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建立在对两个文本的理解之上,一个是哈特《法律的概念》,一个是Shapiro的"on Hart’s way out"这篇论文。这两个文本中涉及到其它理论家的内容,比如德沃金、科尔曼和拉兹等,都没有专门去研读。因此本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笔者自己对《法律的概念》一书的解读,第二部分是Shapiro对哈特的解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哈特转向包容性实证主义的批判,后一部分是以前一部分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恶法亦法”这一法哲学观点的支持论点和反驳论点。“恶法亦法”观点主要来源于苏格拉底的申辩、哈特的“法律与道德相分离学说”、拉兹的实践哲学理论上的道德与法律的分离。“恶法亦法”面对的挑战主要是自然法学派的法律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和理想;在我国“恶法亦法”面对的是中国社会的“常情”、“常理”的挑战。“恶法亦法”的最终问题是哈特提出的恶法是法但是我们不一定需要遵守,本文最后讨论这种论点的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3.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意义 (一)塑造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晓楼先生在《法律教育》一书中认为,法律人应当具有三种素质:一为法律道德,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首要价值标准。法律职业伦理素养是法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人才应比社会一般公民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而且还要达到其特有的职业伦理标准。孙晓楼先生在为民国法律教育所作的规划中指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不合乎法律的本质上的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研究和法治研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法学界对法律道德关系的研究现状表明,传统的法律道德关系研究模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要想全面了解法律道德关系问题,我们应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本体意义、规范层面与实践领域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蜀磊 《文教资料》2020,(6):124-126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估体系由法律评估、道德评估和技术评估三部分组成.然而,在我国现有学术生态环境和特定人际关系背景下,道德评估方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得不引入技术评估,甚至将技术评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不符合实际的.法律评估是基,道德评估是本,技术评估是术,将法律、道德和技术三种评估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起完整有序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有效评估体系才是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6.
奥斯丁认为法律制度由主权者的命令构成;凯尔森将法律制度看作是等级森严的规范体系;哈特则主张法律制度是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的有机结合;拉兹从整体上对法律制度的框架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制度法学强调从哲学和社会学两种意义融合的角度来对待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历史经验和法律理论两个维度出发,论证契约性才是仲裁的根本性质,借助拉兹的权威命题学说分析仲裁权威的来源和产生机理,进而从公正和效率两个方面阐述树立仲裁权威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主题化教学模式与思路将整个互联网教学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尝试: 第一部分:初步认识网络。 主题包括:我能上网了、我用IE看世界等。 第二部分:在线交往。 主题包括: 1我想在网上发言(网上论坛)。 2.我们的直接谈话──网上聊天室。 3.在线交往的意义(讨论与研究)。 第三部分:丰富多彩的网上世界。 主题包括:网络基本知识(网站、网页、网址、链接等知识)、使用网站(以介绍政府、联合国、商业网站、新闻、体育等网站)。 1.了解网上联合国(学习网站与网页,记下网址)。 2.我看电子图书、我看网络新闻等主题…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我国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还是国际上的条约和协定都没有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的专门规定。目前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权属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1)归研究生本人所有。理由为学位论文由学生独立完成,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2)归研究生与导师共有。其理由为导师在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进行了指导、修改,这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结合漳州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探求地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道德法律化研究是一个道德法律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在概念形成阶段,主要有五种观点,它们的表述虽有不同,但是都揭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特点--道德法律化;在概念发展阶段,主要涉及道德法律化新概念、道德法律化的实现方式、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道德法律化的作用、道德法律化的局限和困境、道德法律化的界限等六个方面的讨论.学者们在"道德"与"法律"的认识上存在分歧,要整合两个阶段的研究必须认识到"道德"、"法律"是在发展的,对两个阶段的研究整合的意义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培养规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培养规格。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第二部分阐明在我校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论证我校实行分级教学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提出在我校如何实行分级教学的设想。目的是为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关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它跟其它社会关系一样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在本质上存在着诸多互补功能,两者必然成为调节网络的基本手段.但是,道德与法律自身代替不了网络道德制度和网络法律制度,终究网络问题的解决还要依靠未来科学合理的网络道德制度与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感既是人类品德结构形成的条件,又是品德的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它是促使人们产生意志和行为的内驱力,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推动和调节作用。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论文的概述,交代了道德情感的含义以及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特征,第二部分具体交代了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最后一部分交代了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通过以上论述使读者明确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必须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传统分析法理学主要关涉到两个基本命题:第一是法的本质是什么;第二是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法理学经久不衰的问题之一是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具有直接的关系。坚信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这些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法律实证主义”;而坚持认为法律与道德具有直接的联系的这些人,我们通常标示为“自然法学家”。在法律理论上的“自然法”,按其发展路径理解它的意涵为:(1)有某种客观的道德真理;(2)这些道德真理至少部分地构成了法律作为真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公司的社会责任只能是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只有上升为法律责任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才能成为公司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内容(范围)上看,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包含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利害关系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公司对股东、雇员(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社区(环境)和政府等所承担的具有法律根据或法律意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过争论,但它是在接受了法律与道德存在不言而喻的联系的前提下,更注重两者的社会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在欧美法哲学家视野中,该话题主要体现在探索法律与道德本体意义上的联系而体现出法律道德性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争论的批判性解读,便于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过争论,但它是在接受了法律与道德存在不言而喻的联系的前提下,更注重两者的社会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在欧美法哲学家视野中,该话题主要体现在探索法律与道德本体意义上的联系而体现出法律道德性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争论的批判性解读,便于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互动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与法律作为两个社会规范系统,它们在起源、发展、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实践意义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在逻辑联系性。当代中国的道德与法律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它们在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价值意义上存在极为明显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的一致性为它们之间的内在互动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互动的具体类型有两种,一是当代中国道德对法律建设的促进或阻碍,二是当代中国法律对道德的促进或阻碍。  相似文献   

20.
面向未来的思考——文艺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二人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由童庆炳、王先霈两位先生在武汉(2002.9)“文艺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研讨会“上的主题性学术发言组合而成。文章篇幅不长,但却触及到了我国当前文艺学建设中值得思考和重视的关键问题。童先生的发言(论文第一部分)在回顾2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当前文艺学建设的具体方法和具体问题的应对策略。王先生的发言(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当前文艺学建设的整体框架和布局方略角度所作的思考,关注于改革进程中的一些症结和难点所在。相信该文的发表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文艺学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