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英汉文化差异与商标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翻译是商品质量、规格和特点的标志。我国出口产品商标英译中常见的问题有:译名不适应英语语言化的需求,译名忽略了外国消费的化风俗习惯,译名缺乏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内涵、译名欠雅等。在商标翻译中应注重英汉化差异,采用音译、意译、音意融合译等几种行之有效的商标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江苏省著名商标的英译现状,发现其存在翻译方法单一、过多使用拼音、译名缺乏独创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等问题,易犯市场效果差、功能性翻译和文化性翻译错误。在对比分析中文商标英译成功译例的基础上,提出在音译、意译和文化意识上的翻译革新策略,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可为今后商标英译研究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娟 《文教资料》2006,(24):137-138
广告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形象。而商标是产品的一部分,要使中国的产品走向世界,除产品优质之外,成功的译名乃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关键。翻译者应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经济市场学、广告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翻译出精美、准确的广告用语。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商标英译中常见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商标英译可行的五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缩略语形式简单而内涵丰富,中西文化差异致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实现语义等效。纵览2010—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其英译中存在死译、译名不统一、文化内涵丢失及用词不当等问题。基于读者反应论提出了约定俗成、译名统一、文化等效等翻译原则,以期提高政府工作报告中缩略语英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5.
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外文商标汉译和中文商标英译中的应用,应注意:商标译名不仅要具有与源语商标对等的语言功能,也要具有对等的经济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与日俱增,作为商品代言人的商标及其翻译对于商品的营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的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目标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试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将翻译视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阐述汉语商标词英译的原则以及克服社会文化障碍的有效策略,以实现商标词译名与目标语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最大程度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王彬 《英语辅导》2008,(6):113-115
在中国企业快速走向世界市场,展现国家经济和生产竞争力优势时,千万不能轻视商标译名的遴选。语言研究者必须与企业更好地互动起来,进行相关语义、文化、商业宣传的调查研究,确保我们的商标译名贴切、形象、易宣传,并且容易被各国消费者所接受。本文从语义学含蓄意义视角,剖析了"荣威"英译名的几点商榷之处,并提出了适用于汉语商标名称英译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8.
商标对于产品的销量具有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大量的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汉语商标的翻译问题也备受关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借鉴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原则以及"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的翻译方法研究汉语商标英译,以期解决汉语商标英译中的问题,促进商标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彭朝忠 《考试周刊》2013,(54):91-92
Coca-Cola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历时近一个世纪,其营销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该饮品的中文译名——"可口可乐"。然而该译名的得来并非偶然,本文通过该饮品译名的变迁,提出商标翻译必须充分关注商标的功能,特别是广告功能,进而指出商标翻译中相应可行的翻译策略,如创译、归化及音、意译结合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在商品商标翻译中的体现,阐述了在中西方商品商标翻译时译者应注意迎合消费心理,尊重民族文化,注重译名和商品属性的关系,保持形象生动、易于记忆的语言,及正确把握联想意义等五大要点,在此基础上采用音译、意译和音意合译三大方法,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1.
英文化妆品商标中的中文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演绎,为了达到音美、意美、形美的效果,直译通常不能奏效,往往需要创造性地采用音译、意译的方法,甚至是另起炉灶,重新命名。  相似文献   

12.
商标名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翻译,商标既是专用名词,又是普通名词。同任何翻译一样,商标译名在语言上应该同源名一样,既要做到发音美、形式美、意义美,同时又要在文化上符合译入语国家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以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文章通过对大量商标名的分析,论证了商标翻译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美感的传译。  相似文献   

13.
司法实践中法院以是否注册为标准对驰名商标进行跨类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或外观设计专利权发生权利冲突时,权利人也无法直接通过诉讼维权,导致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侵权责任救济不足。日本广泛的商业标识的规定,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程序和企业名称保护中的名称和财产权的“二分法”理念为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中的地名是一种文化意象,常常被诗人遣入诗中来抒情言志。文章首先讨论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然后视其在原诗中的意义和作用,对其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探讨。实现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的准确转换,使译文读者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又能领略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进口商品商标词译名的好坏对于产品能否在中国成功打开销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和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英语商标词的汉译不能是机械的死译,而应是动态顺应汉语语言语境、汉语交际语境和时代特点等多种因素的活译。成功的商标词翻译都是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现代阐释学的角度研究李商隐诗歌英译的多元阐释现象, 从语言因素、意象翻译、译者主体性以及对诗歌意旨的多元阐释等方面的表现来分析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英译本。笔者认为中国古籍现在涌现的多种英译本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 从而使译语读者能充分了解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和对世界的贡献, 使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7.
英语社会用语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失去语用功能,带来交际上的困难甚至障碍。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一些旅游景点标示英语中出现的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净化标示英语,使其真正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英语姓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但折射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反映某个时代特征,而且还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和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与国际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为了交流的便利,许多人觉得取一个英文名很有必要,了解英语姓名文化是你取一个地道而得体的英文名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在汇总新疆饮食词汇英译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一种饮食多个译名,有些词语的译名不规范致使中国人自己也难猜出是何物,缺少背景知识的外国友人就更不知所云了。这些饮食词语的英译不仅不能有效实现对外宣传目的,而且会给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带来不畅。分析了新疆饮食词汇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在规范新疆饮食翻译问题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人过去在把“中国龙”翻译成外文(英文)时,图一时方便,套用了一种西方邪恶怪兽的名称“Dragon”;与此同时,在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中文时未加权衡利弊就使用了“龙”字;上述错误的翻译使中国龙在世界文化领域吃了大亏,稀里糊涂的给原本以吉祥、奋进为主体形象的中国龙,泼了一盆脏水、臭水。此外,生活在2亿年前至65007)-年前的热血爬行动物,被翻译成为“恐龙”,它们与中国人所说的“龙”完全是两回事,这样的翻译用词也是不妥当的,很容易产生误解,也有必要予以更正。有鉴于此,现在是该给中国龙正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