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美数学课程目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的"内容标准"和"过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基础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在目标体系、表述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而在课程目标的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则有许多共同点。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如何"博采众家,发展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改革,推动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8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经历从"二级"到"五级"的演进,课程目标内容从"社会本位"走向"三位一体"的发展,课程目标演变表现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过程、从一般化走向系统化与具体化、从分散化走向整体化与全面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标准(2017年版)"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并列呈现,相互关联,形成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目标体系.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认知上准确把握和理解数学课程目标的含义、结构与要求,在认同上高度认可数学课程目标的理论价值、设计核心、实现路径,在践行上着力于数学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主阵地,真正使数学课程目标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全面实施。美国在此之前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数学的原则与标准》。本文对二者在课程目标方面做以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二者在目标体系、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等方面各具特色,并在目标体系对学生的差异、指导程度、发挥效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借鉴美国《标准》的积极因素,采取加强目标体系之间的联系、实施过程中加强指导、将课程目标灵活落到实处等措施,以促进我国改进和完善新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课程目标设定的良好理解,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了多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了解、分析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历史,使我们认识到:数学课程目标的良好实现有赖于教师:认识课程目标理念、内容的不断发展,正确对待数学教育改革,认识改进教和学是长时间的工作,转变教师观念。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与人文整合观下的数学课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基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是构建数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应以这一理念来指导数学课程领域的各个环节的建设.主要包括:构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并重的课程价值,知识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统一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适当配置的课程内容,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实施过程,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沟通的课程评价等.  相似文献   

8.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9):23-2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解决问题是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我在下校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对解决问题教学教师们的困惑最多,呈现出的同题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余建国 《数学教学研究》2012,31(10):19-22,55
1提出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将教学目标分成3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之一.《标准》认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1.研究背景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再次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四基"要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和"数学知识"并列的独立目标.十年的相关研究进展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价值、作用、内涵和具体实施等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尽管一线教师  相似文献   

11.
课程目标不等于课时目标,数学课程目标需要在不同的课时中有序达成.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既可以充分体现对核心内容的重点关照,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又能够联系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同时还能避免课堂教学中的面面俱到、重点缺失现象,为多样化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章整式加减"为内容,采用《中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的研究》课题成果"六环节"教学设计流程,以"系统设计,目标导向,整体达标,多样化的教学"为基本教学思想,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和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两个维度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岸数学课程体系都是自上而下表述课程目标且表述方式具体、明确,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强;两岸数学课程都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两岸数学课程都追求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两岸数学课程目标的不同点在于:大陆的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发挥数学课程的教育性功能,而台湾地区的课程纲要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大陆课程标准表述更加关注学生本位,台湾地区课程纲要表述比较倾向知识本位。在未来数学课程改革中,两岸数学课程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旨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做"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历与体验探究过程,掌握数学探究的科学方法.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可见“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看法.1…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将科学素养具体界定为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构建三维目标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据悉,<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与实验稿相比,在数学教学目标上除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强调,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而数学游戏在这方面体现了极大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引发了众多的解读.其中,对课程目标的解读尤其引人关注,但是众多的解读缺失对《实验稿》的应有关注.通过对两个版本课程目标设置的比较,发现《2011版》:沿用了《实验稿》的目标体系;承接了《实验稿》的目标内容;凸显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发展;隐含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只有同时关注承传与变化,2001年以来的经验与教训也许才能对正在推进以及继续推进的课程改革产生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个人发展目标分析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重构.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现状,以高职经管(会计)专业为例,在分析主要工作任务、确定专业与课程目标基础上,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学课程设计的主要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与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2000)》的“内容标准”和“过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基础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在目标体系、表述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而在课程目标的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则有许多共同点.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如何“博采众家,发展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