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以"天门口"为据点,讲述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初到文革时期70多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不同女性形象构成迥异的历史隐喻,这些女性不同的人生遭际与命运轨迹,不仅表现了广大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经受的苦难,也凸显了她们生命中坚韧的质地。同时,作家通过对阿彩、梅外婆和雪柠等主要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呈现出中国女性在革命历史中个性独立意识的复苏。  相似文献   

2.
<圣天门口>在于恢复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长篇小说的竞写热潮中,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无疑是一部有着自己信仰,并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写作提供了新经验的代表之作.小说以天门口为样本,以仿"地方志"的小说体式,书写半个多世纪革命和后革命时代中国乡村的"常"与"变",思考日常俗世生活富有宗教感的优雅、高贵与尊严.同时在语言运用上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美丽清纯、秀外慧中,才智超群、识见不凡,勤劳治家、百事和顺,情深意长、忠贞不渝,沉着机智、勇于抗争,寄寓着蒲氏对女性的期望,体现出作家的审美理想和非同寻常的识见,开拓了女性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
关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历来是按照叙述者的思路,把鲍小姐、孙柔嘉等人物界定为猎捕男人的可笑可鄙的角色,而读者研究者也往往顺从了作者的思路,对她们嗤之以鼻,却很少能够发现作品中潜在的男权意识.本文将以<围城>中对两个女性人物的描写为例来浅析围城中渗透出来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来女性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父亲形象进行书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北方女作家梅娘延续了这一主题,在其小说中大量书写父女关系,刻画各种父亲形象。文章通过对梅娘的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梳理,透视在这些父亲形象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意蕴和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姚木兰是林语堂最钟爱的文学形象之一,在姚木兰的身上,作者倾注了自己的人文思想、人生品昧和生活态度,甚至于作者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价值观,寄寓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珍重.从女性形象上看,<京华烟云>为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一个完美、鲜活的女性形象,即有着道家风骨的独特的姚木兰.  相似文献   

8.
<红日>是一部"红色经典"的代表之作,小说在激烈且规模宏大的战场描写中成功塑造了一批解放军的英雄群像.然而,即便在革命的语境之下在英雄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女性也不容忽视,巾帼不让须眉,从花木兰就开始的英雄形象在这里得到延续.文章试图在革命的语境之下对于<红日>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过程中文本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些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封建主义的全面批判,解放妇女成为他们反封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周作人的译作<贞操论>、胡适的<贞操问题>等文章在当时思想界、文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妇女问题成了"五四"前期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遭受封建思想摧残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对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及<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柔石的<二月>中的文嫂这几个寡妇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同属农村题材的<白鹿原>与<创业史>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并以大量的笔墨对女性的形象进行了探索,但在表现妇女解放方面却各有侧重.<创业史>中的女性虽然有一些新的精神气质,却始终未能突破封建男权话语的框架,未能突破封建旧伦理、旧道德,大都融入了社会的洪流之中;而<白鹿原>中的女性大都被封建礼教束缚着,但其形象却让人真切地看到争得妇女解放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尚无"女强人"称谓的年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女强人形象,这些女强人形象,既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塑造的新高度,又启发了后世文学作品中众多进步女性形象的塑造.蒲松龄之所以能领先于他同时代的作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出众多的各种女强人形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女神(女娲)意向"的文化渊源、进步文学传统、社会现实的巨变、作品本身题材、特殊的女性形象原型与创作手法,乃至作者本身的创作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紫姬是<源氏物语>众多女性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位完美女性,作者紫式部通过紫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紫式部心目中理想女性构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同时,紫姬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最为深刻地体现了紫式部对女性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它虽然是一个取经故事,但作者在设定取经途中的八十一难中,几乎每一难都有女性出现,她们有的是人,如女儿国国王,有的是妖怪,如白骨精等等.这些女性看似男性取经路上的陪衬,但与同时期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们更具有独立的人格.<西游记>中女性形象体现了吴承恩的伦理道德观与女性观,也是明代社会个性解放思潮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班昭<女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女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5.
德拉布尔在其近作<红王妃>中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来自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女人的人生经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德拉布尔的女性主义思想,作者通过独特的描写和叙述技巧,鼓励女性同胞们一起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析《左传》中贵族女性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左传>记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男性是权力的中心,但作者并未忽略作为配角的上层贵族女性.从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产生的作用看,可将她们大致分为功利性婚姻的承担者,国内政治生活的参预者和国际间矛盾的缘起者三类.对这些历史女性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作者美、善统一的审美观念,并对后世文学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多西方生态学家将当今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历史文化根源归结为<圣经>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然而,经过对<圣经>故事中所隐含的生态理念的全面分析,发现<圣经>中的上帝实际上是自然规律的拟人化形象,自然规律在<圣经>中就是上帝的诫命和意志;<圣经>中的生态观不但不是当今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文化根源,而且非常符合现代生态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和朝鲜小说互有交流.朝鲜作家金万重的<九云梦>,与中国古典文学有多方面互通之处.如该书借用人仙恋、柳意象内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如中国小说中的侠女剑术母题对<九云梦>中侠女剑术、女性对弱势群体的超越;以及中朝交流产生的相同与不同社会风俗及骑射功夫表现等.中国古典文学对朝鲜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源同而流异,作者经过借鉴与创新,将自身的思想、人格、观念和趣味渗透其中,产生了独具魅力的著名古典小说<九云梦>.  相似文献   

19.
艺术意蕴——艺术作品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语言和形象后面隽永而深刻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艺术作品的意蕴对于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本文以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梵高的<向日葵>为例,探讨蕴涵在作品中深刻而隽永的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20.
<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两部巨著为我们塑造了两位命运坎坷,但性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活背景、人物个性、反叛精神和爱情观念四个方面对两位女主人公进行了讨论,以此感受广大女性在争取独立人格,进行不懈斗争过程中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