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姜同仁 《体育学刊》2007,14(3):88-91
对我国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园区体育资源整体利用率较低,大量优质体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影响了大学园区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发挥。促进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整合化进程、盘活资源的内在存量、形成开放的良性循环,才是推动大学园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松江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状况进行探索.大学园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重要办学形式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是大学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研究发现,松江大学园区存在着资源共享机制不协调;体育财力资源投入不足;体育物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等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优化资源共享渠道;尝试校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扩充体育资源共享空间;构建校际体育部门网络平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从全面开发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原则及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促进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近几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大学体育理论研究与课程实施对象不和谐,同时趋向以学生兴趣为主,忽视了课程的文化建设。结论认为:应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内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利用综合资源提升体育人文观,课程教学中强化其应有的调控力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5.
在终身教育的实践中,人精神上的满足往往受到忽视.大学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著名大学拉夫堡大学的体育发展中心从事包括运动设施的提供、教练、管理和更广泛的体育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了大学的体育资源优势,实现了终身教育的理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体育在人才、场地、教育以及管理上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而社区体育资源存在有严重的场地不足、人才配备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设施.文章分析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了社区体育与大学体育之间的互动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城体育资源是以大学城进驻的高校为主体,由不同类型的大学体育资源要素组合而成,主要以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存在,配置仍以计划方式为主。提出了开发利用大学城体育资源的途径:建立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大学城体育资源管理机制,成立专门规划组织机构,建立大学城内部有形体育资源共享的渠道,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学分互认,利用大学城内优势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陈希 《体育科学》2002,22(4):1-4
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对大学体育的新需求,介绍了大学体育出现的新变化,进而着重阐述了大学体育的管理与组织的变革情况。认为,大学体育的管理与组织变革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组织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其核心是赋予大学体育以二元性质);(2)组织管理形式的多样化;(3)体育师资队伍构成的多样化;(4)资源获取方式的多样化;(5)赋予学校体育主管领导若干新的职责。文章倡导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做法把大学体育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以综合大学为依托培养各类优秀体育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发展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求出发,对综合性大学发展体育新兴学科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类别上和层次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综合性大学建设和发展体育新兴学科具有人文、学术环境优势,多学科优势。综合性大学发展体育学科符合国家体育科技发展战略,资源共享能解决学科建设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学科渗透为体育学科提供了发展空间,具有切实可行性。并且探讨了在综合性大学发展体育新兴学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探高校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全民健身的开展情况 ,特别是社区体育严重滞后的现实 ,从大学体育人才资源和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角度进行探讨 ,认为大学有条件、有能力也应该在社区体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主动承担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的重任 ,积极开发体育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 ,确立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意外事故责任界定及对策的思考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胤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94-95,99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学生人数的成倍增长,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人次也大大增加,由此导致高校的体育意外事故也不断增加。鉴于此,文章以学校体育意外事故实际状况为线索,从防止事故发生和安全管理的观点出发,把握、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探讨如何对学校体育意外事故进行有效防范,并按法律有关规定提出了对其进行处理的一些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已成共识。大学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因此,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而言,高校体育阶段不仅要解决学习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当前和今后运用的问题。本文,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旨在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使学生结束学校体育学习阶段走向社会,确立终身体育观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以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指引,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一个校内外一体化,具有职业特征的高职体育社团,使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训、实习岗位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实践功能,力求把它建设成为高职大学生新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4.
德国高校体育的计划与实施都建立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框架中。德国高校体育的组织与实践者是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基本法则与章程,并充分利用学校、政府资源为广大师生与体育爱好者提供体育锻炼的场馆与培训,保障高校体育有效地在法权网络中进行。  相似文献   

15.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的教师、裁判员、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符合大学生身心发育规律的视角,分析、探讨了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以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在体质和心理健康上的积极作用,旨在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舞蹈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开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大学阶段是考验学生能否形成终身体育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分割线,而体育课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影响很大,需探索出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最佳教学模式。该文主要对传统、多媒体、翻转3种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教学所存在的优点、弊端,以及各自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适合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最后得出:传统教学相比于多媒体和翻转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该文最后总结出虽然传统教学较其他两种教学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但也应用辩证的眼光进行选择,也可以把传统教学与其他两种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对高等院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学生通过终专体育教育后体育意识、身体锻炼、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而且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长期进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证。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造就新世纪体育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美华 《体育科技》2003,24(4):89-90
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科学知识 ,熟练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 ,培养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 ,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并养成能自行进行终身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从而具有健康体魄 ,成为实现全民体育教育的模范和带头人。所以我们要在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王兵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203-204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常用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单调枯燥的练习内容变得趣味无穷,因而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喜爱。通过从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探讨如何把体育游戏教学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机融合起来,使其在体育教学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也很关键,而运动素养的培养则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因此,研究高校学生运动素养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从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出发,探究运动素养培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