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瑶挑花是举世瞩目的民间艺术精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门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已经是刻不容缓急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花瑶挑花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把旅游开发和花瑶挑花结合起来;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加强对花瑶挑花环境的保护;与高校合作,加强对花瑶挑花的研究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融合速度随之加快,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花瑶挑花,它赖以传承的社会人文环境也随之遭到了明显破坏。对挑花艺术本身的保护很重要,但保护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人文环境则更重要,人文环境是花瑶挑花生存母体,保持花瑶的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北部山区的花瑶挑花头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挑花头帕的生存现状,探讨挑花头帕在传承、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中断的危机、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等。并试图结合实际对挑花头帕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李文轩 《零陵学院学报》2014,(4):159-160,177
花瑶挑花文化是湖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如今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现今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花瑶挑花文化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将对此进行浅要分析讨论,并对花瑶挑花文化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花瑶挑花文化是湖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如今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现今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花瑶挑花文化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将对此进行浅要分析讨论,并对花瑶挑花文化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花瑶挑花艺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因受到民族传统习俗、自然环境及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观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功能特征、制作工艺、造型观念与主题内容等都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这种演变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形成艺术风格的流变.花瑶挑花艺术风格的流变是传统民族习俗与自然环境、时代意识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民族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花瑶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多为民间爱好者的摄影介绍,2004年后进入真正的学理式研究期,截至2013年底,共发表文章131篇。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内容涉及花瑶的民俗、服饰、音乐、旅游开发等各方面,以"花瑶挑花"和"呜哇山歌"的研究成果最多;论文的学术视野及研究手段尚未超出田野调查与分析报告的范畴,具有湖南省地域特征,全国影响力不足,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刘淮保 《儿童音乐》2012,(11):70-72
花瑶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包括花瑶山歌、婚俗音乐、宗教音乐等,它们各具特色。花瑶山歌中的呜哇山歌最为典型,于2008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发[2008]19号】。笔者在2012年邵阳市的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两会递交了题案,阐述了花瑶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交涉,着重阐明了花瑶音乐能走进当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紧迫性,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悠久而灿烂的花瑶音乐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经过多年对花瑶音乐文化的研究,笔者认为,花瑶音乐走进当地中小学音乐课堂是最好的传承平台。  相似文献   

9.
数字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因此,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符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要求。川西汉族挑花技艺是传统挑花技艺中的一种。本文主要研究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川西汉族挑花技艺出现的新变化,并对如何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和设计手段对这项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花瑶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幼儿园生活体验课程特征的内在逻辑构成了有效整合的联系点。文章主要阐述如何构建贴近幼儿生活、注重幼儿体验、凸显花瑶特色、促进幼儿发展与传承花瑶文化的幼儿园生活体验课程。  相似文献   

11.
侗族文化在大众文化层面、技术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价值文化层面都具有优越的价值和魅力,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侗族文化面临着传承者质的落后和量的微少,保护和传承主体责任不明确.资金不到位或缺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脱节,文化权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贵州省黎平县的实证调研,提出三条对策:第一,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满足文化主体的利益需求;第二,发展教育,培养文化专业技能传承人才,为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支撑;第三,在社会舆论与宣传方面,应该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加强对侗族生态文化的宣传推广,增进社会对侗族文化的认知,从而强化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虚拟财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其所引发的财产继承问题已成为学界探讨热点。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是将其列入法律保护范围的前提,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决定了它的可继承特性。因虚拟财产仅存于网络空间,在尝试建立虚拟财产继承制度的过程中,势必面临来自网络服务协议和用户隐私保护的挑战。法律除对该制度的基本构成做具体规定外,还应明确网络运营商对虚拟财产继承的协助义务,妥善处理虚拟财产无人继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稻米是"花腰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品,日常饮食也多是围绕稻米展开的。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稻米注重的是其食用价值,用于满足生理对食物的需求。但在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花腰傣"文化情感、群体认同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继承法》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作出了明确规定,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家庭个人财产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对《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包括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增加法定继承顺序,强化配偶继承权的法律保护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定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甘肃省的"非遗"传承来看,确实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都指向了"传承人"的问题,即后继乏人。因此,有必要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的问题。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教育要学校来办。电大社区教育能汇聚最优质的教师队伍和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能较好地解决"非遗"传承人的教育问题,且能对广大民众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唤起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通过将电大社区教育跟"非遗"项目逐渐对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的问题,从而摆脱"非遗"传承的困境。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遗"传承的问题是"传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解决"传承人"的根本办法在教育,电大社区教育是解决"非遗"传承人教育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少数民族女性的参与,在探讨和研究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忽视而且要将妇女权益的保障作为促使更多的妇女加入到当代新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行列中的一个契机。本文在探讨新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妇女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以二者同为保护客体的理论模式,促成新疆民族文化真正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西安鼓乐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周至南集贤鼓乐作为其中一个流派,有自己的艺术特征.与整个西安鼓乐一样,南集贤鼓乐在传承与保护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遵循“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积极挖掘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走特色人文旅游之路,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同时,积累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实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双赢,被誉为“西江模式”发展道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是其成功经验,对黔东南其他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如此,增加资金投入、吸引民族文化持有者参与、培养人才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仍是有效开发与保护黔东南民族文化不可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保障性住房是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利,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社会保障手段;是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有力杠杆。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资金短缺,规划缺位和监管不力等问题。依托社会保障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运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供给机制、规划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丰富住房保障理论,并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