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主持人语     
如何处理理解与实践的关系,是诠释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早期诠释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圣经诠释学虽然专注于理解和解释《圣经》文本的含义和上帝的旨意,但这种理解和解释却有着强烈的实践意味———它是规范教徒行为的基本依据。先有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后有对这种理解和解释的实践性应用,这是圣经诠释学处理理解和实践关系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理解和实践之间的二元分裂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现实。对《圣经》的理解和解释的权利一度是被基督教会所垄断的,普通教众只是按照教会所提供的理解和解释去从事宗教实践。因此,教会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圣经》本身更具有权威。理解和实践的这种二元分裂,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得到支撑。对作为上帝伟大作品的自然界的理解和解释,被视为科学家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而科学家所提供的自然科学理论则被看成神圣的真理,普通民众对它只有顶礼膜拜的资格。让科学家和科学理论及其衍生的技术替代我们自身的选择,放弃我们自身的选择能力和自由,几乎成为一种时代的风尚,成为一种当代的社会疾病。正是在这种认为自然科学无所不能的病态崇拜背景下,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完成了诠释学从认知方法论模式向实践哲学模式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即解释     
程亮 《中学教育》2009,(12):3-9
在批判传统教育学与经验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以诠释学为理论和方法的教育学。无论是注重方法的精神科学教育学、诠释学教育学,还是侧重本体的作为地方诠释学的教育学,都认为教育是一项有关解释和理解的事业,是一种具有生命性、历史性、语言性、境遇性、创生性的实践。从诠释学的意义上说,教育就是解释。  相似文献   

3.
"误读"现象是一种值得从诠释学理论加以说明的现象.哲学诠释学关于精神科学里真理发生方式的观点以及理解结构的见解为"误读"提供了合理性的证明."误读"也有其人类学基础.承认"误读"的合理性有助于保护文学鉴赏和批评自由,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文学创作自由.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诠释学的先驱,阿斯特"精神诠释学"追随古代希腊精神,认为古代的精神是艺术与科学的修养之样式,是一般生活的典范,是生命本身的范式。因此,他构建的诠释学并不是追求字面意义,而是力图进入作品的内在精神世界,且对于文字的解释乃是基于对精神的理解的基础之上。文字、意义、精神被阿斯特视为解释的三要素,此三要素统一于被理解的文本之中。理解也被划分为三种,即:历史的理解、语法的理解、精神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理解。在理解方法论上,阿斯特的一大贡献就是揭示了理解的循环性,将循环理解确立为诠释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诠释与误读     
“误读”现象是一种值得从诠释学理论加以说明的现象,哲学诠释学关于精神科学里真理发生方式的观点以及理解结构的见解为“误读”提供了合理的证明。“误读”也有其人类学基础。承认“误读”的合理性有助于保护学鉴赏和批评自由,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学创作自由。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探讨了精神科学领域中的真理问题.此一真理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真理,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具有主体性、无限性和开放性。伽达默尔着眼于真理与艺术、历史及语言的关系之梳理,来揭示主体对真理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7.
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诠释学各流派之间的的差异,根源在于对诠释的目标、诠释的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上的认识差异.对诠释的主体性的安顿乃是诠释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在现代诠释学形成之前,因强调解释的客观性而要求排除理解过程中的主观性因素.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且为保证理解的准确性与和谐一致性,将心理学引入了诠释学.理解被视为主观地重建客观的过程.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使诠释学摆脱"客观知识"的束缚而彻底转向"意义"问题提供了本体论基础,诠释学本身也由理解的方法理论扩展为本体论学说.理解不惟是把握文本的方式,而且直接就是人的存在状态.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最终将被理解对象主体化,完成了诠释学从传统的注重"主-客体"关系的认知模式到"主体间"的理解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诠释学本体论揭示了理解、解释、应用属于人此在存在的基本结构,人的存在本身处于理解与解释之中.诠释学对刑法解释的影响体现在具有价值判断的刑事法官主体地位的回归.刑事法官主体地位的确立将导致主体价值渗透到适用性刑法解释中,形成了"逆向裁判"思维,这种思维与刑法方法论之间具有价值关联.作为实质判断的前理解始终影响着解释结论与处罚必要性的判断.当司法解释难以在个案中维护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以及其本身须要再解释时,适用性刑法解释的意义得以彰显.促进刑法解释从"学理型解释"向"法官适用型解释"转型是通往个案公正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诠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问,它围绕着"意义"展开其主题。诠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可以给我们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当代诠释学的视角下,教材文本的意义具有开放性、历史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主体参与性、时代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分析要素,结合政策特质以“政策制定者”“政策文本”“政策受众”为三个支点建立教育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框架,并提出从教育政策制定者行动理解文本意义、从教育政策受众行动阐释文本意义的两条分析路径,进而选取我国《规划纲要》与“双减”等政策文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将诠释学方法引入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可以探明教育政策意义的传递逻辑,揭示阻碍教育政策共识达成的原因,还可以实现对教育政策意义的深入理解,促进教育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诠释学专注语言作为开端性言说的神秘,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着重于解释理解之谜,巴赫金的存在主义诠释学主张有着独立意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三位大师的诠释学思想虽各具不同特点,但在思想的现代性上却一脉相通,即他们都主张诠释学的意义只能在对话中生成。论文通过"谁与谁的对话"、"对话是如何展开"、"对话有何意义"三个问题视域来分别挖掘大师们各自的对话思想的特点与意义,在尊重差异中实现各种诠释学对话思想的互补共存,以此深入理解现代诠释学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对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师生交流方式及考核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问题的成因在于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差异,走出信息技术为文学教学中带来的困境的对策在于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文化,即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以文本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阐释学是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以当代西方哲学诠释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基础,探讨了译者主体性问题。从对哲学诠释学有关文本理解的本质和过程的深刻解读中可以看到,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比语内解释更为复杂的理解与解释过程。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面对原著,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堪与原著相媲美的再创作,同时必须尽量忠实原著,自觉地用原著来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中的"诠释转向"是一种实践的转向,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既有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诠释转向,同时也包含了诠释学哲学的语言实践转向。这种实践强调语言的对话活动,通过对话和交流达到"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不是融合为一种解释和理解,而是要发现意义的多层次结构。意义的多层次结构是由指称所处的不同语境决定的,在这种意义上讲,语境是通过文本展现出来的指称的总体。而诠释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揭示文本指称的关联语境,以获得文本的多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磊 《中学物理》2011,(3):17-18
1现代诠释学基本观点分析 诠释学是关于文本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旨在解读暗含于文本的意义与探求文本意义的理解.现代诠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在著作《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从哲学的层面阐释了文本意义理解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在古典诠释学时期,还是在普遍诠释学时期,诠释学始终是一门意义指向的学科。同时,翻译也是一种旨在追求意义和探寻文本信息的活动。"翻译即解释"在西方已有超过400年的历史,许多哲学家在谈论诠释学时,把翻译与诠释、译者与解释者并列起来进行讨论。本文从普遍诠释学的视角出发,以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观点为例,论述"翻译即解释"在这一时期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雷春华 《考试周刊》2014,(76):157-158
<正>一、解释学概述解释学又称为"诠释学",解释人们如何理解,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认识"问题,是对意义理解与解释的哲学研究。多数文献把解释学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次转向的解释学理论:第一次转向是"圣典式"的理论方向。这种解释学流派以19世纪哲学大师施莱尔马赫等人为代表,是方法论导向的解释学。在施莱尔马赫看来,解释学的目的是寻求文本及作者原本意义,即初始意义。他认为,文本和意义之间必须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西方哲学中,传统诠释学与科学哲学分属于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传统,一度呈现出水火不容的分裂态势。但在20世纪中叶,科学哲学与诠释学皆发生本体论转向,库恩开辟了科学哲学的新方向——历史主义,伽达默尔将诠释学最终发展为本体论诠释学。随着科学哲学与诠释学的转向,二者在理解上有了共同的交汇点——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以前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到了20世纪,诠释学由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诠释学的哲学转向与世界意义的多元化转向并行。随着古典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换,诠释学不再仅是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具有多元化的意义,从而为自己找到广阔的诠释空间,因此在诠释学的视野下比较诗学也具有更加开放的被诠释可能。以诠释学为背景,进一步探讨比较诗学在学理意义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便会发现:比较诗学之“比较”不是工具论意义上的一种手段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为比较诗学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30周年带来的学界评估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处于因国家学科政策主导带来的他律状态。按照现代社会科学哲学设定的学科知识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应该具备经验科学、意义理解和实践批判三重维度。以经验科学审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存在着"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两种极端现象;西方社会科学哲学关于实证主义与诠释学的论辩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应该既追求客观真理性,又要遵循意义理解的诠释学规范;现代社会科学应该在经验科学和意义理解基础上生成实践批判维度,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离此规范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