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新疆宏观经济景气预警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燕 《预测》1999,18(5):34-36
通过对新疆1985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为了详细地描述新疆经济周期的变动情况,我们运用宏观经济景气预警系统方法,以新疆1985年以来的工业总产值、银行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10项指标的月度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各指标各月的增长速度,利用X11季节调整法剔除季节及不规则因素,编制一致合成指数及计算综合判断得分,据此分析、测定出新疆宏观经济已经经历了6次完整的周期波动,现正处于第7周期波动的上升期(具体波动情况见表1和图1)。表1 新疆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唐玲 《预测》1994,13(2):40-42
宏观经济景气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唐玲(国家计委综合司100045)经济周期波动的现实存在给宏观经济管理提出了要求,正确的形势判断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有赖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把握,景气分析作为监测与预警的有效方法,几年来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波动理论与财政宏观调控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白骏骄  李芮 《科学学研究》2015,33(9):1414-1423
2008年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波动成为了学者关注的重点。互联网创新作为一种科技革命中后期的商业模式创新形式,在中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和普及,对经济社会和金融等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前向预警和后向平缓经济、金融波动的作用,并运用AHP法分别建立了互联网创新波动、宏观与外部经济波动、金融市场波动三个指数,通过2006年至2014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发现,互联网作为创新最为活跃的现代服务业,可以前向预警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后向平缓波动冲击,同时能够在经济增长出现波动的同时,使就业和消费价格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房地产行业是支柱行业,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最大。房地产行业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包括建材、水泥、装潢、家电等,因此,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造成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以及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为基本出发点,首先从理论上探析了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采用1998年至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和不同所有制形式经济发展的相关季度数据,选择基于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比较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下不同所有制形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作用机理,旨在揭示国有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对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且混合所有制应该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应进一步加快集体企业的改革,而对于三资企业则既应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也要积极完善国内市场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双边贸易强度、FDI强度对于中国和其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协动变化的效应.探讨了中国经济和其贸易伙伴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选取1992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及其12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工业产值数据,用因子分析模型和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双边贸易强度和FDI强度并不能解释中国和其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变化,Frankel和Rose和DierkHerzer的理论对于中国并不成立;中国和其贸易伙伴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中国并不能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引擎。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50年的投资波动分为5个不同尺度和1个趋势项,其中以2.7年的小尺度、40年的大尺度和趋势为主,其长期趋势主要与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相关。比较改革开放以来在40年尺度上的80和90年代两个阶段投资波动的影响因素变化发现劳动力、投资弹性系数、工业及主要产品、交通设施、价格、存货、教育、城市消费水平、粮食等对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影响上升,而农业产值和外贸对投资波动影响却下降。  相似文献   

9.
房产业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的互相影响却又各自存在其特征,分别从两者周期波动次序、波幅、波地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房地产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势显著,同时房地产投资是导致经济增长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选取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宏观经济的实际发展形势和特点,基于经济周期时差相关理论,在山东省统计局提供的经济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山东省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组,并分析了指标之间的关系;应用所确定的山东省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对山东省的宏观经济进行了合成指数编制和说明,并据此对我省未来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纳入一个复合的协同演化系统,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用日本1975—2012年和中国1995—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论表明,日本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伴随着其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而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创新与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直接金融市场体系之间的协同度波动剧烈。  相似文献   

12.
刘海云  周骏宇  金娟 《情报杂志》2004,23(6):31-32,35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总结了在当前信息量空前扩大和信息传播速度大为提高的背景下 ,信息与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变量 ,如总供给、总需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业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合成指数模型的中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韵  陈甲斌  冯丹丹  张艳 《资源科学》2015,37(5):969-976
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导位置,同时,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成为关注的热点。合成指数分析法是当前最为广泛地分析行业和产业线性波动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合成指数模型,结合交叉相关系数分析法,构建我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4年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3次较为明显的上升期和下降期,2014年延续2011年末以来市场低位徘徊的趋势。波动周期呈现不对称性和陡升缓降,两次出现右边长尾;煤炭行业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紧密。从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特征的研究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把握发展机遇,拓展对外合作,运用好金融因素,防范过渡金融化风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减速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经济周期下行问题相互交织,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面临困难。基于课题组近期在浙江和江苏进行的调研,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宏观经济预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贺京同  潘凝  张建勋  卢桂章 《预测》2000,19(4):42-45
本文将神经网络理论与模糊系统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宏观经济非线性预警模型;运用模糊逻辑推理将经济专家经验引入到宏观经济的预警分析中,使系统具有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实现了预警过程的智能化;本文利用实际数据建立了具有转折点预测意义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宏观经济波动预警模型,并对中国1999年和2000年进行了尝试性景气预报。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周期与信息周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循环往复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经济周期超越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它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所有的经济现象中。经济周期的研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理论演变可以分为4个时期,分别是古典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其中信息周期理论是现代周期理论新兴理论。发现并掌握经济周期的规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国家宏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减速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经济周期下行问题相互交织,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面临困难.基于课题组近期在浙江和江苏进行的调研,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周期波动转折点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立波  杨凤杰 《预测》1997,16(5):45-47
本文结合目前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技术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利用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BP)模型,提出了直接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进行预测的方法,并对我国的工业生产周期波动转折点进行了模型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柳燕燕 《科技广场》2012,(3):202-204
本文从经济增长水平角度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股市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论证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股市波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刘忠  黄峰  李保国 《资源科学》2015,37(6):1279-1286
粮食单产的增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总产上升的主要原因。进行粮食单产波动分解,并分析其多尺度波动特征及主导因素,从而揭示粮食单产变化的规律,对于今后中国制定相关政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复合系统分析,利用1978-2011年粮食生产统计数据,通过多年滑动平均和曲线拟合两级趋势剔除,进行了单产波动分解,并分析了粮食单产的多尺度波动特征及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应用两级趋势去除的方法可以将粮食单产分解为长期趋势、中期波动和短期波动3个项,其中短期波动主要受年际气候变化影响,中期波动曲线主要反映了研究期社会经济和粮食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单产的影响,而长期趋势则主要反映了技术进步和农作制度对于粮食单产的作用;②长期来看,研究期粮食单产以上升趋势为主,总体波动不大,但个别时段波动较大;③中期波动显著大于短期波动,同时,短期波动率在逐渐收窄,而中期波动率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显示粮食单产波动的主导因素为社会经济条件和宏观政策。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