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素质教育的特点之一——教育整体化也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转化后进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脱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结合教育实践,谈谈我对转化后进生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只有适应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整体上有效。要面对个体,承认学生差异,继而面向全体,力争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鄢清 《伊犁教育》2006,(1):33-34
初中英语教材每一单元后的英文诗歌短小精焊、朗朗上口,不仅能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去探索英文中的奥妙;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歌欣赏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外阅读。它们的词汇量丰富和词义的蕴含。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在教学中我是通过第一阅读整体感知:第二通过欣赏,拓宽知识面;第三通过诗文欣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兴趣:最后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只有适应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整体上有效。要面对个体,承认学生差异,继而面向全体,力争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5.
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比较差。最突出的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严重参差不齐,好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120多分,差的只有40分左右。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整体优化,应该提倡“面向学生,按需教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张军 《青海教育》2003,(10):49-49
整体教学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接受,“小整体观”是指教师应对一堂课、一个单元、一本书的教学。“大整体观”是指教师以“小整体观”教学为基础,并将其贯彻于初中或高中整个学段的教学过程。优秀的英语教师,注重把握每一堂课“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一学期乃至一个学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以课文为整体,即每课都必须涉及听说读写素质能力的培养,但又有所侧重;第二以单元为整体,挖掘学生潜能,贯彻呼说读写过程;第三以学段为整体,注重学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丁鹏  卢华清 《山东教育》2014,(1):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宾验小学以和美教育理念为指导,积议探索实施和美教学法,通过整体建构教学活动和知识体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主体,倡导以美启智,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愉悦、多元发展。一是整体建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感能力十分重要,在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时,应该强调积极主动的理性参与,而且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素描教学阶段中去,虽然,在第一阶段中整体意识的训练所达到的标准有所不同,但只要坚持这种从低级的整体意识到高层次的整体感知能力的反复训练,就能发挥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我校早在1994年就实施了“创造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提出“着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办学理念,赢得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一套试题中的化学实验题考查的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的检验,是一个实验设计题,取材常规,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背景材料。这说明试题起点低,但是对能力的要求并不低,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及过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认识,即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体思维能力,方可顺利解答。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实验装置的连接,装置中每一部分实验仪器的作用以及一些仪器中要添加的药品,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居于中间位置,前承小学后启高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初中的写作指导就要充分关注学生在结束了小学学习后形成的基本学情,又要为高中及其以后奠基。同时,遵循课程设计的整体化原则,要对初中三年的写作指导进行通盘考虑、顶层设计。再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特点,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助力学生形成不同的风格。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多年教学经历,笔者探索出了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整体思路并形成了具体的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幸福的德育是一种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内在追求与发展的德育。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需要对现行学校德育进行反思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科中的每一个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同时又是后续知识的学习基础,旧知与新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整体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是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首推读。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一直把"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实实在在发展每一个人"作为办学理念。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学校整体工作,时时、事事以学生和老师为出发点,倡导"给教师搭建一个平台,为学生铺就美好未来"。作为南京市最早的课改基地之一,学校创建小学新型体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思路,使艺术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多年的教育探索中,学校过硬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6.
杨海文 《河北教育》2002,(10):43-43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依赖性比较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就要做好“导”的工作,让学生有一个自学的空间、目标和框架。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三步整体教学法”,即集基础学习、阅读训练、写作运用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方法。一、基础学习(即字、词、句的学习)1.强行记忆生字。小学生大脑较活跃,记忆力强,根据这一特点,可采取强行记忆生字法,即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一般每10个生字为3至5分钟)记下所有的生字,然后听写检查并指名学生板书。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注意力集中,一般情况下,绝大…  相似文献   

17.
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学习知识,让每一知识都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在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段或整册书的知识结构;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及时回归到知识的上位系统。  相似文献   

18.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科学、高效和优质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教学工作实现优质要求的基本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为此,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深化、细化、强化。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握学生成长过程,重视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起始学科、起始年级、薄弱学科、薄弱环节的管理,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中心放在提高学生素质上,放在提高质量上,力求教学效益最大化。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整体构想] 全文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诵读为主线,每课时突出一个教学重点或突破一个难点。其中第一课时,以“逍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第二课时,以“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作者思想;第三课时,以“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鉴赏艺术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汇。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科目,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别。面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要只顾实现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在施教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教学。本文主要针对分层差异教学进行策略研究,以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