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郭岚  张祥建  曾燕波 《科学学研究》2007,25(Z2):261-267
从模块化的微观结构出发,分析高科技产业模块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主要包括兼容性风险、网络性风险、生态风险、信息风险和锁定风险,这些风险影响着模块化产品的市场结构和收益特征,阻碍着高科技产业的升级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集群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创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剖析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过程,提炼出复杂产品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模式--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模式,分析总结了该模式集群创新系统的三个特点,最后归纳出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集群所拥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12):47-52
从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对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出发,探究模块化—知识流动—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块化对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性知识流动和显性知识流动分别在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在组织模块化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仅有显性知识流动起到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未能得到证实。据此,提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和复杂特性,采用供应链视角考虑区域中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根据船舶制造产业的特殊生产过程,论述区域中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3个方面特征:需求拉动、复杂网络和核心企业。基于单一供应链构建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基本网络模型,解释供应关系下基本网络中的企业链接;基于交叉供应链构建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多重网络模型,论证模块化导致的网络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说明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有向加权网络特征、无标度网络特征和层次网络模块特征。  相似文献   

5.
惠丹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25-26
从分析模块化的机理入手,引入了模块集群这一概念。通过分析一般产业集群存在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风险,揭示了模块集群独特的创新和风险化解机制。模块集群集聚各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将各能力要素协同在一个无形的网络平台上,通过不同组织模块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使成员企业共享模块化经济,增强自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一个理论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路径依赖及锁定等风险。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集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能否突破路径依赖、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的问题。提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一个理论构架,从三个层面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索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组合模式,进一步拓展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组合模式宏微观的系统性研究。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基于2013—2021年相关专利合作数据,构建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络,宏观上分析整体网络特征与创新组合模式变化趋势,微观上通过个体中心度分析掌握核心主体。结果发现: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技术创新合作生态系统;创新组合模式由链式化结构向模块化结构再向集群化结构演变,产学研组织创新合作模式是主流力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体现出巨大优势,但处于网络中心的多为企业。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链式、模块化和集群化生态性创新组合模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赖磊  王济干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85-86,90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模块化对于当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模块化理论在产业集群研究中同样得到了应用。适应模块化产品设计的产业集群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大企业(领导企业)为主导的集群模式。一种是中小企业为主导的集群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特征、信息流动方式和系统设计规则的确定等不尽相同,并且不同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创新的能力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群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载体,集群模块化为企业集群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基于模块化企业集群的核心要素和SOA的核心思想、分层模型,提出了基于SOA的模块化企业集群体系,从业务层面、组织、业务和技术实现四个角度分析了该体系的构成,并提出了该体系的构建方式,尝试将该其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东莞长安模具专业镇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内模块化分工和制造实现产品的模块化分解与集中,为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提供了获取模块化红利空间。然而,产业集群内模块化主体设计、生产的各模块组件如何在整体资源能力、通用共享性、兼容性等特定约束情景下实现优化组合直接影响到模块化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借助多目标决策方法,模型化产业集群模块化制造中的这一技术经济问题,为在既定约束下获取最大模块利好提供量化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是各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集群风险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发展则是规避风险的根本。因此,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力,对维护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持续创新力、人才集聚力、市场应变力、风险防范力、协同竞争力和集群文化力六个方面评价。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块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中模块化生产方式比较普遍,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掌握着关键模块,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是模块制造商,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从属于跨国公司.模块化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受制于跨国公司强大的买方势力和自身创新体系的欠缺.为此,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突破应主要关注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创新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生产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其后发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纯洪  吴迪 《科学学研究》2008,26(4):754-758
 模块化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是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的。与信息产业相比,产品结构之间的硬连接、外形及内部构造设计的复杂性,以及用户对兼容的需求不足等原因,使得汽车产业模块化程度相对较低。但随着模块化开发与制造外包的发展,近年来汽车产业模块化趋势非常明显,这对于后发展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将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4.
胡敏  徐明华  朱康对 《软科学》2007,21(1):109-112
探讨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在企业集群中两者的相互作用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并结合温州打火机集群的发展历程加以证实。研究表明:以行业维权和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各种创新在推动集群从初期发展到进入国际竞争舞台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集群企业未来发展及在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要重视技术提升与知识产权战略并举。  相似文献   

15.
模块化背景下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追赶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块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模块化背景下以我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产业技术追赶问题.从产业模块化的原理出发,指出产业模块化的发展推动了产业技术系统的层级化发展,提出基于“关键模块层”的技术平台概念,指出了不同层级技术具有协同发展的特点;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是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双重追赶,并明确了技术能力同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模块化产业技术的不同发展模式,对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机理进行说明.以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技术发展为例,详细分析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界定基于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内涵;设计其创新集群网络的结构;提出创新集群网络的发展模式以及演化路径;探究如何依托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政策措施,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系统分析法,将集群政策体系分为5个政策子系统,构建因果关系图,揭示各子系统中关键政策要素对集群发展效应的影响路径,据此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上海集群政策系统为例,探讨各政策子系统中关键政策要素对集群产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促进风险投资政策等八项政策的影响较显著,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应予以关注,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作为中国的紧缺矿产,铬资源的供应安全关系到不锈钢产业的稳定发展。对当前中国铬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识别其在供应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程度,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治理建议。为此,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6年中国和全球的铬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价格、回收率及国家风险指数等数据,从资源、市场和政治三个维度选取评价指标,对供应风险进行直观的量化分级评价。供应风险主要体现在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二次回收水平低、市场话语权较弱、进口集中度高和地缘政治风险大等6个方面。结合风险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风险治理建议: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参股开发矿产资源;加大对含铬废品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加强对不锈钢废料的熔解技术研究;国家对铬资源进行必要的储备,稳定市场预期,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的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5-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及其各行业的集聚度进行精确的度量。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越来越高,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高技术产业集聚梯次发展的特点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此,要引导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