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成长通过教师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引导、教育,才得以实现。在生命教育理念下探究初中语文作文点评的有效方式,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践行。  相似文献   

2.
张艳 《江苏教育》2014,(3):75-75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姝 《语文新圃》2009,(11):46-48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化”生命的教育,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它是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把生命作为教育之核心.教育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德育是善待生命的道德教育。它善待个体生命,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它善待生命生成,使道德学习过程成为学习主体个人的真正诞生的过程;它展开平等对话,建构"我-我-我"的师生之间、同伴之间有着共同话题的平等的对话关系或伙伴关系;它实现向生活之境、自然之境开放,向生命个体、生命的未来开放,向道德价值标准、教育方式方法开放;它创设情境以营建体验课程,并以诗意语言演绎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融于"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语文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只有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主体性,给予生命个性发展的空间,才能促进其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基于这种视角,我们提出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口号,制定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目标。营造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生命的成长与它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因此,我们致力于学校良好的、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0.
潘玉 《广西教育》2014,(17):56-57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莱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生命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关于生命内容的相关教育,它围绕关爱生命而展开,教育人们尊重个体生命,并且逐步引导人们完善生命理念,追求生命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从狭义来看,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就是要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生命信仰,从而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生命与教育两者的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注热点,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就此问题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答案,那就是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过程和成长规律,教育必须彰显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意义。教学是  相似文献   

12.
张桂琴 《班主任》2008,(2):40-41
死亡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的诞生、成长、发展的观察与体验,让少年儿童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使其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引导他们珍惜和尊重自己、他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命,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自己的生命愿景做出合理规划,从而提高个体生命存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生命化教育,就是在"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相似文献   

14.
黄宗华 《教育》2007,(12S):62-62
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教育要体现“人本理念”,就要关注个体、尊重生命,其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5.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对个体进行引导,使其进行"爱惜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体会和实践,它是属于一种价值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能够珍惜生命,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体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然而在生命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生命教育开展的方式存在着些许问题。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具有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生命的生成性,注重个体生命的亲身性,注重生命教育的自主性,注重生命教育的无时空性。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需要生命个体情感参与,要善于运用体悟的生命教育情境,开展体悟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运用体悟式生命教育资源。因此,实施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是生命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生命教育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尊重是什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东西,也称为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这是《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一文中的一段话,它从教育的角度解释了“尊重”二字。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生命教育应成为现代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应当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文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1):144-14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升个人的价值和地位。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因而应当始终贯穿着生命的意识,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我们的学校,应该为学生这一生命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教育成为放飞学生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简单地说,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失去生命的教育,即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