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职业技术学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培训的主要基地,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SIYB农民工创业培训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推进,但是也存在着农民工参加培训项目积极性不高、培训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提高SIYB农民工创业培训项目的实效性要扩大宣传、选好农民工优秀生源,要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选好培训内容,要制定政府扶持政策、优化农民工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论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还是组织实施过程,都需要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与创新。2008年末我国出现大规模农民工返乡潮,这对于农民工转移培训带来新的挑战。县域社区教育可以成为农民工培训的创新形态,有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4年4月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来,全国兴起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这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其重大意义,正确把握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促进其健康发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战略意义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职业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转移,而且有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系。(一)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与创业的能力。随着农业市…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64):26-27
地域发展不均衡促使贫困地区农民工转移就业现象趋于严重,针对农民工职业素养欠缺,技术工种无法胜任的现实情况,为科学提升其职业素养,保证国家扶贫开发深化落实,解决城乡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建设,认知贫困地区农民工培训转移及就业安置工作意义重大。对此,本文立足于了解农民工劳动力发展现状,分析农村职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拟定优化策略,保障贫困地区农民工培训专业就业科学安置。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视野下“面农”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视野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新型职业农民(留农取向)和农民工(离农取向)的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应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构建:统筹相关国家战略一体化、农村和农业人才体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体系、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体系、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农民工的培训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9月国家农业部和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4年3月,国务院六部门为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培训计划,细化农民工培训工作,又联合发布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从而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培训工作.选择一种适合于农民工培训的课程模式对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长期效应和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二元制社会治理模式下城乡差距加大,必然导致农民工流向城市,而二元体制的社会治理结构又无法避免"民工荒"危机.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民工遭遇身份歧视,企业用工要求不断提高和城乡工业化差异成为农民工有序流动的障碍.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工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输出地和输入地的通力合作等路径以促进农民工有序高效流动.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职业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转移,而且有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与就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论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还是组织实施过程,都需要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与创新。本文探索性的提出基地化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以期对农民工培训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央儿 《职教论坛》2012,(36):44-4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然而由于农民工数量庞大、从事的职业工种复杂、流动性大、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加快农民工培训俨然成为城市化建设必然选择,而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政府须对农民工素质的优化与能力的提升采取非常之道,突破体制壁垒,开展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农民工教育培训,推动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一个共性,就是充分发挥国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适时立法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立法经验,对我国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三农”战略下现代新型农民培育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赖"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高素质农民贡献力量,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国家实施"三农"战略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强农民工的新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养;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和人文关怀,为培育未来新型农民打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拓展留守农民的就业渠道,重视农村留守女性的培育等方面,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养培育的路径和新型留守农民综合素养培育的对策,从而为"三农"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王颖 《成人教育》2006,(4):2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农村成人学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培训的主阵地,搞好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缓解教育供需矛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学习的愿望以及对提高"新市民"的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实行企业对口培训;依据市场需求,确定职业教育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要立足于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综合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探索农民工“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坚持沿海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农民工跨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特别是贫困地区更要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转移就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但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领导组织不力、信息不畅、激励政策不足、培训资金短缺、培训手段落后、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因素致使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行动迟缓,因此建议贫困落后地区尽早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8.
农村远程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参与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包括女性农民工返乡就业,农村远程教育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强调女性视角,利用女性农民工精英性特点,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探索多元职业与就业培训模式,从而为农村远程教育创新提供活力,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工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社会分层和正常流动。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国家要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来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曹晔: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过多地强调劳务输出地的职责,在政策舆论导向上更多地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看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很少有人看到农民工对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