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语言的模糊性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立 《考试周刊》2010,(8):42-43
语言和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译中词义的选择,.如果不充分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造成交际困难,甚至引起文化的;中突。只有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词汇、交际用语等角度来谈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文化差异的处理,以及如何避免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3.
孙晓萌  王敏  佘梦颖 《教师》2022,(4):51-53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时代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而要在意大利语教学中将文化信息和各种文化因素渗透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意大利语教学和文化引入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跨文化交际框架下的意大利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互相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一名汉语语言习得者,只有把汉语语言符号规则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掌握了,才算真正掌握了汉语这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有目的、渐进地讲授中国文化,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名习语是习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本文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英汉人名习语的文化内涵异同。了解人名习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得体,进入语言文化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论述了词义在产生、繁衍、变化中所打上的民族文化属性的三个层次: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在词义中的融合性、民族文化使词义产生独特性、民族文化令同等内涵词义具有差异性。文中通过分析词的动态义与静态义的差异,指出词义中蕴含着语言系统的文化规则,这种文化规则使得词义具备了临时变化的可能性;词义静、动态差异在使用中还反映出社会交际的文化制约性  相似文献   

7.
词义认知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语言,理解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词义认知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一是对于汉语成语的词义认知方面,应该既把握住句子的句式和语法结构,还要把握好语境,避免望文生义。在对汉语四字格认知时,切记不能生搬硬套地,要把握好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二是对于话语交际中的词义认知方面应跨越文化差异,充分把握好原话语的精神境界。最终本文意在说明词义认知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刘淑丹  王敏  徐婷 《海外英语》2011,(12):144-145,149
文章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下,探讨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文化渗透的原因,文化渗透原则、内容以及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在语言教学实践中,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在语言的习得中了解文化,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莉 《考试周刊》2011,(65):25-26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载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人们常常发现,许多词语在表面上似乎很相近.但实际意义却相差悬殊。除了词义方面的差异以外.语用规则方面也有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大多与中西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时不可忽视对文化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一手抓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手抓文化教学,只有掌握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才能成功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1.
从《红楼梦》“红色”翻译比较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157-159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颜色术语被用来探究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中英颜色词联想意义的不同,有时颜色词不能直接从一种语言翻译戍另一种语言。通过《红楼梦》中“红色”的翻译来比较中英颜色词联想意义的不同,进而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现代汉语中旧词生成新义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从认知的角度看,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熟悉的某一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使旧词引申出新义。因此,隐喻与旧词新义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对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汉动物词汇的意蕴异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茜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7):99-1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含义的三大基本特征,指出了造成这三种特征的渊源。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并真正领悟英汉语言中的动物文化。并由此得出结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的传达语言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上也有所体现,比较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掌握英语词汇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英语词汇教学中注意联系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英语写作用词错误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主要表现在语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大词汇量,忽视词汇的隐喻意义和其他一些修辞意义的使用;滥用词汇,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在英语写作时,应注意词语的语义关系,探究词语的文化涵义及其交际价值。避免用词错误。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正是历史的进步,才使得对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内涵。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常发生语义重叠现象,即词汇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而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文章通过对比汉语与英语中相应的空间方位词“上、下”,对其隐喻拓展意义进行探讨,从而使学习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给他们带来困惑的非方位意义的方位词多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词汇教学不能仅仅是传达词汇的概念意义或者是传授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一些方法,文化差异也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把词汇文化引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语言代表一种文化,作为语言最基本要素的词汇,也同样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同样的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文化附加义”即文化形象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中英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附加义”,可进一步加深对中英不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从动物词汇"文化附加义"看中英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代表一种文化。作为语言最基本要素的词汇,也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同样的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文化附加义”即文化形象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中英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附加义”,可进一步加深对中英不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