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成果主要是通过指导阅读者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进行“把握特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整体感知、分“点”阅读的全程互动式阅读来增长知识,学会阅读。其基本模式是“三读四导式”:   “三读”是: 1.通读 (面读 )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与把握特点 (以“点拨”为主 ); 2.精读 (点读 )课文,抓住课文重点句段进行感悟、熏陶,深入领会和把握特点 (以“点评”为主 ); 3.研读 (线读 )课文疑难或新问题,攻破难点,以进一步认识与把握特点 (以“点化”为主 )。 “四导”是: 1.导语——有特点,新颖、恰当,富有启发性; …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课文教学中,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已跟不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了。它的弊端是在于对课文语言点过细的讲解,课文的整体结构,故事的情节因逐段逐句的讲解而被分割的支离破碎。课文的思想情趣和作者的幽默感也荡然无存。而更重要的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说能力得不到提高。这对年龄较小的中专学生来讲,这种方法无疑是欠缺的,采用整体教学“合──分──合”方法,即能克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又能发扬传统的语法讲解的长处,整体教学法旨在突出学生的听说训练,课堂上师生之间全部用英语问答,把课堂教学变…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设置的。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开始就对“课文”逐段、逐词、逐句进行讲解,这样做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把完整的课文分割成若干小段 ,深耕细作 ,念单词 ,讲句式 ,逐句翻译课文 ,讲解语法。认为只要学生知道了中文意思 ,了解了语法逻辑 ,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点”就大功告成 ,万事大吉了。实践证明 ,这种强调语法的翻译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课文进行思想教育、文化修养和智力开发 ,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 ,笔者认为 ,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不妨用“导、读、练”的教学方法。其实施步骤为 :①读前妙导 (Before -readingac tinity) :针对课…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朗读一直没有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重讲轻读”、“重问轻读”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读”书是前提。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文教学一般按“读──写”两步进行,即先讲解课文,学完一单元之后,再安排一次作文训练(教材便是这样编排)。这样,一个学期作文多则六八次,少则四五次。其结果呢,一方面,由于作文次数少,练习不多,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另一方面.这种重课文轻写作的教学,教师讲解课文时虽费时费力,但由于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语文无非就是划分段落层次。理解中心思想,千篇一理,没有什么学头。“写──读──写”三步单元教学法,一改过去这种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高中英语课文篇幅较长,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完整的情节。这样的课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过去教师们在这一阶段通常运用的教学方法有:1)逐句讲解法。先教生词、而后从头至尾逐字逐句讲解课文。遇到重点词语、习惯用法、重点句型、语法项目就逐一加以解释、举例,引申和比较。2)句型操练法。从课文中提取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的句型、词组、指导学生使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造句、替换等练习。3)讲解归纳法。由教师讲解后,由老师归纳、整理后予以重点、难点的突破式讲授等。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开始时就分散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阶段,怎样进行多读多写的基本功练习呢?首先是多读。多读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从质来看,应在讲解课文中加强阅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含动作技能因素的心智技能,它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认识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结合目标要求提出阅读要点,带着问题去读,重点的课文反复精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求加深感受、体验和理解。精彩的句、段该背的背下,巩固记忆,加强积累。  相似文献   

9.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年级学生布局谋篇能力?我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阅读借鉴,逐一爬坡”的教学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具体做法是: 一、整体阅读,基本训练.从整体阅读教材入手,引导学生找人物的活动线索,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议课文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对文中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本质,获取真切的感受。如教学《詹天佑》时,我在指导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写的?为什么写?学生通过读、想、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许多误区,在语文教学中重背诵轻理解、重写作轻阅读、重考试阅读轻研究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学生还不知道怎样去阅读课文,更不知道该读哪些课文。  相似文献   

11.
写作与阅读、表达与接受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写作表达的出发点也正是阅读接受的归宿,这两者合理地统一于一个结合点——语言表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样,才算是基本完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任务。具体说,整体感知课文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读通课文,知其大略  读通课文,知其大略,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整体感知”便成了空中楼阁。要读通课文,须要通读课文;要通读课文,须要扫清阅读障碍——影响理解文章内…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媒体手段,传授学生一些修改作之法,特别是“四读修改法”。一读,通读全,心里留下整体印象;二读,看章是否跑题,是否脱离了中心,如果跑了题,找出原因所在进行修改;三读,对全逐字、逐句、逐段细计,反复推敲,修改中的错别字、病句;四读,对修改后的章再读,看是否还有可修改之处。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英语课文及阅读文章篇幅较长,有独立的主题和完整的情节,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材料。因此把握好课文教学这一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常见的课文教学方法有:1.逐句串讲法:既先教生词,而后从头至尾逐字逐句串讲课文。遇到关键词语、习惯用语、重点句型、新的语法项目就逐一加以解释、举例、引申、比较。2.重点讲解归纳法:先让学生在认读单词的基础上预习课文,画出重点以及自己的难点。教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量的自读课文。如果说讲读课文的教学重在“教方法”,那么自读课文的教学则重在“用方法”。讲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举一”的作用,自读课文则起着“反三”的作用。自读课文的教学给学生开辟了语文“知识迁移”的园地,它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根据从事语文教学的切身感受,就怎样组织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徐爱莲 《现代语文》2013,(12):129-130
新课程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有两种极端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种是重“读”轻“讲”,一种是重“讲”轻“读”。重“读”轻“讲”是指教师只要求学生阅读哪部名著,至于该如何阅读,需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一概不做出具体明示,学生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读完了事。重“讲”轻“读”是指教师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的相关资料发下,如整理好的故事梗概,历来中考中常见的题目及答案,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沉心阅读,名著到底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感悟,教者并没有关注。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名著阅读课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16.
潘文昭 《江苏教育》2005,(3B):35-36
“轻讲解、重体验;轻语法、重交际;轻结果、重过程”,以“任务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小学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轻语法、重语言,语法融会在语言交际之中”,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语法知识.而不是教师刻板地讲解抽象的理论和做无数机械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1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思考,讨论交流,从书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以《军神》第一课时为例,引导学生试读-疏通读-正确读-流利读。学生读通课文后去完成“复述课文中刘伯承的主要表现”,这个教学任务就水到渠成了;安排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整体地思考;给学生整体的文本;引导学生整段地表述,使阅读和说话训练落实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质,让阅读课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8.
百年现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就是语文教育本体的“工具论”、“应付生活论”、“应需论”(或可称“实用论”、“应试论”、“应世论”),语文教学实践的“阅读本位论”、“以读带写论”(或可称“阅读基础论”、“阅读决定论”、“吸收本位论”),综合起来,可称为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的“实用吸收”型范式。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切现象、成就与问题,皆由此衍生。如重功利轻人文,重实用轻文学,重训练轻积累,重占有轻体验,重技能轻素养,重知识应用轻生命感悟,重语言轻言语,重机械记忆轻应用能力,重读轻写,重解释轻创造,重吸收轻表现……,…  相似文献   

19.
教之以法——集合教学的核心 叶圣陶主张“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办法”,并指出“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见《论集》)。 集合教学法的课堂教学首先摈弃的正是这种把课文孤立起来的逐句讲解的教法 在这里,它不是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内容,而是以一类课文为例子,立足于这类课文(即某个集合)所涉及的知识的共性及其规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掌握并运用来解决问题。在具体教法上,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测试中,阅读题占了很大的分值。《考标》对初中生提出了“能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情感、观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和推敲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能联系生活实际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等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鉴此,在阅读中。可采取“通读——细读——品读——疑读”的四步阅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