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教育理念下,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专融合课程体系与教学思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度融合更有利于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基于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确立了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初步探索了实施步骤,为进一步实现通专融合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专结合"是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和优化的方向。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如何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教育实际操作者的关注。文章首先廓清了美国通识教育近一个世纪来从通专并存到通专平衡,再到通专融合的演变进程。其次,分析了美国五所一流大学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特征: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对通识教育价值理念进行再塑造;跨越学科、兼容并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再融合;文理并重、巩固基础,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再重整。最后,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给出美国通识教育的启示:以学生发展为基础,构建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体系;以学生学习为导向,构建激励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构建科学评估、协同优化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党的八大以后提出的"又红又专"模式,修正了苏联专业教育模式,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密切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实际的关系;红与专的辩证统一,使专业教育有了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的"通专融合"模式,超越了西方通识教育模式,淡化了通专界限,打破了通专壁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有了灵魂与方向."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表达",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福建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所存在的问题,界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概念,在运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分析通专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闽江学院中美本科为例,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爱恩英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及立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促进福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的光谱地带位置点,即是呈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显著差异的关键。为探索新型职业环境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匹配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通专融合的课程理念,倡导开发通专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协同教学模式和全程导师制,建立健全开放性的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依托项目、学分奖励进一步推进校企间深度的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念下,研究应用型本科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本科必须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立足行业标准,坚持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育为主线,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性、通过项目教学法,重视企业实践课程形成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的,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就"通专融合"理念下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看法和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分别解读"通专"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从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博雅育人与专业育人三个方面对两者的实践博弈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须从深化、优化、细化、强化四个层面予以加强,力促"通专"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树立"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观,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构建"通专结合"的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通专"相互渗透,在工作过程和顶岗实习中推进"通专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冲突,论述了通专融合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并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位一体"质量观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成立本科生院,融合两套体系,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价、精准服务等方面,阐述了西安交通大学促进通专融合,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日本大学教养部为载体的日本通识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改革,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通识教育的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巨大学术效应。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确立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改革现行学科设置,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其途径是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  相似文献   

11.
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以 OBE 理念为指导,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由“商以载道、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宽口径、重基础、强特色”的专业教育和“理实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组成的专业教学体系,开展教学活动并持续改进,构建人才培养闭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共同体关系,当前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专融合”发展符合国家定位、社会需求和人的内在需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教育理念认识的偏离、课程设置分野、教学实施龃龉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树立正确的通专教育理念,构建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推动通专融合发展,进而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地区4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条件不够充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更新通识教育理念、建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的本质诉求,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应适时抓住"新建"的契机,通过思想观念的整改,课程体系的整合,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和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探索出适应地方特色的通专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践,提出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合理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的通选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内涵、实施多样化的通识教育途径等措施,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以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主张借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范式,解决融合进程中显露的通专教育割裂化、通识教育表象化、专业教育功利化等现实桎梏。故应夯实内部环境支撑机制,辅以持续且精进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地区的四家高职院校为对象,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架构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条件不够充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更新通识教育理念、建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纠正狭隘专业化倾向,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推进素质教育将成为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都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借鉴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明晰通识教育的目标;改革现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体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