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职院校实施对口支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引入激励机制。支援院校应无私无畏积极主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实施“造血式”帮扶;建立互利互信关系。受援院校应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要求帮扶;克服畏难情绪,掀起教学改革热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大学响应国家政策,先后承担了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学科帮扶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团队支援塔里木大学等任务。10多年来,学校切实发挥自身学科综合优势,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促进了各受援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提升。期间涌现了一批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也荣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十周年对口支援工作典型经验集体等荣誉称号。在综合分析浙江大学十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长效机制建设上若干好的工作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学校自身和兄弟高校更好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家正式启动对口援青工作以来,我省六州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和13家央企就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了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援青省市和央企在机制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异地办班、师资培训、高校招生等方面给予我省大力支持。在援青机制建设方面,教育部确定12所民办高校对口帮扶我省六州的6所中职学校,实行"二带一"的帮扶机制,重点在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购置、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  相似文献   

4.
再过几天,就是“5&;#183;12”特大地震一周年祭了。一年来,上海全力对口支援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已签约启动三批七大类89个与灾区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援建项目中,教育项目达24个,上海援建的中小幼学校新校舍已全面开工。一张张崭新的校园规划图,深含着上海各界对都江堰人民的浓情厚意。  相似文献   

5.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把上海和云南的教育对口支援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上海教师赴滇支教,作为滇沪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深受云南各族群众的欢迎。2000年、2001年上海市教委分别派出60名、100名教师赴滇支教,2002年又派出了第三批120名教师进行为期2年的支教。第三批上海赴滇支教教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视边疆贫困地区为家,视民族学生为子,兢兢业业地工作。上海支教教师以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践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生命的意义,也为云南广大教育工作者留…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以来,红云红河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号召,与富宁县结成对口帮扶。在倾力扶持富宁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同时,红云红河集团十分注重对富宁教育事业的投入和助学助教工程的实施,9年间累计投入资金1518万元帮扶富宁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历史任务。针对新疆伊犁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江苏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与协同推进了对口职业教育援疆长效机制的构建,通过强化对口支援的顶层设计、强化示范辐射的院校对口帮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的帮扶提升、强化教育干部人才的结对帮扶、强化"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师资队伍培养等重要措施,助推伊犁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对口援疆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8.
弹指一挥间,柳州市支教工作已走过了9年的历程,支教工作从初期的从机关派干部和从学校巾选送优秀教师下到农村学校,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改变当地薄弱学校的面貌,发展到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先进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的“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直至目前在实施的区内经济发达县对口支援“两基”攻坚县的“县对县”对口支援工作;柳州市支教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每一年,每位支教队员都勇敢地接过支教接力棒,他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地奋战在支教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清华大学作为第一批支援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帮助青海大学的发展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支援青海大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使青海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规模、质量迅速提高.本文对口支援本文总结了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的意义、特点、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强师计划”,2022年4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该计划旨在以师范院校组团协作、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发展,促进师范教育的整体提升。协同提质计划首次围绕师范教育开展大规模成体系的对口支援、首次把地方重点师范大学纳入帮扶体系、首次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明确提出“共同发展”理念、首次以专业化项目制的方式推进相关工作、首次将对口支援高校和帮扶地方基础教育纳入同一帮扶体系、首次大规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是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政策,对于推动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师范人才培养和我国师范教育整体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为了推动这一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体现实效,在协同提质计划的实践中,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站位、优化体制机制、明确提质目标、彰显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同时引导广大师范院校始终坚守师范主责主业。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在本地教育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落实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精神,2000年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结为友好对口帮扶区县。签订《对口支援意向协议书》以来。武侯区党委、  相似文献   

12.
瞿德良 《江苏教育》2007,(21):60-61
近年来,各地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将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底,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苏北农桩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目前,全省1000所中小学对口支教工作积极开展,3000余名城镇教师分赴农村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为此我们将在“讲述”栏目中新开设“我的支教故事”,以“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为背景,力求全景展示广大支教老师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及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为大家搭建起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并带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立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对口支援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是现阶段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教育对口支援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对口协助、互惠互利;项目支援、"输血"与"造血"并重。然而,随着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以政府指令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局限性、激励措施的弱化、法律制度的缺失以及评价监督体系的不到位等弊端日益凸显。当前,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工作体制、完善激励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评估监督体系等举措,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起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11,(9):18-18
7月19日,教育部规划司(对口支援办)陈锋副司长一行来我省调研藏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重点调研我省藏区教育发展总体情况、希望教育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优先顺序及对口支援青海藏区教育的工作建议等。  相似文献   

15.
据悉,3月10日,辽宁省189名支教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来青支教或挂职。此项帮扶计划是辽宁省教育厅和青海省教育厅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对西部“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精神,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批来青人员中包括135名中小学教师和54名教育管理人员。他们分别深入到我省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和挂职。  相似文献   

16.
日前,广西教育厅作出决定,在区内开展本科高校第二批对口支援工作及高职院校对口支援新办的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和中职校的对口支援工作。由广西大学支援钦州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支援贺州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支援百色学院,桂林工学院支援梧州学院。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的职业学院对口支援10所新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和11所县办职教中心及职业技术学校。支援学校将帮助受援高校遴选重点支援学科和专业,双方联合申报项目;帮助受援高校申报硕士点,派遣优秀教师到受援高校短期任教;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省教育厅把开展支援农村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全省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项目,正式启动了校对校对口支援计划。延边州结合实际,通过调查摸底,选择了36所学校参加省级对口支援活动,以此为契机,各县市和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支援活动。截至目前,除36所参加省级城乡对口支援活动的学校外,全州已有56对中小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开展了对口支援活动。  相似文献   

18.
示范院校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办学差距、人才培养的差异、促进公平及人才强国等因素是高职院校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重要动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示范院校,在对口支援中逐渐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构建示范院校对口支援长效机制,需要建立国家、地方和院校三级帮扶体系,建立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双轨经费制,确定以软为主、内外结合的实施方针,营造资源共享的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9.
简讯五则     
我院于2006年11月与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人员和教师各两名已于2007年4月来我院相关院系挂职学习。院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和院系做好来院交流学习人员的工作安排,提供生活便利,努力完成对口支援和帮扶任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对口支援对于促进东、西部高职教育均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笔者以高职院校对口支援的实践为载体,分析了高职院校对口支援的特点、模式,并对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