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新概念。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应该体现教育价值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文章全面分析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确立“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优势,以期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目标,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党建育人等有效路径,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并通过德育管理系统、德育运行系统及德育评价系统的建立,充分激活各种机制要素,创新高校思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真正卓越的工程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要把加强实践育人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以实践育人为引领,着力构建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卓越工程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卓越工程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解决好为谁办学、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育人的问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紊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必须着眼于国际国内大局,正确审视和解决影响师生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大纲》明确将国防教育、学生军政训练纳入高校德育大系统,中央16号文件也将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作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把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的新理路,为新时期研究高校国防教育构建了一个全新视界。全面梳理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研究现状,既是有效发挥高校国防教育“国防”和“育人”双重效益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今年是中央"16号文件"实施5周年,回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走过的5年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省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强化"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全员育人、伞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8.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2):I0001-I0004
中央财经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创办的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长期起来,学校秉持“以人为本,求真至善”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围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育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确立“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优势,以期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目标,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树立“三全育人”的办学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黎明 《中国德育》2004,(12):17-18,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为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应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德育生成的逻辑样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成哲学认为,世界万物是永恒的发展变化和动态生成,在生成哲学的价值理性范导下,大学德育蕴含先验概念和认知图式的双重建构过程,德育生成的价值建构与意义阐释并非混沌无序状态,而是遵循德育生成的逻辑框架。"符号认同"德育生成愿景是价值判断的同质逻辑和事实判断的异质逻辑的有机统一,大学生"符号认同"的德育生成要统摄于德育符号"编码-解码"的生成机制和运作逻辑中,并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建构着动态生成的效能方式和意象性的符码关系。现实运作中的德育出现了"非线性"偏移的"本源性危机",浮现出外在严苛与内在虚妄的价值偏移,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大学生德育实施的价值悬置和实践流弊。全媒体视域下"符号认同"的德育实践需要大学在境遇权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生成理路,并形成大学场域中"政治-符号-德育"的生成共同体,最终趋向于大学德育的"异托邦"。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惠君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154-156,148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的日益网络化、信息化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如何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地思考.树立德育首位的教育观念,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确立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由于受国内外大气候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影响着人才建设的质量,也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必须强化五种意识。即:时代意识、队伍意识、投入意识、活动意识、考核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校”是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德治校”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要突出师德建设,要构建网络德育的新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德育规律,开辟德育新途径,提高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德育立体化实现途径从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家庭、校园、社会教育相结合,全程德育与定点德育相结合四个方面入手,以期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的德育状况及形成,进而阐明对高校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试图运用"德育新观念"的基本理率提出可实施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高校德育教学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围绕德育教学的改革实际,通过对探究式教学法内容的分析、研究,以及对探究式教学方法实施的途径探讨,促使高校及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参与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要达到在纠正自己以往不良道德行为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对高校德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高校德育工作应该面向世界。高校德育只有主动树立开放的观念,科学建立运行机制,积极深化德育内容,切实采取有效形式,才能适应入世后开放的教育和开放的社会,实现新形势下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大学外部德育环境 ,向人们提出了对当代大学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的要求。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大学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但是 ,在大学德育的传统定位中 ,“学校人”与“社会人”往往发生着裂变。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选择之一就是使“学校人”与“社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而二者统一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大学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导师制”是指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交往主体介入学生的生活,并与学生作真实的教育性交往,在交往中关怀学生德性生长、促进学生的德性完满的道德教育制度。在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弥补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性交往的不足;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完满;可以提高大学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