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学校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来自于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因及自我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在职业倦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并从教师职业压力、师生关系、生活压力、角色冲突以及人格因素的五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教师自我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随机抽样,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18名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背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均对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促发作用。职业倦怠在性别、教龄、学历、课时量等背景性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性影响因素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同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力不同,科研、自我发展、工作负担、竞争上岗等压力是西部高校外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因。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年龄、职称、婚姻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评价、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教师工作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 ,它是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在内的一种综合症状群。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 ,其存在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它的产生原因既有社会组织因素又有个人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可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中小学新教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面临产生职业倦怠的危险。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而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由于受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教师呈现出重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轻职业理想与价值观教育的倾向,而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就是职业理想幻灭、职业价值观动摇。  相似文献   

8.
余玲华:我们都知道,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出现了工作兴趣降低、对学生厌烦、对自己认同出现偏差等现象,我们称之为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对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很多,但研究表明,来自管理领域中的压力和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今天,我们就此问题邀请各位来,希望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
余玲华:我们都知道,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出现了工作兴趣降低、对学生厌烦、对自己认同出现偏差等现象,我们称之为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对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很多,但研宄表明,来自管理领域中的压力和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今天,我们就此问题邀请各位来,希望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省赣州市十七所学校1073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情绪疲惫,而职业倦怠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反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多来自可控性低的社会、学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核心自我评价中的四个人格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高于压力变量,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具有人格基础。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自由决策权,激发教师成就动机,加强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从而有效防止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能"乐在压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点突出压力极大的职业之一,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职业枯竭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其主观积极性,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本文在分析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缓解中年教师职业倦怠,促进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压力日益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重视,教师压力过大产生的教师职业倦怠,会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缓解教师压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教师压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职业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教师职业现状,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并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绒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28-37
运用CiteSpace分析WOS数据库中493篇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SSCI文献,研究发现:8篇关键文献和6位关键学者的成果在概念框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奠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知识基础;当前研究热点聚焦在五大主题——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健康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前沿为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工作投入三大要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峰"型结构,即立足知识基础围绕热点主题推进前沿探究.未来需将这一"峰"型结构嵌入"人-教育-文化"的三重语境,通过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的循证干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其对教育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和跨文化研究,推动知识生产与个人发展、教育进步以及文化自觉的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并进一步阐述了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以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81名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水平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影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性因素是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严重地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职业、组织、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因此避免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压力日益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重视,教师压力过大产生的教师职业倦怠,会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缓解教师压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教师压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着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分析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入手,借鉴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指出需按照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现状,从管理体制、教学压力、教师待遇和教师自我教育等方面来解决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Maslach于1974年提出的,是指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是长期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到压力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领域开始关注职业倦怠的研究。90年代中期,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国内外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就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为结果等不同方面开展研究。而从研究的形式来看,主要分为理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未涉及二次研究和系统评价。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meta分析,综合分析十年来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为研究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