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提出了“培养完人”的思想,“培养完人”不仅仅是对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丰富,更是身心协调的全面发展。“完人”成为终身教育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而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完善过程中,“完人”思想也具有特殊与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解读“完人”思想出发,探讨该思想对终身教育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文学家哈伯·李于1960年发表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作为一本被美国大部分公立学校定为教学用书的文学经典,学者们的研究多以家庭教育与人性呼唤为视角。本文尝试通过一个全新视角,即通过对书中人物“完人性”的分析,论述现实行为主体都具有一定的“完人性”且“完人性”中亦有不可避免的“道德盲点”,并由此对教育中的“完人逻辑”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承认教育对象“道德盲点”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摒弃教育评价中的“完人逻辑”。  相似文献   

3.
“文革”中有一种荒谬的逻辑:“大前提,有完人存在;小前提,你不是完人;结论,须忏悔改造”。此即“完人逻辑”。“文革”已是历史,但“完人逻辑”式的思维方式并未消亡,在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完人逻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教育目标上,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完人”,即把人类理想中一切优秀品质集中在榜样的身上,使他毫无瑕疵。尤其是近年来,各级树立的英雄模范形象是清一色“圣人”。这种情况也表现在对学生质量的要求上,我们按培养文学家的模式教语文,学生能用华美的词藻描述一个虚拟的故事,却不能简…  相似文献   

4.
“文革”中存在一种荒谬的逻辑:“大前提,有完人存在;小前提,你不是完人;结论,须忏悔改造”。①此即所谓“完人逻辑”。“文革”早已成为过去。然而,“完人逻辑”式的思维方式并未消亡,其表现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评价中屡见不鲜,甚至习以为常。它已成为妨碍人们正确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顽石。教育目标。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超人”、“完人”。即把人类理想中的一切优秀品质集中在榜样身上,使他成为纯粹而毫无瑕疵的人。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对英雄模范的抽象神化上,也反映在培养学生模范和对学生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文科学教育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高等学校管理要研究人教育、科学教育,努力实施“完人教育”,培养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完人”。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正在推动教育的又一次深刻转型:从“定向专业人材的培养”转向“完人教育基础上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完人教育即香港教育界对liberal-arts education的中译;相当于我们理解的人文教育)。同时,新经济还为新型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新型社会交往条件——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正在推动教育的又一次深刻转型:从“定向专业人材的培养”转向“完人教育基础上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完人教育即香港教育界对liberal-arts education的中译,相当于我们理解的人教育)。同时,新经济还为新型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新型社会交往条件——互联网。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育观用“完人逻辑”来界定好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现代教育应打破“完人”的神话,倡导常人逻辑的人性化的好学生观,即“好学生=基本素质 特长”。  相似文献   

9.
在洪堡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有修养的“完人”。因为科学是最适合培养“完人”的材料,所以大学是科学共同体。由此,为了培养出“完人”,“由科学达致修养”是大学教学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学教师应是学者,大学教学内容要围绕纯科学设置,大学教学方法要实现“教一研一学”的统一。可见,创造理性是洪堡大学教学思想的规定,这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也成就了柏林大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完人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 ,而不是造就只有科学技能而缺乏人文素质或只有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的“半人”。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导致科学教育的强盛和人文教育的衰微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强化了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因而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上出现了失衡 ,成为一种培养“半人”的教育。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施完人教育 ,就必须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 ,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恩斯坦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目标。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重要的区别,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实现了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课程目标是有效进行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保障,能否科学合理的制订成人教育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成人教育课程理论与实际的发展。本文通过学习与研究"泰勒原理"及其经典的目标模式,以探索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对如何确定教育目标这一过程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学派存在不同的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研究,其中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及其修订版对教育目标的实践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教材编写者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认真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使用比较标准的目标动词。美国教材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叙述,既有目标动词+内容方式,也有问题方式和叙述方式,这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市62所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调研,发现学校育人目标存在制定过程缺乏合理性和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提高育人目标制定过程的参与性、民主性,需要在构建育人目标的定位上体现可行性、独特性以及与时俱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宗旨"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含革命根据地教育宗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这对有关“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之类概念的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对这些概念的抉择给予了必要的揭示,因为毕竟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战略地位与新的奋斗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把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更加突出全民教育目标,更加突出教育质量目标,更加重视教育系统的功能目标,更加重视教育的现代化程度。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理性的教育目的和现实的教育目的,我国通过教育文件确定的理性教育目的,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代表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但我国现实的教育目的与此相去甚远。这里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制约与影响,促使我国现实的教育目的走向理性,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资源的意义就在于为学校目标的实现服务,从某种程度讲,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价值实现过程。但要在纷繁复杂的学校教育资源中选择出完成某项具体教育任务所需的最佳资源,必须遵循目的原则、效益原则和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9.
政策、公共政策、教育政策一脉相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策是组织或个人为未来的目标任务制定的一种计划、纲领、准则,公共政策是一个国家或政党为每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制定出来的纲领性、计划性、指导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教育政策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制定出来的,用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的某种持续性、纲领性、计划性、指导性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转型期使教育目的呈现出独有的特殊性,教育不应只拘泥于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应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通过对中国教育目的诸种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教育目的的嬗变,探索兼顾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