机视频的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具有实施方便、快速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为道路交叉口车流量调查提供了新方法,可以用于道路交通的实验教学、科研及生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 Petri 网及工作流的基础上,讨论通过扩展 Petri 网的关联矩阵方法对工作流网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思路。针对传统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说明运用扩展 Petri 网对采购业务工作流进行结构分析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衔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信号的出口匝道衔接交叉口控制方法.分析流量流向分布特征,构建衔接区域换道延误计算模型;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预信号上游排队长度和排序区长度模型;考虑主信号配时参数约束和排队长度约束优化,得到预信号配时参数以及预信号设置位置.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预信号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衔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车均延误.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左转交通比例、交通流及匝道衔接段长度对模型的影响,证实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