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金春 《新闻世界》2010,(9):173-174
本文阐述了广播产业化的内涵与特点,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媒体扫描     
从接收工具的开发、推广、完善 看广播的产业化发展 丁玲华撰文,从接收工具的开发、推广、完善和制约角度,阐述了广播产业化不容忽视的空间。文章指出:广播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纵观近年来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更多的是探讨广播频率专业化,创新体制、改善管理和多业经营等广播电台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自身的营运问题。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作为第三产业,广播的主业是通过提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实行制播分离,完善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营销体系,加强与网络、手机广播等新媒体的深度合作,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拓展广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广播产业化进程引发了广播人对听众商业价值的重新思考,提出了“听众变用户”的思维亮点。本文从听众商业价值的新认知、广播传播方式的新判读、广播经营的新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广播在听众变用户的实现过程中与广播原有模式碰撞与融合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广播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综观近年来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更多的是探讨广播频率专业化、创新体制、改善管理和多业经营等广精电台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自身的营运问题。但是,作为第三产业,广播的主业是通过提供信息产品,回收受众的注意力转售给广告商来盈利。因此,广播产业化发展至少还有另外个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在2004年颁发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各级广播电视台加快改革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操作措施,也为业内人士从理论上探讨广播电视发展的产业化,提供了政策平台和理论依据。作为广播电视最底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广播媒体产业化研究逐步进入旺盛发展的新阶段,除了研究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对广播媒体产业化发展中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也趋于理性回归,对广播媒体产业化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同时.有关产业发展战略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广播发展的研究当中,促进了研究质量的提高和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杂志社联合地方电台近六年每年举办一次城市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议、2006年的会议选择了7月在世界屋脊西藏举行,适逢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通车的喜庆时节。这次广播业界登高望远的会议,以时下最为热门的广播新媒体的自身发展及与其他产业双赢模式的构建为主题,同时涉及广播业内普遍探讨的广播产业化、跨台联盟合作等多个尖端问题,可谓试登广播发展的绝顶,指点广播前方之路。本期“特别策划”,让我们一同来品味本次会议上的‘珠玑碎玉”,试着理出广播进一步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杂志社联合地方电台近六年每年举办一次城市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议,2006年的会议选择了7月在世界屋脊西藏举行,适逢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通车的喜庆时节。这次广播业界登高望远的会议,以时下最为热门的广播新媒体的自身发展及与其他产业双赢模式的构建为主题,同时涉及广播业内普遍探讨的广播产业化、跨台联盟合作等多个尖端问题,可谓试登广播发展的绝顶,指点广播前方之路。本期“特别策划”,让我们一同来品味本次会议上的“珠玑碎玉”,试着理出广播进一步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从8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经历时近20多年了,从最初的繁荣发展到现在各地城市广播电视报市场份额总体上不同程度地萎缩,广播电视报流变与发展的轨迹十分清楚。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报将进入“大分化”时期,随着所谓“上层建筑行业”不断地市场化、产业化,在十分激烈的竞争中,将会有一批基础差、规模小的广播电视报被分化淘汰出  相似文献   

11.
郑伟 《视听纵横》2002,(1):52-5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广播产业化的问题也必然地要摆在我们面前。然而,当前我国的广播产业化问题主要以经济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广播事业投入与产出的问题纳入市场经济运作轨道上来加以管理。“投入产出成本法”是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它的实质是用成本控制的杠杆来调节产业效益的一种方法。现就“投入产出成本法”在广播产业化中的作用谈几点认识,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融合发展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直面媒体的市场化营销成了中国广播媒体突围时无可逃避的选择,当然回答这个问题也只有两个字---品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广播媒体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直面困难,找准广播与融媒体时代的契合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品牌内容产品、品牌活动产品,依托全媒体品牌营销,迎头赶上,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再创广播媒体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广播的产业链如何构建,电台的核心竞争力怎样塑造,电台与集团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电台与电台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协调,这些都是广播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广播产业所走的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从运作机制改革到产业结构与融资政策重新调整,都会对现有的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产业结构等多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改变广播产业各种资源的配置,这就要求广播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国广播业加快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广播专业化、类型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广播与网络互动成为常态,广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整合发展,中国广播人不断扩展生存空间以实现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2003年定为广播发展年,2004年为产业发展年,那么未来广播怎样发展?广播产业如何转型?广播产业如何经营?广播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如何更好地结合?上述问题一直是广播理论界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6.
李媛 《声屏世界》2005,(8):45-46
从我国广播电视业这些年的经营和发展状况来看.产业化发展是广播电视业不可避免的选择。笔者曾多年在宁夏从事新闻工作.熟悉当地广捶电视行业的历史和背景,并亲身见证和经历了宁夏广播电视事业的转轨和过渡。因此就当前宁夏广播电视业所面临的困境、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应对措施即发展思路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产业化的市场管理体制是我国大众传媒改革的方向。本试图从媒体的喉舌属性与产业属性分析出发,多向度地解剖广播与社会、财政、节目、创收的相互关系,探索我国加入WTO以后,广播如何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强化广播节目与创收的相关度,努力提高节目的创收荷载力。  相似文献   

18.
产业动态     
153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认定根据国家863计划“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依据《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科技部对“九五”末认定的84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进行了考评,将其中80个认定为“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同时,在各地方、有关部门申报和推荐的基础上,经过评审,认定了73个“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到目前为止,“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共153家。执行期限为3年。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瞄准数字化和产业化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04年被确定为广播影…  相似文献   

19.
刘平 《新闻爱好者》2008,(10):53-53
广播发展与社会经济变革、城市化水平提升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又与广播市场细分、频率专业化等发展变革有着密切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媒体在广电总局“2003年广播发展年”、“2004年产业化发展年”政策推动下。发展势头迅猛,新频率相继涌现,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影响力不断提升,显示了广播发展的强大势头和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广播市场的复苏,各地广播媒体在广电总局“2003广播发展年”、“2004年产业化发展年”的政策推动下,扩张势头迅猛,广播广告收入喜人。近两年来,长沙地区相继出现了7个新办频率,集中了14个(频道)频率的广播节目,各频率依托各自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在有限的听众市场上争得自己的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