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为识别与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从编辑实务中发现的3种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不当署名、公式或图表抄袭及跨语种抄袭)的特征,举例说明根据这些特征判定相应不端行为的方法。【结果】 当稿件符合相应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特征时,编辑需特别关注并判别该稿件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结论】 编辑应提高存疑、甄别和审稿的意识,编辑部应加强名单、签名和沟通管理,共同努力为学术出版质量把关。  相似文献   

2.
周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268-1273
【目的】了解学术不端文章与其作者所在机构、作者的职称、学历等因素与之间的相关性,为编辑部初审提供参考。【方法】 以《岩土力学》在线网站2014年收到的3032篇文章为统计样本,按照第一作者所在机构、职称、学历为统计指标对包括被发现的34篇有学术不端行为在内的文章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来自985高校、211高校及中科院作者的稿件,出现学术不端的比例最低,来自勘测设计施工单位作者的稿件发生学术不端的比例最高,来自一般高校和专业研究院作者的稿件出现学术不端的比例介于前两者之间。副高职称和中级职称作者的文章发生学术不端的比例远高于正高级职称作者和中级以下职称作者。作者的学历高低与其文章出现学术不端的比例的高低没有相关关系。【结论】 在审稿过程中,对来自勘测设计施工单位或专业研究院的稿件,特别是中级或副高职称作者的稿件,应该仔细审稿。靠作者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来抑制学术不端文章的出现是不现实的,制定约束学术不端的行为的准则或立法是铲除这一顽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立体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出版,提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立体策略。【方法】 利用逻辑推理法、举例法及综合分析法,分析学术期刊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从作者、责任编辑、审稿专家、主编四个维度分析不端文献出版的原因。【结果】 构建了立体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策略:初审前把关作者提供的基本信息;审稿时严格把关学术不端行为;加强主编监督机制;出版后建立问责制度;重视总结经验教训。【结论】 立体防范策略能够更全面地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出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学术不良的行为表现、原因及责任主体,并提出管控措施。【方法】 论文以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为调查对象,围绕科技期刊学术不良行为总体态度和认知、学术不良行为表现认知和学术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责任主体认知三个问题,对科技期刊学术不良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科技期刊学术不良行为已引起广泛关注,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均持抵制态度;对科技期刊学术不良行为表现的认知局限于学术腐败、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层面,而对学术评价体系和价值导向层面关注不够;科技期刊学术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以往多关注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方面的主观行为,忽视了学术评价标准及价值导向等客观方面的不足,导致科技期刊作者发文目的偏差;从学术不良行为责任主体来看,作者本人、大学和科研机构评价体制以及学术监管部门的客观责任主体比直接参与的编辑和审稿专家的主体责任更大。【结论】 应从价值观塑造、评估体系优化、行为监管加强、学术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综合管控和防范,以杜绝科技期刊学术不良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与评价不同身份作者的科研产出力与学术影响力。【方法】 选取情报学CSSCI来源期刊的作者为研究对象,以性别、职称和学位为作者身份信息的主要构成部分,以论文数和基金论文数代表作者的科研产出力,以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量表征其学术影响力,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身份作者的科研产出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学术影响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作者的身份对期刊影响力的贡献没有明显差异,期刊编辑和同行专家在审稿过程中应避免依据作者身份来判断稿件学术价值,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学术不端检测中的隐性重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研究科技论文中文字复制比较低但仍然存在学术不端的现象,以提高论文审稿质量。【方法】 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结果】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多以文字的复制比来表示,但文字复制比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作者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有的文章虽然文字复制比较低,但仍然存在不端行为。【结论】编辑不仅要检测文章的文字复制比,而且要切实履行编辑职责,运用不同方法审查稿件的隐性重复现象,提高编辑初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合分析在医学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工作中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时需要谨慎判别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合理处置。【方法】 结合在医学期刊登记稿件及审稿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概括分析医学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结果】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不合理运用,在稿件学术行为鉴定中会导致优质稿件的流失及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为最大限度地预防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不仅要总结工作经验,科学有效地利用AMLC,还要在编辑出版全过程中进行有效预防。【结论】 坚决抵制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责任编辑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同时更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科技论文中“简单问题复杂化”这类深度学术不端行为,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个例研究法、逻辑推理法、文献资料法及综合分析法,以大气科学论文中存在“简单问题复杂化”倾向的论文为例,分析这一现象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结果】“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一深度学术不端在科技论文中的涌现,违背了科技应用和交流的真正目的,造成学术的不良影响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结论】建立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编辑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审稿专家的专业所长和编委会的群体作用,建立学术不端案例的处理机制和培训,分工合作,严格把关,可有效防范这类深度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探讨期刊编辑部送审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系统阐释科技期刊审稿人可能存在的审稿动因并提出对策。【结果】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审稿人存在的审稿动因,提出期刊编辑部应选择审稿动力与学术实力平衡的审稿人;应主动将审稿人和稿件分类,寻求稿件与审稿人的最佳搭配;应及时传递期刊进展,做好审稿意见反馈工作,增强审稿人对刊物的认可等。【结论】在充分考虑审稿动因的基础上合理送审,有利于保持审稿人的积极性,避免审稿时滞长、审稿人敷衍完成任务等问题,以实现审稿工作预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学术期刊编辑及时、准确地辨别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现实依据,以充分发挥编辑在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07—2013年发表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数量、类型、年际变化和疑似源文献类型,深入分析2012—2013年不端文献的重合度、重合内容、产生历程以及作者特征等。【结果】找出以上文献的“漏网”原因以及编辑部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已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复制和拼凑,而是已经演化为隐式的深层次学术不端。【结论】编辑部应严格规范审稿流程、强化责任编辑的学术把关职责、执行收稿时查重+发表前二次检测以及双系统检测、建立学术不端问题共享数据库、注重刊后学术不端文献的撤销处理。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的实质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人的智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科学和技术搞上去,就必须学习和移植代表理论思维结晶的各种哲学思想,而不能仅仅学习和移植科学和技术。此外,哲学思想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信用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应用型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信任、信誉、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信任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誉是正向信任的累积效应,信用则是信誉的长期积累并具有商品特性,尤其是具有货币的流通、贮藏、支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梁清煜 《大众科技》2012,(8):100-101,33
水土保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对水土保持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创新过程的关系,认为创新需与教育结合,而教育本身也在经理创新的过程,指出了导致后现代科学现代化压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文章重点考察了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分析了德国体系的特点和结构以及近三十年来的主要危机与改革的措施.文章指出每次危机的发生都带动了创新和改革的发展,特别介绍了今年来最重要的改革发展步骤,即所谓的"实地学习概念",文中详细介绍了教学模块创新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杜晶晶 《科教文汇》2013,(25):11-14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异同分析,进而得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广东省高度重视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采取了完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平台建设等行之有效的举措,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较,还存在信息沟通不畅、产品创新能力不够、专业机构缺乏等薄弱环节。对广东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梳理与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未来10—15年,科技进步在改变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增长方向的同时,将深刻改变人自身对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及其满足形式。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或企业面向未来在经济社会与科技创新发展领域进行的前瞻与预见工作,通过深入系统的信息和知识元分析,从社会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愿景、具体场景、未来关键技术群4个方面,文章重点阐述了生活、工作、健康、信息、安全5个领域的全景图,为擘画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发展愿景和科技创新需求场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比中外期刊 找差距 谈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期刊各9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差距,结合国外科技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二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各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99~0.654之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整体显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以及“高高—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性。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科技创新支持、环境规制、区域城镇化率等因素对我国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据此,基于这些驱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提出了促进区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我国石油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在油气能源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回顾了我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合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合作现状,分析了合作中呈现的潜力和面临的机遇。针对中美博弈全面加剧、乌克兰危机影响外溢、国际投资合作环境日趋复杂、能源转型日益紧迫等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4点战略方向和建议:(1)打造互利共赢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稳健提升能源合作抗干扰能力;(2)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体系建设,系统提升抗金融风险能力;(3)突出油气合作主线,牵动新能源接续发展;(4)以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合作中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正确抉择发展方向、深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