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晓红 《大观周刊》2012,(20):223-223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要遵循美毕的有关原理,通过创设美的数学气氛,再现美的形象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蒙,特别是要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加强美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市美素质,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  相似文献   

2.
王菲 《大观周刊》2011,(24):117-118
英语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我们把艺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美育的内涵,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并能获得很好的美育效果。艺术教学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可以以美启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美育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美健身,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通过审美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把大学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职业,而且这种认识越来越普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本身也出现了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其突出表现为“重智商、轻德育”。对智育又重“专业”轻“基础”,好像社会上、工作中急需什么…  相似文献   

4.
刘娅 《大观周刊》2012,(21):177-177
生活中处处有美,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既不是灌输者.  相似文献   

5.
袁奇印 《大观周刊》2012,(9):233-23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培养的。美育不仅能完成对学生"淳风美化"的美育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对引导学生走上爱祖国、爱科学的道路更有特殊意义。历史教育中的美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涵盖了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社会实践法、直观教学法、衬托比较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做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6.
杨金莲 《大观周刊》2013,(12):139-139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标对学科教学的要求。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应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观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使语文课堂成为一座审美教育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赵卿兰 《大观周刊》2011,(14):58-58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和艺术享受的过程。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各类阅读资源,对于学生而言是多方面学习文化的一个场所,随着近年高校教育思想的转变,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性更加丰富,图书馆开始向着美育的方向展示其独特的作用性,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对不同种类书籍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美育智能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发挥图书馆的美育智能奠定基础,助力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芳 《大观周刊》2012,(26):157-158
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美育素质,借助实物感受美的内涵,发展美的语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述课文所展现的美;创造情境,以情感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王琳 《图书馆学刊》1995,17(3):11-13
浅议图书馆的美育功能王琳(解放军农牧大学图书馆)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  相似文献   

11.
李艳艳 《大观周刊》2012,(24):324-324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还可以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比较高雅的生活态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王景琴 《大观周刊》2013,(6):278-278
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存初中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友章 《大观周刊》2011,(28):127-127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真、善、美高尚情操的重要教育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马叶飞 《大观周刊》2012,(46):293-293
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课程.将美育融人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将美育融人学校教育垒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将美育融人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崔书梅 《大观周刊》2013,(4):254-254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内涵”。 一、中学化学美育教育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人才 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人类需要美育,它是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是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美育与图书馆的结合,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想的实现。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理论修养。图书馆是读者进行美育的教育基地之一,对读者的美育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美主要蕴涵在形式美、文献美及其服务美之中。  相似文献   

17.
刘婧 《大观周刊》2012,(11):217-2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我们根据这些理念,现就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美育的途径和方法,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李全 《大观周刊》2012,(13):266-266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郝小丽 《大观周刊》2011,(44):232-232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高品位的审美修养,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其次要善于运用美学观点把生物学教材中有蕴涵美的知识进行解构,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再次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雷宇 《大观周刊》2011,(15):249-249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主要任务表现为三个方面: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审美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训练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下看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