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击剑是以速度、机智和自控为特点的,运动员在快速的节奏中,还要具有保持剑的准确性与快速应变的能力,而"快、准、狠、变"的比赛风格是一个优秀运动员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灵魂所在。文章结合比赛与训练经验,阐述这种技术风格对运动员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击剑是单兵对抗性项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激烈性与连续性的特点。在击剑比赛中比分交替上升,并有很短的时间制约,所以对击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就非常高。 心理训练在比赛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击剑运动员技战术性强的特点,击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目的应当培养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中国击剑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对于所有参赛运动员而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压力,中国击剑队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奥运会是实力的对抗,也足心理素质的比拼,奥运会是一场心理战.总结出"忘我"是引领运动员进入流畅状态的金钥匙;应对北京奥运会击剑主场的"双刃剑",只有熟练掌握注意力控制技能,才能在比赛中做到得心应手;拓展训练的感悟可以迁移到训练和比赛;奥运会就是在最高度上"走木板",狭路相逢勇者胜;想赢不怕输才能突破老四魔咒;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六个高水平击剑运动员心理训练、心朋调节的有效对策.为今后击剑项日的心理训练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越 《安徽体育科技》2016,(4):53-54,58
击剑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基本身体素质、技巧能力的同时,还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对于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是保障技术训练和对抗的前提,如果身体素质训练不佳,那么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调节也会相对困难;同样,在心理素质调节不佳时,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也难以在比赛中完全的发挥出来。因此,青少年击剑运动员需要全面注意心理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也针对这两个方面的训练要求和特点,提出了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心理及身体训练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赛前心理训练的意义击剑是一对一的激烈的对抗比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要经历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优秀的击剑运动员在良好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从而在心理上适应紧张的比赛情况,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通过赛前心理训练,使击剑运动员在高水平比赛激烈交锋的极其困难条件下,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心理上处于稳定的、积极的、充满信心的状态,从而保证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击剑发展趋势是以攻为主、以我为主的快速打法.击剑运动中任何技战术的运用,都要有速度作保证.近年来,我国击剑运动在技术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有效快速攻击手段、单一时机快速进攻成功率、转移交叉与大范围距离移动,以及动作简练、快速主动比赛风格等,屡屡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佳绩,充分体现了快速进攻在击剑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在青少年击剑运动训练过程中,积极探索完整、有效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击剑运动员的快速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7.
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指标建构及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成林  刘微娜  任莉敏 《体育科学》2007,27(8):31-36,52
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击剑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国家击剑队进行科技攻关服务、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测量方法,对高水平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构成因素及监控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构成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控制能力的指标是注意转换能力、竞技控制能力和应对困境能力。根据所构建个性化心理指标,结合击剑技、战术特点的专项辅助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击剑运动员个性化注意转换能力的提高;对击剑运动员实施的关键分模拟训练及各种针对个性化模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击剑运动员比赛适应能力,从而促进了其竞技心理能力的提高;应对策略训练能较好地提高击剑运动员逆境的合理应对能力,从而促进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刘玉玲 《体育世界》2009,(12):71-72
文章通过对击剑运动能量供应特点的研究和对击剑运动员所需营养的分析,提出了关于击剑运动员营养补充的几点建议,以便指导击剑运动员进行合理营养,提高他们身体健康水平,更加有效地投入到生活与训练比赛中去,以取得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科学选材是极为重要的,根据本省和外省青少年击剑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情况以及自身在平时的研究。得出了击剑运动员选材的标准、方法以及选材时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推动击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付全 《中国学校体育》2014,(4):68-71,81
通过对击剑项目特点的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击剑队备战奥运会的需求开发了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诊断系统和训练系统。诊断具体指标包括:击剑决策、操作思维、神经类型和竞赛策略等,为高水平击剑运动员的心理诊断和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进行了以运动员的专项决策能力和在比赛中处理各种情境问题的认知模式训练、表象预测训练和对手模拟训练等综合心理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综合心理训练和心理调控,提高了击剑运动员的大赛心理能力,为奥运会击剑项目实现新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杜智山  杨时 《体育科研》2009,30(3):86-88
通过为期1年对上海女子重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跟踪研究,总结击剑运动项目力量训练规律。经过专门化力量训练,上海女子重剑队员在绝对力量、力量耐力、爆发力和核心力量方面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提高,击剑运动员最具影响的专项力量能力应该是“速度力量”,力量训练必须形成以速度力量为核心的力量素质系统;周期化训练同样适用于击剑项目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其他运动能力,诸如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训练的基础,核心部位力量的训练在训练负荷中占重要比例。  相似文献   

12.
郑晓岚 《体育科研》2012,33(4):95-96
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击剑运动员,初始阶段的科学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这往往是优秀运动员产生的必备条件。击剑业余训练的实践证实:协调性、柔韧性训练和体能训练是基础;基本功训练是"发动机";思维培训可以突破运动成绩;心理品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专项化、实战化和个体化,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反映了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技战术应用水平,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比赛实力与战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具有战术行动的预见性、准确的判断性、战术思维灵活性、战术配合的协同性等特点,深刻认识短道速滑的项目特点、规律,及时总结观摩与比赛经验,培养运动员敏锐的临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战术模拟训练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的主要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滑项目特有的比赛心理应激特点决定了从事该专项的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研究对象为备战第18届冬奥会的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研究时间为18个月。研究结果表明,所实施的围绕冬奥会赛前系统训练阶段和冬奥会临赛前阶段的心理能力培养体系对增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稳定性的心理能力培养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击剑运动员连续蹲跳的动作速度监控结果来调整体能训练负荷,阐述监控结果与基础体能、专项体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名男子击剑运动员(佩剑7名,重剑6名)进行为期3个月连续10次蹲跳的数据化监控,根据监控的即时结果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的调整。在实验前后进行1RM深蹲、深蹲相对力量、原地纵跳、30 m冲刺跑、30 s双摇跳绳、T型测试、5-10-5变向灵敏测试以及3 000 m耐力跑测试。结果:击剑运动员在1RM深蹲、深蹲相对力量、30 s双摇跳绳,以及3 000 m耐力跑上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蹲跳动作速度的科学化数据监控来调整的体能训练,对于击剑运动员的基础体能以及专项体能提升均有效果,确保力量水平与有氧能力获得同步增长,可作为训练的常规监控手段以提高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现代网球运动项目存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技战术存在快速、灵活、多变与对抗激烈的特点,这对网球裁判的执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网球裁判技能的"4C"要求,即Commonsense(常识)、Communication(沟通)、Control(控制)、Concentration(专注),分析其内涵及外延,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和方法。文章将丰富我国网球裁判培训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为裁判培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方法,手段的安排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方法、手段的安排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赛前的训练方法、手段与平时有较大差别,较多地采用模拟比赛、测验比赛、高原训练等方法;另外,热身赛也是赛前训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动作完成的准确性是比赛中影响裁判员打分的关键环节。分析运动员动在高速、腾空条件下作完成动作的机理,认为动态下的技术动作完成过程是运动员生理、心理对竞赛高负荷的适应,是技术行为程序与心理活动指向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动作完成的结果,即由身体姿势、呼吸节奏、时空意识三方面所构成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技术动作完成的动态性系统。基于此,提出了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调姿、调息、调意"的系统化训练体系,使运动员在超越竞赛难度的训练情景中建立正确的动作完成认知和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运动员动作完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重点运动员训练及参赛期间自身规律,探讨总结其个性化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备战全运会及参赛期间进行训练监控个案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备战某次重大比赛阶段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其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机体肌酸激酶对刺激反应较敏感;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并加强营养和监控;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